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670年的一天,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城西)的一处寒舍,一位年轻的女子杜氏一大早就起来,忙着为远行的丈夫做早饭。她“劈了门闩炖雌鸡”,宰杀了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母鸡,煮一锅小米饭,来为丈夫饯行。这个即将远行的人就是百里奚。百里奚先后游历了宋、齐等国,经历了亡国的厄运沦为奴隶。秦穆公闻其贤,以五张黑公羊皮换回百里奚,并拜为大夫,主持国政。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倡导教化,富国强民,渐成霸业,从此声名远扬……
百里奚做秦相后,一天府中有一浣衣女主动请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应允。那女佣操琴唱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幽怨的歌声委婉地道出了百里奚的身世!百里奚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女子正是离别三十年的结发之妻!百里奚即刻上前相认,夫妻俩抱头痛哭。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百里奚的功业,并赞其“功名藏于府库,而德行传于后世”。
《百里奚认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濒将失传的传统剧目,故事见《孟子·万章篇》或明张伯起《扊 记》传奇、《列国演义》第二十五、二十六回 , 讲官居秦国左庶(宰相) 的百里奚,日夕思念失散三十多年的妻儿,家院找来院中洗衣的贫妇为她唱曲散闷,这个贫妇通过弹唱一段琵琶词和一段琴曲表白身世,说明自己就是百里奚的发妻杜氏,百里奚欣然相认,夫妻父子团圆。这出戏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歌颂古人坚贞爱情和高尚情操的赞歌。历经离乱、年过七十而位列上卿的百里奚,虽然穿的是玉带紫衣,吃的是海错山珍,但他富贵不忘糟糠妻,因为不知妻儿的存忘生死,终日里 “如醉如痴”,“热泪淋漓”;当他一旦明白阶下唱曲的贫妇是自己的结发妻子时,连忙跪倒尘埃,抱头相认。杜氏初时不畏贫寒, 鼓励丈夫“青云奋飞”,不料夫妻别后音讯隔绝,她万里逃荒历尽风雨煎熬,因为寻觅夫婿而住寒窑、作洗衣,但身虽贫贱而守志不移,最后终得夫妻团圆。这个戏正面歌颂了我国人民 “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崇高境界,它像众多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一样,具有陶冶性灵、纯化情操的美学价值。
《百里奚认妻》语言古朴。这出戏的文辞简明精炼,重文彩而不堆砌典故 , 言相思相忆之苦但哀而不怨,悲而不伤。杜氏唱的琵琶调“思夫 ”和琴曲 “叹沦落 ”,是全剧的精华,属长短句,古朴雅淳, 词意隽永,昕来俨然乐府、短歌行等古代民歌的风貌。请看琵琶调“思夫”: 忆当年奴夫妇双宿双飞好比鸳鸯 / 今日里只落得形单影只磋叹凄凉 / 屈指数流年似水 / 三十余载飘泊他乡 / 想奴夫重义多情 / 既天赐良缘良缘何快尽 / 嗳哟天哪……嗳哟天哪…… / 怨苍天缘快尽当 初何必相爱相亲 / 嗳哟天……嗳哟天…… / 似有缘似无缘咫尺天涯远天涯远 / 含泪……人……嗳哟人 / 到如今累得 我万水千山到处寻 / 嗳哟……薄情人 / 我好比浪打浮萍线断风筝 / 飘飘荡荡更谁怜。
琴曲 “ 叹沦落 ” 的一些段落,也都具有同样的风采神韵, 如:叹沦落天涯辜负韶华两鬓摧 / 飘零无那憔悴 / 谁知是双栖巢燕 / 奈何飞去两分歧…… / 且高歌更含泪 / 心碎弦声催 / 无依飘泊诉不尽凄凉酸楚凄凉酸楚 / 弹也弹不开…… / 百里奚五羊皮 / 忆别时烹伏雌春黄窟炊扊 / 今朝富贵忘我为忘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