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
市场导向( Market-driven ), 对有独立的制造过程的产品进行
利润计划和
成本管理的方法 。
目标成本法的目的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及设计( RD&E )阶段设计
好产品的成本,而不是试图在制造过程
降低成本。
为了更有效地实现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使
客户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成本管理应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与
战略目标相结合,使成本管理与企业
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资源配置协调起来,因而产生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
成本管理方法。全过程是指供应链产品生产到售后服务的一切活动,包括供应商、制造商、
分销商在内的各个环节;全方位是指从生产
过程管理到
后勤保障、质量控制、
企业战略、
员工培训、
财务监督等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方面的工作以及企业
竞争环境的评估、内外部
价值链、供应链管理、
知识管理等;全人员是指从高层
经理人员到
中层管理人员、
基层服务人员、一线生产员工。目标成本法在
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来考察作业的效率、人员的业绩、产品的成本,弄清楚每一项资源的来龙去脉,每一项作业对整体目标的贡献。总之,
传统成本法局限于事后的成本反映,而没有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作业成本法局限于对现有作业的成本监控,没有将供应链的作业环节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结合。而
目标成本法则保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产品以特定的功能、成本及质量生产,然后以特定的价格销售,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