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脊髓侧束
脊髓小脑后束内侧的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解剖结构
1、皮质脊髓束
这部分交叉的纤维称皮质脊髓侧束,而没有交叉的小部分纤维,在同侧前索中下行,居前正中裂两侧,一般下行不超过胸节,这部分纤维称皮质脊髓前束。两束最后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此束主要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当一侧的皮质脊髓束损伤时,病灶同侧伤面以下肢体产生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以致出现阵挛,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等症状。
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4区)的上2/3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等处皮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锥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经内囊枕部的前2/3处下行至中脑大脑脚底,占据其中3/5,然后行至脑桥基底部,分散成不规则的孤立的纤维束下行,至延髓腹侧部,纤维集拢形成锥体,在锥体下端,绝大部分纤维(约70~90%)交叉,形成锥体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此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地终于脊髓各节同侧的前角运动细胞。在延髓内没有交叉的纤维进入脊髓前索内下行,于前正中裂的两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此束逐节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终于对侧前角运动细胞。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在前角换神经元之后,其轴突组成前根,通过脊神经,分布到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管理这些肌肉的随意运动。
2、皮质
皮质亦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覆盖于大脑两半球的灰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由神经元、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构成。人类大脑皮质上有大量的皱起,称为回,回间的浅隙称为沟,深而宽的沟称为裂。沟回的面积增加了皮质的面积。大脑皮质表面分为五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和边缘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在系统发生上出现较晚,称为新皮质,边缘叶发生较早,称为旧皮质。大脑皮质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型细胞层,它们由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组成,其中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号,锥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3、新皮质
新皮质是进化程度较高级的皮质。是哺乳动物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在脑半球顶层,大约2~4毫米厚,分为六层。与一些高等功能如知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空间推理、意识及人类语言有关系。
端脑表面所覆盖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也即新皮质。依据进化,大脑皮质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古皮质与旧皮质与嗅觉有关,总称为嗅脑。在哺乳动物中,等级愈高,新皮质愈发达。古、旧皮质是三层的皮质,而新皮质则发展成为六层。由于人类新皮质的高度发达,它约占据全部皮质的96%。大脑皮质各区的厚度也不尽同,如中央前回为4.5毫米,枕叶的视区仅有1.5毫米。组成皮质各层的神经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密度也不相同。人类胚胎7~9个月时,皮质各部皆为六层。因此,将六层型的皮质可视为基本型,成人皮质大部分保持这种类型。
4、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一层灰质,构成大脑半球的沟和回的表层,是脑最重要的部分,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人脑皮质的体积约300立方厘米,总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其中,1/3露于表面,2/3位于沟壁和沟底。皮质的平均厚度为2.5毫米,中央前回最厚,约有4.5毫米,而在枕极的皮质最薄,约为1.5毫米。在大脑皮质里有两种主要成分,一种是细胞,其中包括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胶质;另外一种是神经纤维。
5、古皮质
古皮质是进化程度最古老的皮质。包括形成海马和齿状回的皮质。
古皮质属于异源皮质,只见于海马结构,基本由三层细胞组成。海马结构是大脑半球皮质内侧缘的部分。由于新皮质的极度发展,把此部皮质推向大脑半球的内侧面。它在海马裂和脉络裂之间,随颞叶的发展弯向下,再转向前,自室间孔到侧脑室下角的尖端,构成弓形灰质区,包括胼胝体上回、束状回、齿状回、海马、下脚和海马回钩的一部分。
6、旧皮质
旧皮质是进化程度较古老的皮质。是组成嗅脑的皮质。和古皮质一起称为边缘皮质,又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扁桃核、中隔核和丘脑下部合起来称为大脑边缘系统。
旧皮质包括前梨状区和内嗅区,也属于异源皮质,基本上也由三层细胞组成。但是,在许多区域出现亚层,形成类似同源皮质的六层,而皮质中的细胞类型则较少,如高尔基Ⅱ型细胞比新皮质相差很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2:46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