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寺塔
河北省保定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甫寺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皇甫村东北约0.5千米处,是金朝至明朝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据《涞水县志》记载,皇甫寺塔为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年间(1161~1189年)所建。
1984年,维修皇甫寺塔。
2005年4月25日,发现塔顶上铸有字迹,东南方向铸字是“大明嘉靖八年四月初八日,鲁家庄住人,佟礼、长男佟璋、次男佟园定,重修塔顶”。西南方向铸字是“直隶保定府易州涞水县毗卢寺,主持续景,募绿法镇,银头性真。”
建筑格局
皇甫寺塔是毗卢寺的一座舍利塔,后因寺毁,只留下塔和两通古碑(一通存涞水县城西岗处),该塔便以村名被称作“皇甫寺塔”。皇甫寺塔为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结构,通高约22米,平面呈八角形,直径约5米。
主要建筑
塔基
皇甫寺塔下有方形台基,上置八角形须弥座两层。第一层用叠涩法砌成,没有雕刻图案。第二层束腰亦无雕花,但普柏枋之上,每面有一斗三升四铺作补间斗拱一朵。转身铺作除正侧两面各出45°斜拱两缝外,与补间相同。再往上为素面平坐栏板和一较高的平台承托塔身。
塔身
皇甫寺塔塔身第一层高约4米。塔身南向辟一拱形券门,东、西、北三面为砖砌假门,其余四隅为假窗。此外,其他各层塔身较短,无斗拱承托,采用叠涩手法砌出四层,形成塔檐,收分较小。
塔刹
皇甫寺塔塔刹较为完整,下有八角刹座,中有仰莲二层,上置覆钵(宝珠)和铸铁葫芦形塔刹(铜、铁传说不一)。
塔檐
皇甫寺塔的檐部往上,保存较好。第一层檐下为单抄四铺作斗拱,铺作间结合紧密,斗拱等仿木件,亦符合辽代风格。转角各有塔幢式倚柱。破损严重。
文物价值
皇甫寺塔为研究金时期古塔建筑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皇甫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皇甫寺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皇甫村东北约0.5千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皇甫寺塔,路程约10.9千米,用时约19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3 13: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