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酚苄明片,1.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和术前准备。2.周围血管痉挛性疾病。3.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酚苄明。其化学名称为:N-(1-甲基-2-苯氧乙基)-N-(2-氯乙基)苯甲胺盐酸盐。
化学结构式为: http://x1.webres.medlive.cn/drugref/ChemPreparationDetail/201109131336230937.jpg
分子式:C18H22ClNO·HCl
分子量:340.29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
1.嗜铬细胞瘤的治疗和术前准备。
2.周围血管痉挛性疾病。
3.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
规格
10mg。
用法用量
给药须按个体化原则,根据临床反应和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含量调整剂量。开始时每日1次10mg,1日2次,隔日增加10mg,直至获得预期临床疗效,或出现轻微α受体阻断的不良反应。以20~40mg每日2次维持。
不良反应
常见体位性低血压、鼻塞、口干、瞳孔缩小、反射性心跳加快和胃肠刺激。少见神志模糊、倦怠、头痛、阳痿、嗜睡,偶可引起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禁忌
1.低血压。
2.心绞痛、心肌梗死。
3.对本品过敏者。
注意事项
1.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口服可引起胃肠道癌;
2.脑供血不足时使用本品需注意血压下降,可能加重脑缺血;
3.代偿性心力衰竭者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加快,致心功能失代偿;
4.冠心病患者可因反射性心跳加速而致心绞痛;
5.肾功能不全时可因降压和肾缺血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6.上呼吸道感染时可因鼻塞加重症状;
7.用药期间需定时测血压;
8.开始治疗嗜铬细胞瘤时,建议定时测定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以决定用药量;
9.反射性心率加速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10.盐酸酚苄明过量时,不能使用肾上腺素,否则会进一步加剧低血压,这称为肾上腺素的反转效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对妊娠的影响尚未作充分研究,对孕妇只有非常必要时才能使用本品。尚不知本品是否经乳汁分泌,但为慎重起见,哺乳期妇女要选择停药或者停止哺乳。
儿童用药
口服,开始按每公斤体重0.2mg,每日2次;或按体表面积每平方米6-10mg,每日1次。以后每隔4日增量1次,直至取得疗效。维持量每日按每公斤体重0.4-1.4mg或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2-36mg,分3-4次口服。
老年用药
尚不明确。但老年人对其降压作用敏感,易发生低温,肾功能较差,应用本品时需慎重。
药物相互作用
1.与拟交感胺类合用,升压效果减弱或消失;
2.与胍乙啶合用,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与二氮嗪合用时拮抗后者抑制胰岛素释放的作用;
4.本品可阻断左旋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体温过高,亦可阻断利血平引起的体温过低症。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头晕、疲劳、心动过速、呕吐、嗜睡或休克,应立即停药,同时给予抗休克治疗。轻者置患者于头低脚高卧位,恢复脑供氧,绑腿和腹带加压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低血压反应和缩短药物反应时间;严重的低血压反应,需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盐,拮抗盐酸酚苄明的α-受体阻滞作用。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 盐酸酚苄明是作用时间长的α-受体阻滞剂(α1、α2)。作用于节后α肾上腺素受体,防止或逆转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作用,使周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卧位时血压稍下降,直立时可显著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
致癌、致突变和生殖毒性 小鼠淋巴瘤体外艾姆斯氏(Ames,检查致癌物质)实验表明,盐酸酚苄明有致突变活性;小鼠微核实验(micronucleus test)则没有显示本品有致突变活性。大鼠或小鼠腹腔内连续注射盐酸酚苄明,能引起腹膜肉瘤。大鼠长期口服给药能引起胃肠道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胃非腺性恶性肿瘤。在慢性口服实验中,大鼠溃疡性或糜烂性胃炎发生率高,与药物作用有关。未见盐酸酚苄明影响生殖的研究结果。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约30%的盐酸酚苄明在胃肠道吸收,半衰期(t1/2)约24小时,作用可持续3-4天。本品在肝内代谢,多数药物24小时内从肾及胆汁排出,少量在体内保留数天。
贮藏
遮光,密封(10~30℃)保存。
包装
铝塑包装,每盒24片;每盒48片。铝箔包装,每盒20片。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