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是打破医学禁忌的伟大人物。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门诊放到战场的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乙醚麻醉用于战场的人,他最早发明了医治骨折的淀粉泌纱布包扎术,第一个在战地医学史上引入了“女护士”这个名词,在其努力,伤员死亡率下降了9成,因此,他是野战外科医学的奠基人。
简介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皮罗戈夫(Nikolay Ivanovich Pirogov, 1810-1881)是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医生、教育家,公众人物,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会员(1847年)。他是俄国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许多著作为局部解剖学和手术解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在外科学中广泛地运用了试验方法,在俄国第一个提出了成形手术的思想,而且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骨成形思想,是第一个提出直肠麻醉法、并在临床中率先使用乙醚将进行麻醉的医生。由他所著的《动脉干涸筋膜外壳解剖学》和《冻结人尸锯面图局部解剖学》,奠定了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的基础。他在解剖室写下一句名言:“这里死者教育生者”。 此外,皮罗戈夫还是
野战外科学的创始人。1847,他第一个在野战外科学中使用麻醉方法进行手术,并在1865-1866年出版的《战场外科学基础》一书中,阐述了战伤与外伤传染病、治伤和致伤武器的关系,确立了治疗和撤退的统一、伤员分类集送等重要原则。他还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意义,主张普及初级教育。,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在野战手术中使用麻醉剂的外科医生。他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国家英雄。
生平
皮罗戈夫于1810年11月25日生于莫斯科一个军人家庭,14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9。
莫斯科大学医学院(现
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教授穆辛启蒙了他对医学的酷爱。当时他的一个兄弟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久治不愈。父母便把希望寄予当时的著名医生穆辛。穆辛为他们圆了这个梦,也成为皮罗戈夫的“伯乐”。兄弟的复原极大地震惊了小皮罗戈夫,他开始“玩”起了穆辛的角色,成了家里的小医生。在穆辛的建议下,皮罗戈夫在14岁便由父母虚报年龄考入了莫斯科大学,而当时上大学的年龄规定是16岁。4年学成,皮罗戈夫因被评为俄国最优秀的20名大学生而被派往杰尔特(现爱沙尼亚的塔尔图)一所专门为俄国高校培养医学专家的学院学习。在那里的5年,皮罗戈夫选择了外科作为自己的专业。聪颖好学的皮罗戈夫在22岁时便用拉丁文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在德国实习回到祖国后,只有26岁的他便接替退休的老师挑起杰尔伯特大学外科教研室主任的大梁。1年后,皮罗戈夫开始撰写自己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动脉血管的外科解剖学》,并因此获国家最高医学奖。
皮罗戈夫一生中有15年(1841-1856年)是在
圣彼得堡度过的,那段时光是他医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他在彼得堡外科医学院任临床病理学和外科解剖学教授,并兼任应用解剖学研究所科学指导。完成了关于外科学、解剖学和法医学的数篇专著,并因此再度获国家医学奖。1847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48年,圣彼得堡流行亚洲霍乱,皮罗戈夫在6周时间里解剖了800具尸体,很快撰写了《亚洲霍乱病态解剖学》,加上后来的关于冷冻尸体的研究著作,他共4次获得国家最高医学奖。
皮罗戈夫早期行医的年代还没有麻醉法,病人在作手术时常因剧痛休克而死在手术台上。皮罗戈夫堪称外科手术的行家,他能在2—3分钟内作完手术,使病人的病痛减至最低程度。1846年,醚作为麻醉药载入医学史册。皮罗戈夫首先在自己身上用醚做实验。1847年9月,他奔赴正在开战的高加索前线。为了让同行亲眼看到麻醉药止病的效果,在众多医生的注目下,皮罗戈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战地施用麻醉药作手术的医生,这次手术也是他为世界医学所做的第一个重要贡献。皮罗戈夫为人类做出的第二个重大贡献是,他最早发明了医治骨折的淀粉泌纱布包扎术,后发展成为沿至今日的打石膏治骨折法。
1854年,他去塞瓦斯托波尔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
克里米亚战争。在塞瓦斯托波尔港,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作出战地伤员分类的医生,即根据伤情性质,把战地伤员分为四类进行运送。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是俄军军官的著名作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大文豪以皮罗戈夫为主人公写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皮罗戈夫的病人中还有著名化学家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年轻时患心脏病,被预言会早亡。皮罗戈夫推翻了这个论断,并断言他会长寿。这个断言后被证实了:门捷列夫活了70多岁,还为人类作出了创立
元素周期表这一伟大贡献。门捷列夫后来评价皮罗戈夫时说:“这是一位真正的医生,他能看透人,我的性格和病情他都能立刻诊断出来。”
皮罗戈夫为世界医学史作出的第四个伟大贡献是:他第一个在战地医学史上引入了“女护士”这个名词。他认为女子的细腻温柔是军医的最好助手,这在今天也是被证实的。
从前线归来,皮罗戈夫写了《青年教育问题》等文章,并担任了敖德萨教育学院的督学,从行医转入教育活动。这期间,在他的坚持下,学校取消了体罚制。后来他又在基辅工作了两年,专门为穷人的孩子开办了周末学校。
1859年,皮罗戈夫买下了文尼察省维希尼亚村樱桃庄园,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岁月。在樱桃庄园的15年里,医生一边搞学术研究,一边继续行医生涯,为人们解除病痛。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他看到了贫穷、饥饿、无知与疾病之间的必然联系。他说过:“许多情况下,我开给病人的药方是牛奶、肉和面包,没有这些东西,而只是药剂很难取得医治的效果。”“皮罗戈夫不只拥有一个外科医生所应具有的一切素质,他的头脑中还融汇了所有科学知识,他像一位魔术师,在外科医学的荒漠中不断创造奇迹”,当时的医学界这样评价他。到庄园求治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对我来说,病人是第一位的”。为此,医生每天要作好几次开刀手术,五六个小时连续门诊。
在庄园独居的日子里,皮罗戈夫还曾几次出国行医。1862年10月,他去了意大利的拉斯佩奇亚,为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领袖
朱塞佩·加里波第诊断受枪伤的腿。当时欧洲最好的医生费尽心思,也无法确定子弹的位置。皮罗戈夫看过病人后,当即确诊并开出药方,加里波第很快就痊愈了。意大利之行不仅成为皮罗戈夫为世界医学作出贡献的亮丽一页,而且展示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1870年和1877—1878年间他又两次去了普法战争和
俄土战争前线,再次应用了他的战地外科医术。从前线返回庄园,医生撰写了数篇战地外科医学专著。
在樱桃庄园,皮罗戈夫一直关注社会底层的农村人的疾苦。他以一个优秀医生的远见提出农村医疗最刻不容缓的任务:实行疫苗接种,严密跟踪梅毒传染病,抗治白喉,在村民中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庄园中有一条幽静的椴树林阴道,医生当年最喜欢在这里散步休息。可即使是休息的时候,他的口袋里也总是装着外科医书,病人在这里仍可以接受他从不拒绝的门诊。1866年,皮罗戈夫为方便接待病人,在林荫道的终处又修建了一座小诊所。一座朴素的药房也保留至今。由于庄园无法容纳所有前来诊治的病人,大多数病人散居在附近村子的农舍里,当时共有90多处这样的农舍,成为独特的“医院”。庄园博物馆深处有一座一层半高的砖房,是当年皮罗戈夫的住所,也是博物馆的主楼。房子西侧是医生休息的木制凉台,北侧通往房门的木楼梯当年充满了一批批前来求诊病人的希望。
纪念
1881年12月5日,被癌痛折磨的一代名医与世长辞,享年71岁。为纪念皮罗戈夫,该村随后改名为皮罗戈夫村。医生死后第3天,他的学生维沃采夫从圣彼得堡赶来,为医生的遗体进行了防腐处理,永久地保存在水晶棺中,放置在庄园附近一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让世人永念。66年后,医生当年的庄园被改建成博物馆。几个展厅里摆放了医生的塑像、照片、著作、手稿和手术器具,医生接待病人的房间整洁素雅,一桌一椅还透着当年的气息。这里已成为乌克兰医学院学生的教育基地,每年从世界各地来此参观的医生、学者、工人、农民、军人不下万人。
博物馆主楼正厅墙上工整地记录着医生的心灵:“我把自己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真理和祖国”,“认为他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才是崇高的人类生命。”
莫斯科第二医学院和敖德萨医学院被以其名字命名。他的全集共8卷于1957-1962年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