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号
1909年汉堡-美洲公司建造的船
皇帝号,1909年汉堡-美洲公司建造的船,曾参与一战。一战结束后改名伯仑加利亚号,被作为邮船使用。1946年最终被拆毁。
船的建造
从19世纪末开始,雄心勃勃的德国在各个领域向当时强大的英国发起挑战,在海运事业方面也是如此。1889年,德皇威廉二世参加在英国南部的朴次茅斯举办的维多利亚女皇(威廉的外祖母)登基50周年庆典阅舰仪式。在这次阅舰仪式中,威廉二世还在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的陪同下,参观了白星公司新邮船条顿人号。当时条顿人号是作为一艘武装商船参加阅舰仪式的,这艘庞大快速的条顿人号邮船也给威廉留二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陪同参观的德国官员说:“We must have some of these! (英德在海洋上的角逐正式开始!)”
经历
当时,英国有白星和卡纳德两家规模巨大的海运公司,德国则有北德意志-劳埃德和汉堡-美洲两家规模同样巨大的公司。如同英国的白星重视舒适而卡纳德重视速度一样,汉堡-美洲和北德意志-劳埃德也有这样的侧重区分,汉堡-美洲公司更重视其邮船的规模和乘客的舒适性。1907年,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的两艘快速邮船——卢西塔尼亚号毛里塔尼亚号投入使用,不仅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而且是最快的船。接着,1908年白星航运公司又开始建造三艘更大的船,排水量都在46000吨以上。1909年,汉堡-美洲公司董事长阿尔伯特·巴林在德皇威廉二世的鼓励之下决定建造三艘更更巨大的邮轮,新船的排水量在52000吨以上!这三条新的“巨无霸”取代了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不列颠尼克号成为世界上新的最大的轮船,长久占据在世界上最大轮船的地位上。然而,这三条“巨无霸”却又遭遇了之前它们三个动荡而又悲惨命运,最终三条船没有一条能够保存至今,甚至连残骸也没有留下
改名
1910年6月18日,这三艘巨型邮船中的第一艘在汉堡的伏尔甘船厂布下龙骨。这艘船本来命名为欧罗巴号,但在当时德国狂热的鼓吹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情绪下,最终改名为皇帝号(SS Imperator)。1912年3月23日,皇帝号在军乐队的伴奏下缓慢隆重地下水,身穿全套海军军装的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出席了下水典礼。在船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威廉二世和巴林站在上面主持命名仪式,忽然一块木头从船头上面砸下来,几乎砸到威廉二世身上。汉堡-美洲公司赠送德皇一条纯银打造的三英尺长的皇帝号邮船模型,威廉二世收到这个礼物之后像小孩子一样地喜不自胜。之后不久,发生了泰坦尼克号海难。为了加强安全措施,皇帝号在顶层甲板增加了很多救生艇,建造过程中配备了83艘救生艇,1913年初完工。
1913年6月13日,皇帝号开始了它的处女航,前往美国纽约。由于烟囱尺寸过大,以及在上层建筑、尤其是客厅和沙龙等公众空间中使用了大量的大理石、花岗岩、青铜、铸铁、硬木和其它沉重的装饰材料,皇帝号一直有些头重脚轻。在减小烟囱高度和内部装修物品重量后,尤其是向底舱灌入大量水泥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皇帝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邮船,甚至比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奥林匹号克、泰坦尼克号还要豪华,连天花板镶边都使用了大量金箔。为了确保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船只,在船头还安装了一座巨大的青铜鹰雕像。这使得它的总长度达到了280.7米(919英尺)。这个鹰雕像“站”在一个地球雕像上,下面是一条铭文:“Mein Felt ist die Welt”(My Field is the World)。当时的德国挑战征服整个世界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鹰雕像的翅膀部位后来在一次风暴中被折断,返回后很快地将这只鹰雕像拆下,再也没有重新装上去。皇帝号最津津乐道的是其内部装修的豪华程度。在装修豪华的“社交大厅”里安装了一尊威廉二世的大理石半身像(因为上层结构超重,这座雕像后来也被拆除),以及玻璃圆顶。尤其令人感到奢华的是它首次安装的头等舱室内游泳池,其尺寸仅次与伦敦的皇家汽车俱乐部的室内游泳池,规模属于世界第二。其头等舱设计得极为安逸舒适,并且有良好的私密性。但是二等舱以下的舱房就不那么入目了,二等舱餐厅甚至用长凳来代替椅子,以尽量节省空间——汉堡美洲公司希望皇帝号也能成为一艘移民船。
服役战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皇帝号正在纽约港内。德国认为纽约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但1915年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之后,皇帝号处境有些不妙。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了一战。皇帝号作为敌国财产,德国战败后被美国政府没收,作为运兵船使用。
再次改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提出接收这艘邮船,基于被德国击沉的卢西塔尼亚号邮轮的赔偿。1919年,皇帝号正式移交给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并改名为伯仑加利亚号,卡纳德航运公司使用了已经在很久以前的罗马帝国行省名来命名这艘轮船。卡纳德公司声称“伯仑加利亚”是取狮子心王理查妻子的名字之意。这也是卡纳德公司邮船以王后名字命名的开始。英国人接收该船之后,进行了一些改装。内部装潢由德国风格改成英国风格,烟囱的颜色也改成了卡纳德公司所使用的的黑顶橙红色。伯仑加利亚号同阿奎坦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一道构成了20世纪20至30年代卡纳德公司横渡大西洋航运的主力,被称作“三大船”(The Big Three),其知名度远高于竞争对手白星公司,来往于英美之间的富豪显要们都以搭乘这三条船为时尚,船上一度冠盖云集,伯仑加利亚号的知名乘客包括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八世)、罗马尼亚玛利亚王后、J·P·摩根、亨利·福特、玛丽·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查理·卓别林……以及洛克菲勒家族、范德比尔特家族阿斯特家族、杜邦家族的年轻富豪们。
退役
1929年10月,爆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人们不再有闲情逸致乘坐豪华邮船在大西洋上来来往往。伯仑加利亚号的一些知名乘客再也不见踪影。许多航运公司一家一家地倒闭,伯仑加利亚号也不得不以低票价来以吸引乘客,票价如此之低,以至于人们用Berengaria的谐音称呼其为“Bargain-area”(巴尔干船)。1935年,已经破产的白星公司最终并入了卡纳德公司,成立了卡纳德—白星航运公司,伯仑加利亚号作为卡纳德公司旗舰的地位让给了从白星公司过来的同级的庄严号。1936年,排水量81000吨的玛丽王后号加入了卡纳德公司的邮船队。而伯仑加利亚号此时已老旧不堪,船内出现火灾,美国政府要求其公民避免搭乘伯仑加利亚号,以保证人身安全。雪上加霜的是,1937年伯仑加利亚号船内又发生了一次火灾,卡纳德—白星航运公司不得不让其退役,出售给了亚罗的拆船厂。1938年,伯仑加利亚号进行了拆解,由于船体过大,一直到1946年才拆解完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4:43
目录
概述
船的建造
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