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街道,隶属于山东省
潍坊市青州市,地处青州市中西北部,东与
黄楼街道、
东夏镇接壤,南与云门山、
王府街道相连,西接淄博市
临淄区,西南与
邵庄镇毗邻,北接
高柳镇,总面积56.1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辖区户籍人口84279人。
历史沿革
1958年以前,属益都县城关公社。
1981年,改为城关镇。
1984年,更名益都镇。
1993年10月,撤销益都镇,分设3街道,益都街道为其中之一。
2007年9月,撤东高镇并入益都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益都街道辖北城、东店、下万、西店、石家、大华、康电、任七、孟七、草庙、吴染、王桑、叶家、车站14个社区,南河东、北河东、西张、小营、辛昌、东高、东夹润、西夹润、南夹润、大旺、刘家、东马官、西马官、韩家、河崖、刘早、刘店、东黄、西黄、东张、夏家、北石家、小店、吕屯、冉家、黑牛王、徐王、冯家、苑上、陈店、西高、东辛、西辛、南辛、北辛、张石羊、核桃园、东三教、西三教39个行政村;下设62个居民小组、22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益都街道下辖5个社区:通衢社区、旗城社区、驿店社区、义和社区、卞万社区;56个行政村:小营村、大旺村、南河东村、北河东村、辛吕村、西张村、东辛村、西辛村、南辛村、北辛村、核桃园村、张石羊村、东三教村委、西三教村、东夹涧村、西夹涧村、南夹涧村、北刘家村、东高村、西高村、陈店村、冯家村、吕屯村、小店村、冉家村、苑上村、黑牛王村、徐王村、东马官村、西马官村、刘店村、刘早村、北石家村、韩家村、东张村、夏家村、河崖村、东黄村、西黄村、康屯村、孟七里村、任七里村、草庙村、王桑村、北城村、西店村、石家庄村、吴桑村、叶家村、卞家村、万家村、北三里村、李七里村、蒋七里村、大华村、东店村,街道办事处驻东高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益都街道地处青州市中西北部,东与
黄楼街道、
东夏镇接壤,南与云门山、
王府街道相连,西接淄博市
临淄区,西南与
邵庄镇毗邻,北接
高柳镇,总面积5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益都街道地处鲁西北冲积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二王冢位于张石羊村,海拔高度79米;最低点位于徐王村西1.5千米处,海拔45.8米。
自然资源
2011年,益都街道有耕地面积4.03万亩,人均0.48亩。
人口
2010年,益都街道辖区总人口105070人。
2011年末,益都街道辖区总人口8427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15人,城镇化率63.97%。另有流动人口3308人。总人口中,男性42918人,占50.9%,女性41361人,占49.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5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益都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9元;财政总收入20268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7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农业
2011年,益都街道农业总产值达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业增加值占街道境域内生产总值的4.5%。农村经济总收入17.58亿元。
益都街道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无公害韭菜、高温大棚蔬菜、花卉苗木等为主。2011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81821亩,生产粮食2.67万吨,人均355千克,其中小麦2.48万亩,玉米3.08万亩,蔬菜1.93万亩。
益都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34万头,年末存栏2.93万头:奶牛饲养量4549头,年末存栏2857头;家禽年饲养量354.9万羽;畜牧业总产值3.6亿元。
工业
2011年,益都街道工业总产值150.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增加值占街道境域内生产总值的22%。主营业务收入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利润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利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交税金2.22亿元。规模以上企业50家,职工1.03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1家,职工0.7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
商业外贸
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有商业网点20多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0.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11年,益都街道进出口总额33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进口6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
金融业
2011年,益都街道辖区有中国工商银行青州支行、中国银行青州支行、中国农业银行青州支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60亿元。
邮电业
2011年,益都街道电信业务收入156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有幼儿园38所,在园幼儿2462人,专任教师173人:小学19所,在校生7088人,专任教师39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3848人,专任教师3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0.65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51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62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25.5%17.7%、17.7%。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10个,会员100个;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秧歌、锣鼓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演职人员100余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藏书2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8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有卫生院1个,有开放床位32张,固定资产277万余元;卫生技术人员37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5人。辖区卫生所24处,在编在岗乡村医生7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2011年,医院就诊人次3471人次,住院手术30余台,出院病人1971人次。
2011年,益都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19例,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100%,农村卫生属所普及率为95%。
社会保障
2011年,益都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34户人数867人,支出184万元,比上年增长27.8%,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长18.8%;城市医疗救助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50人次,共支出1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3户,人数1243人,支出124.5万元,月人均9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5人,支出1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6人,支出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0人次,共支出11万元;农村临时救济415人次,支出9.1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03人,接收军队离退体干部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5万元。社会福利费56万元。社区服务中心8个,慈善超市3个。新增就业人员3000人。
2011年,益都街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63人,参合率100%。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益都街道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88千米,投递点260个;全年投递邮件242.7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285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880件,征订报纸38万份、期刊2.5万册。
交通运输
益都街道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胶济铁路客运专线、胶济铁路货运专线过境。青州货运站位于境内。309国道、青垦路等主干道路穿越辖区,临近
青银高速公路和
长深高速公路。
历史文化
益都街道因西汉时所设益都侯而得名。
益都街道主要有龙山文化遗址及齐桓公、齐景公墓等文物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