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学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俗称五步蛇,是蝰科尖吻蝮属的中大型管牙类毒蛇。头大,明显呈三角形,吻尖上翘,具颊窝。幼体头背浅褐色,体背粉棕色,尾尖浅黄色。随着年龄增长,体色逐渐加深,成年后头背呈黑褐色,体背呈棕褐色,上有20对左右对称的三角形深色斑,三角形色斑边缘呈黑褐色,内部为深褐色,尾尖转为黑褐色。腹面白色,具有如棋盘般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
动物学史
尖吻蝮原隶属于广义蝮属Agkistrodon(sensu lato)。Gloyd在1979年以尖吻蝮独特的形态,建立了
单型属——尖吻蝮属Deinagkistrodon。
在第三纪早期的始新世属干燥、亚热带的中国东南部为尖吻蝮的起源地。古地理的研究表明,从
早第三纪到
晚第三纪,中国东南、南部、西南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为干燥的
亚热带气候,适宜于尖吻蝮的生活,尖吻蝮在
始新世起源后,由于受高纬度气候的限制,它只能在低纬度地区扩散。到
渐新世,由于
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引起了
青藏高原的隆升,随后的某一时期,当尖吻蝮扩散至此时,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进一步向西扩散,形成了尖吻蝮在大陆现今的分布格局。至于该种在台湾的分布可作如下解释,地质资料显示,台湾在晚第三纪时才耸立成岛屿,在岛屿与大陆第一次分离时尖吻蝮可能还未进入该岛。第四纪,自然界经历了多次海退和
海侵、
冰期和
间冰期、地壳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变化的影响,台湾岛屿与大陆亦出现了数次的分离和联接,尚未彻底隔离,而尖吻蝮在其中的某一时期进入该岛直到
晚更新世(约39000年前),世界上发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侵——里斯一武木间冰期的海侵和随后
台湾海峡的断裂,台湾遂与大陆彻底隔离,生活于该岛上的尖吻蝮亦开始与大陆种类隔离,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形成独立的物种的。
形态特征
鳞被
体型粗大,雄性最大体全长1541毫米,雌性最大体全长 1403毫米。头大,明显呈三角形;颈较细;尾较短而细。头背有9枚大鳞,富有疣粒;吻鳞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窄长,构成尖吻的背面;前额鳞长,略呈三角形;眶上鳞宽;眶下鳞1枚,较大。鼻鳞大,分为前后两半,前半大于后半,鼻孔开口朝后略偏外;颊窝下鳞2枚,前枚较大,后枚较小,往往被下枚眶前鳞及眶下鳞前段遮盖;颊鳞3~6枚,上枚明显大于其余几枚;眶前鳞2枚,上枚较大;眼较小,瞳孔直立呈纺锤形;眶后鳞1枚,后端嵌入颞鳞间;颞鳞数变化较大。上唇鳞7枚,偶有6或8枚;第2枚较高,向上构成颊窝前缘;第3、4枚最大,位于眼正下方。下唇鳞10~11枚,个别为9或12枚,第1对在额鳞后相切,前2~3对切颔片;枕区及颞区各小鳞间起强棱或具结节的强棱。颔片1对,前宽后窄;颔部其他小鳞排成5~6排,正中者往往成对排列,形成颔沟。背鳞21(22,23)-21(23)-17(18,19)行,最外1~3行具弱棱,其余均为较强的、具结节的棱。雄性腹鳞152~169枚,雌性腹鳞162~172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50~61对,雌性尾下鳞43~63对,少数成单行。尾后段侧扁,尾尖最后一枚鳞侧扁而尖长。
色斑
幼体头背浅褐色,体背粉棕色,尾尖浅黄色。随着年龄增长,体色逐渐加深,成年后头背呈黑褐色,体背呈棕褐色,身体及尾背面有20多个方形大块斑,边缘色深,中间色浅,前后两个方斑以尖角彼此相连,形成明显的“X”形斑,有的块斑不完整,呈“乙”字形。腹面白色,有排列不规则、大小不一致的黑褐色斑块,腹鳞两侧斑块较大,略呈纵行。头背黑褐色,头自吻鳞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偶有少许黑褐色点;头腹及喉部为白色,散有稀疏黑褐色粉尘状点斑。尾背后段纯黑褐色;尾腹面白色,散有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
头骨
头骨宽长比约为0.6。后额骨短小,不与额骨接触;顶骨骨嵴特别明显,呈宽”T”形;鳞骨后末端超出脑匣。翼骨齿列后末端超出翼骨与外翼骨关节处后端;外翼骨前外侧突宽;基枕骨和基蝶骨突起均发达。腭骨高而尖,具齿5枚;翼骨齿15枚;下颌骨齿15枚。
半阴茎
收缩态半阴茎长达第11~13对尾下鳞,分叉于第4对尾下鳞,基部裸露无刺。远端被萼,近端具刺,萼区和刺区面积约等,分界线明显;萼片边缘光滑,在远端和靠近精沟处变小;刺区有刺60~70枚,分布于半阴茎外侧的刺略大于靠近精沟处的刺。精沟分叉于第4对尾下鳞,向上直达两叶顶端,沟唇明显。半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26对尾下鳞,分叉长2~4对尾下鳞。
栖息环境
一般栖息于海拔100~1700米的丘陵或山区。常见于林木茂盛、阴湿的地方,曾发现于大的岩石缝中、路边岩石下、草丛中、玉米地内、草棚粪堆内、公路上、住宅附近或室内。
分布范围
在中国分布于四川、贵州、重庆、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中国以外分布于越南、老挝。
生活习性
食性
尖吻蝮食性较为多样,已记录的捕食对象有鼠类(社鼠、黄胸鼠、针毛鼠、大足鼠等)、两栖类(
黑斑侧褶蛙、
棘胸蛙、
泽陆蛙、
中华蟾蜍、
湍蛙等)、蜥蜴类(石龙子、草蜥、龙蜥)、蛇类(
赤链蛇、
乌梢蛇等)、鸟类、昆虫(蝗虫、金龟子等)、鱼类(黄鳝、泥鳅等)。尖吻蝮属于坐等式捕食者,其捕食行为模式与绝大多数蝰科蛇类的一般性模式一致,分为定位、警戒、转头、接近、预备、攻击、再接近、搜寻及吞咽等9个阶段。
冬眠
每年的10月份,尖吻蝮随着气温的下降,开始进行频繁的活动、为越冬积蓄能量。从11月中下旬陆续进入冬眠。尖吻蝮越冬的洞穴大多位于避风利水的向阳山坡半山腰附近,洞穴朝南或东南朝向,成蛇和幼蛇大致在相近的地方越冬。越冬洞穴多选择以树倒后所形成的树根洞,或竹根、树根腐烂形成的洞,少部分选择其它动物遗弃的洞穴,如鼠洞,极少选择石缝。越冬场所周围环境为下疏上稍密的林地,也有为接近裸露的山坡,前者避风,有少量光照,后者光照较充足,但洞穴都是在避风拐角处。
冬眠期中,大部分尖吻蝮是单条藏匿于洞穴中,少部分是雌雄成对,或数条幼蛇在一起,极少的与其它蛇类在一起。尖吻蝮属于兼性冬眠动物,在整个冬眠期间并非均处于深眠状态,当气温回升或偏高时,特别是气压低、气候闷热时,小部分蛇会暂时惊醒游出洞外或将头伸出洞口,而后入洞继续冬眠。3月初惊蛰以后,气温回升,大地回春,便渐醒眠。但3月份天气往往乍暖还寒,气温变化较大,故尖吻蝮只是在越冬窝穴附近觅食、活动,遇到返寒天气,即及时返回窝穴中,到4~5月份时,气候适宜,气温相对稳定,尖吻蝮才相继离开越冬的山坡,游向山下。
生长繁殖
繁殖方式
卵生。最佳孵化温度范围为22.6°C至36.5°℃,平均温度为27.6°℃。在其活动季节均见到有交配现象,曾观察到在8~9月产卵4~20枚,卵长椭圆形,长径40~45毫米,短径25毫米;产4枚者,长径48~59毫米,短径23~27 毫米。孵化期约1个月,且有护卵行为。
生长特性
孵化出的幼体长度约为21厘米。第一次蜕皮通常发生在孵化后的10天。每年的蜕皮次数通常在3到4次之间,但根据环境条件和食物供应情况,最多可达5次。大多数雌性在36个月大的时候就达到了性成熟,产蛋量从5个到32个不等,平均20个。幼体体重从6克到14.5克不等。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的;
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易危(VU);
已被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
主要威胁
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森林采伐和城市化导致的栖息地质量衰退以及破碎化是该物种面临的主要威胁,同时在一些地区还受到以食用、药用为目的过度捕捉。据报道,在1990年~2000年有4195条个体从中国出口。
保护措施
2007年9月10日,尖吻蝮进入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名录,同时,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江山仙霞岭自然保护区也有尖吻蝮记录。
物种危害
尖吻蝮的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主要为强烈的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毒素,且排毒量巨大。被咬后通常伤口红肿、疼痛、流血不止。不久后伤口周围出现血水疱,全身出现内出血(紫癜)。严重者会出现组织坏死、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被尖吻蝮咬伤,不可用刀片划开伤口扩创,这会导致血流不止且伤口久久不可愈合。亦不建议长时间用绷带结扎伤口,否则可能会由于局部毒液浓度过高而造成组织坏死。应及时赶往附近医院注射抗蛇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