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凌源皮影戏),辽宁省
凌源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凌源皮影戏属于滦州影(因起源于河北滦县得名)派系,清代由河北昌黎、滦县、乐亭、丰润、玉田、遵化等地传入,据清代《塔子沟记略》记载:清乾隆五年(1740年),凌源“塔子沟厅初建之时影戏已大盛气”。
20世纪初,凌源皮影戏无论从影人的造型制作,影戏的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来说,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当时有很多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私养影班为荣耀,在这种情况下,皮影艺术空前发展,能人辈出。在那时候,许多没念过书的人的历史知识和对于忠孝节义的理解,都是从皮影戏中得来的。
据凌源当地老人回忆,中国解放前凌源城影戏连台。正月十五唱“灯会影”,三月三唱“祭河神影”,四月二十八唱“娘娘影”,五月初五唱“雹神影”,五月十三唱“关帝影”,六月二十四唱“龙王影”,七月七唱“喜鹊影”,马下骡驹唱“骡子影”,庆贺丰收唱“喜庆影”,因事许愿唱“愿心影”,为老人祝寿唱“庆寿影”……当时凌源人有“过节听不上灯影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的说法。
1958年时,凌源皮影戏有影箱120个,职业艺人、半农半艺及业余骨干400多人。以瓦房店乡为例,当时共有12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有业余皮影班,农闲或逢年过节就可搭台唱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凌源皮影戏演出被禁止,皮影团解散,艺人或下工厂劳动或回村务农;皮影被当作“四旧”铲除,影卷、影人被抢、被烧。凌源皮影戏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20世纪70年代,凌源皮影戏得以重新发展。1972年,朝阳行政公署发出指示,在凌源松岭子公社三皇庙大队设立皮影演新、唱新试点,先后演出《龙江颂》《红嫂》《海霞》等剧目,随后又在三皇庙大队召开演新、唱新现场会,推广其经验,1976年,凌源皮影戏正式恢复了演唱。
文化特征
表演手法
凌源皮影戏的操纵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位艺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表演手法,都是因剧中人物而异,因事而别,剧中人物的表演动作是现实生活艺术化的夸张和舞蹈化的规范。经过历代艺人的长期实践,凌源皮影戏形成了一套规范程式:
武旦:出场亚赛风摆柳,升帐亮相身一扭,单脚一抬回身走,坐帐报名双袖抖。
文旦:步履稳健目平瞅,单臂摇动双交手。
文生:举止文雅不慌忙,动作潇洒莫轻狂。
武生:走如清风,立似青松,打如飘叶,停赛山峰。
髯(指正面老者):行路臂轻摆,脑袋点两下,蹒跚步履迟,立姿手平跨。
丑:卑躬屈膝,点头哈腰,摇头晃脑,一步三摇。
大(奸面,泛指大眼奸臣):行进一步两摇,看人眼睛上瞧,站立仰面凸胸,举止抖袖挺腰。
唱腔特点
凌源皮影戏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词格韵脚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词格韵脚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韵。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锦之分。除了生、旦、净、丑基本声腔外,还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调和凄凉调。
慢板是凌源皮影戏的主要板式,艺人又称大板。节奏型是一板三眼,即4/4的节拍。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节奏型是一板眼,即2/4的节拍。上下句及锁板句的落音与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戏各行当、各种词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对唱叙事都可应用,也是行内熟知易学的板式。
快板也是凌源皮影戏常用的板式,快板有板无眼,即1/4的节拍。调式与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为紧打紧唱和紧打慢唱两种演唱形式,适于表现紧急、激愤的情感。散板也是凌源皮影戏常用的板式,它类似摇板,无板无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韵,如数如唱,适于表达激昂、愤慨的场面。
凌源皮影戏的演唱及发声方法与甘、陕皮影戏不同。凌源皮影戏是翻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陕皮影是肚转,不看本,流口演唱。凌源皮影戏班从前都是男演员,无论唱什么行当都掐嗓演唱,音乐高亢明亮,音域宽广,富有较强的表现力。直到1958年才有女皮影艺人登台。而甘、陕皮影戏利用本背功结合的发声方法,一人演唱各种行当。
主要行当
凌源皮影戏与其他剧种一样,包含了生、旦、净、丑等行当,但在皮影戏中称呼不同。生,包括文生、武生。旦,包括文旦、武旦、闺门旦、青衣、彩旦等;凌源皮影戏称旦行为“小儿”,老旦唱生的唱腔,不规范在旦行之中老生,凌源皮影戏称之为“髯”,根据人物不同年龄,又称为“三尖髯”“五绺髯”“白髯”“黑满”等。净行,凌源皮影戏称为“大儿”,包括黑头、花脸、老座子等。丑行,包括文丑、武丑、老丑、小丑、官带丑等等,通称为“丑儿”,也有的叫做“花生儿”。
人员组成
凌源皮影戏活动方便,五、六位艺人即可组班唱影。影台前左边的一位主操影者称为“拿线的”,也叫“掌上线的”。前台中间的一位协助拿线人操纵影人,叫“贴线的”,因工作在灯下,俗称“顶灯的”。前台右侧一位负责班鼓、响板、大锣、铙钹的演奏,影班中称作打鼓的或是“打着的”。小班影多是一把四弦伴奏,通常又叫“拉着的”。
凌源皮影戏在台后的演员必兼奏手锣、堂鼓等,俗称“后楼的”。除四弦琴师外,台上每位演员必唱一两个行当,手上的工作叫“活计”。如:一位演员主功唱小儿、打鼓,那就叫唱小儿、打鼓“活计”。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凌源皮影戏作为中国北方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为中国皮影戏的缩影,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及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老艺人相继辞世,凌源皮影戏后继乏人,抢救保护凌源皮影刻不容缓。
传承人物
刘景春,男,汉族,1952年生,辽宁凌源人。2008年1月26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刘景春自幼对二胡、三弦、四弦等民族乐器感兴趣,曾向唐山皮影团的著名琴师学习四弦演奏技艺,1980年任凌源县皮影团团长兼四弦琴师。他多次参加省市重大艺术调演并获得奖项,1998年他组建了景春皮影团,并培养了女儿、孙子等皮影继承人。
徐积山,男,汉族,1938年生,辽宁凌源人。2008年1月26日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皮影戏(凌源皮影戏)。徐积山30岁向其兄徐栋和老艺人郭永山学艺,36岁自拴影箱,领影从艺,主工贴线,唱髯、净两行,兼习雕刻艺术,48岁以后嗓力减退改唱丑。从艺以来,培养了5名第二代、第三代皮影艺术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凌源市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服务中心获得“皮影戏(凌源皮影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该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凌源市红山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7年10月7日,以凌源皮影戏为基础编排的节目《凌河影人》在“辽海情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活动中进行了表演。
2019年10月9日,凌源皮影戏在“全国民间皮影大汇演暨首届中国皮影文化发展论坛”中进行了表演。
2020年9月7日,凌源皮影戏在凌源市第二届非遗文化节中进行了表演。
衍生作品
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曾在凌源拍摄了《苦皮影》《走马凌源访皮影》《影卷迷》和话剧包装皮影戏《火焰山》等多部电视作品,其中,电视专题片《灯与影的魅力》被选送驻外使领馆,《影之舞》被选送参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