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迪利
一个广义的名词
皮卡迪利(Piccadilly)实际上是一个很广义的词,词源于17世纪的英国。当时的一名裁缝因为制作销售一种很流行的皮卡迪利(Piccadilly)衣领,而逐渐发家。从此之后,皮卡迪利(Piccadilly)这个词在整个英国甚至是世界上开始有名。
大路
(Piccadilly Road)
简介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是伦敦市中心内一条著名的马路,链接了西南方向的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与东北方向的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马路的东南面紧贴伦敦三大皇家公园之一的格林公园(Green Park),西北方向的不远处则是伦敦三大皇家公园之一的海德公园(Hyde Park)。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是伦敦市中心内最宽最笔直的马路之一,该马路上也坐落着几个伦敦标志性建筑,例如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丽兹酒店(Ritz Hotel),日本驻英国大使馆等。
历史
1692年,这条马路的名字并不是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而是葡萄牙大街(Portugal Street)。
16世纪末17世纪初之时,一个叫做罗伯特贝克(Robert Baker)的人在街上开了一家裁缝店,通过自己制作和销售在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被称为皮卡迪利(Piccadills)的衣领,他累积了大量的财富。后来,他在附近购买了大片的土地,并且于1612年在周围修建了一座豪宅,在1626年之时,将该豪宅取名为皮卡迪利大厅(Piccadilly Hall)。
1660年之后,英国恢复了君主制,皮卡迪利及其南部被系统的开发,当时被定性为上流社会豪宅所在地。
1743年,这条路被正式更名为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
20世纪20年代,1660年之后建造在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上的大多数豪宅都被拆除或被当地机构征用。
之后,随着格林公园角(Green Park Corner)和公园小路(Park Lane)的规模扩建,在交通上渐渐的取代了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作用,其次也一部分的截断了原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西端的一些长度。
今天的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已经不再是伦敦的主要商业街道,不过仍然有几家有名的商铺,如简介中提到的丽兹酒店(Ritz Hotel).
交通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附近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交车和地铁两种:
公交车线路:
9路(淡紫),14路(深蓝),22路(淡蓝),19路(绿),38路(粉)这五条公交线路会经过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
地铁线路:
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附近主要的地铁站出口是:
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站,该地铁出口位于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的最西南端。只有深蓝色的皮卡迪利线(Piccadilly Line)。
格林公园(Green Park)站,该地铁出口位于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中间地段。深蓝色的皮卡迪利线(Piccadilly line),淡蓝色的维多利亚线(Victoria Line),灰色的朱比利线(Jubilee Line)都可以到达。
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站,该地铁口出口位于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的最东北端。深蓝色的皮卡迪利线(Piccadilly Line),棕色的贝克路线(Bakerloo Line)可以到达。
点评
就当下来看,这条路本身平淡无奇,并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关注的,但是它所连接的地域却都是非常著名。
沿着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东北方向走,首先在右手边是伦敦三大皇家公园之一的格林公园(Green Park);继续向东北方向走几分钟,左手边是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的入口,如果沿着老邦德街(Old Bond Street)一直向前走便是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新老邦德街是伦敦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的聚集地;回到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继续向东北方向走,左手便是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经常有艺术展览;再继续向东北走便是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不多介绍,从这里继续往东北方向走几分钟便是伦敦的中国城(London China Town),如果从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往东南方向走则是伦敦的日本城(London Japan Town),而如果从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往西北方向走,则是伦敦的韩国城(London Korea Town)。当然了韩国城和日本城都不能和中国城比,规模差太远了,只是有比较多的日本和韩国的餐厅集聚在附近所以才得名。
而沿着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西南方向走,首先则是会很快到达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从这里一直向北走,就能到达伦敦装修最好的希尔顿酒店(London Hilton Hotel-Park lane);而从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出发向西北方向看去,则是伦敦三大皇家公园之一的海德公园(Hyde Park),同时也是伦敦最大的公园,因为它与肯辛顿公园(Kensington Garden)是连在一起的,所以面积非常大;如果从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一直向西南方向走,则是骑士桥路(Knightsbridge Road),大名鼎鼎的哈罗德百货公司(Harrods)--伦敦最大的百货商厦就坐落于此。
除此之外,由伦敦交通局开发的公交车环游伦敦的“大巴士旅游(Big Bus Tour)”的起点便在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上,靠近格林花园(Green Park)地铁站口附近。该大巴士旅游线路分3条,最值得一坐的就是红线(Red Route),全程大约4小时,会经过伦敦一切值得或不值得一去的地方。票价为成年人25英镑,小朋友12英镑,家庭票62英镑,车票在24小时都有效,该车票同时还可以乘坐环泰晤士河的邮轮。
如果是游客的话,没有必要特意跑去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因为无论怎么转悠都肯定会经过这条路的。
转盘
(Piccadilly Circus)
简介
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是伦敦市中心内一个极其繁忙的交通转盘,该转盘的六个交通出口对应连接的是摄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科文特大街(Covent Street),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以及格拉斯屋大街(Glasshouse Street)。其中有两个交通出口都是连接的摄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固虽是六个出口,但是是五条对应的路名。
这五条路的每一条街每一条路,都有极大量或是名品商店;或是远近闻名的餐饮店;亦或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所以连接这五条路的大交通转盘--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即使称之为伦敦市区里最繁忙的交通口恐怕也不为过。
在英国,人们用:“这里就像是皮卡迪利转盘一样!”(It's like Piccadilly Circus!),来比喻一个某一个地方的人实在是太多太繁忙了。
Circus这个英文单词虽然在中文里的意思是马戏团,但是当年命名这里的时候使用的是拉丁语,Circus等同于Circle,所以理解上依旧是圆环;转盘的意思。
历史
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始建于1819年,其命名完全源自于,它链接了在当时依旧赫赫有名的皮卡德利大路(Piccadilly Road)。然而那时的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并没有今天这么繁忙,一切始于1886年的逐步扩建----连通了沙福特斯布利大街(Shaftesbury Avenue)。
随着1886年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扩建,一方面该转盘要处理摄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的南北方向交通以及来自西边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方向的交通;另一方面,由于在新扩建出的沙福特斯布利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上坐落着几家当时赫赫有名的剧院,如宫殿剧院(Palace Theatre)等,一过午后,这条路便是车水马龙,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需要承担的交通压力就变得更大。
1906年的3月,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开通了棕色的贝克路线(Bakerloo Line)的地铁口;同一年的12月开通了深蓝色的皮卡迪利线(Piccadilly Line)的地铁口。地铁口的开通虽然一部分上缓解了该转盘的交通问题,但是使得该地段的人流量变得更大。
1910年,第一块电子广告牌在该转盘的交叉路口出现,直到今天那个位置依旧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广告,已然成为该路口的标志。
1926年8月3号,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路口第一次设立了信号灯。
1928年,由于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激增的交通量和人流量,政府决定重建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地铁口。
1939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附近出现了许多驻英美军俱乐部,大量的妓女在这个区域附近游荡。即使是在多年后的今天,距离该地段几步之遥的苏豪(Soho)地段,仍然是伦敦最著名的成人性交易区域。
1960年代,由于进一步激增的交通流量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的交通流量,当时的政府考虑重新建造整个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
1962年,霍尔福德大人(Lord Holford)提出了一项改建方案,将整个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改建成双层的:即上层建造天桥等设施,连接该路口的建筑与建筑,只行人通过;而下层则是将当时大部分的居民建筑拆除,扩大马路的宽度,完全只通车。该改建方案一直处于修改,直到1972年。
1972年,该方案最后一次修改,希望用3个高72米的八角塔代替原广场等周边建筑。然而该方案在同年最后被否决,理由是由霍尔福德大人(Lord Holford)提出的改建方案只能提升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20%的交通承载量,而当时政府需要的提高的交通承载量为50%。很难想象如果当时的方案得以实施,今天的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1980年代,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南面也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行人区扩建。
之后的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再无大的规模扩建计划,虽然时不时有非常小规模的维修,一直到今天。
交通
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附近的交通方式也是公交车和地铁:
公交车线路:
3,6,9,12,13,14,15,19,23,38,94,159,453
地铁线路:
经过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的地铁线主要是深蓝色的皮卡迪利线(Piccadilly Line),棕色的贝克路线(Bakerloo Line),两条线都可以直达。
点评
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与皮卡迪利路(Piccadilly Road)非常相似,本身并没有太多特别值得关注的景点。
首先是沙夫茨伯里纪念碑与爱神雕像(Shaftesbury Memorial and the Statue of Eros)。
其次是这个路口最炫的电子广告牌,晚上八九点天黑了以后,这里显得额外的有电子商业的气息。
这里还有一家小型的互动博物馆,相信不相信(Believe It Or Not),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不过全部全部都是人造的,并不是真的,大概小朋友去参观一下还挺有意思,大人的话多半会觉得有点没劲。
除了以上,当地人觉得这里最有名的,恐怕是批判剧院(Criterion Theatre)了,这家剧院始建于1874年3月21号,设有600个座位。经过1983年,1989年两次关门扩建后,于1992年10月重新开张直至今天。
从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出发,沿着科文特大街(Covent Street)向东走,左手边便是伦敦的中国城(London China Town),继续向东走便是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是老伦敦街头表演者的聚集地。
而如果沿着沙夫茨伯里大街(Shaftesbury Avenue)一直向北走,左手边便是伦敦最著名的成人服务交易区苏豪(Soho),里面同时还有大量的美食参观以及酒吧和俱乐部。
而如果向西北方向走,摄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上有众多的中档偏高的名品店,除此之外 ,还有汉姆利(Hamleys)这种英国最古老最大的玩具店,以及苹果直营店,再继续向前走则是闻名遐迩的牛津街(Oxford Street)。而如果向南走,沿着摄政王大街(Regent Street)走,左手边便是日本城(London Japan Town),继续向前走10分钟就可以看到伦敦三大皇家公园之一的圣詹姆斯公园(St. Jame's)。
西南方向的皮卡迪利大路(Piccadilly Road)一直向西南方向走,大约五分钟便可以到达皇家学院(Royal Academy),再走两分钟向右手看,就是新邦德街(New Bond Street),继续向前,左手边就是格林公园(Green Park),再向前就是海德公园角(Hyde Park Corner)和海德公园(Hyde Park)。
趣闻
由于每天的人流量极其庞大,所以当地人说,一个人如果在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待的时间够久,他最终就能遇见所有他认识的人。。
也许是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太过于有名。在二战时期,皮卡迪利转盘(Piccadilly Circus)成为了盟军诺曼底登陆,英吉利海峡舰队的代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1:05
目录
概述
大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