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演艺变迁
2002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百年演艺变迁》是2002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百年演艺变迁》包括:兰儿和曲儿;皇帝老儿与板鼓老儿;京剧科班;和尚与话剧;汪笑侬与《二十世纪大舞台》等内容。目录: 第一章开台锣鼓(1900-1911)第二章星光灿烂(1912-1949)第三章峥嵘岁月(1949-1976)第四章流...
媒体评论
后记
我出生在一个文艺的世家之中,我的父亲王者和母亲梁虹,从青年时代便投身于演艺事业,并在表演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表演风格。而他们所在的中国戏剧学会,是曹禺、戴涯等大艺术家一手缔造出来的,曾在中国早期话剧舞台上人放异彩。20世纪的演艺的变迁,和我的家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用写意和白描的手法,汜录下一个世纪演艺的变迁。然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就算“满纸荒唐言”,想必读者也能细细体会到笔者的“一把辛酸泪”。
想写此书是为了了却我的一桩心愿。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人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今天各种各样的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些出版机构,只要能赚钱,就想方设法出工具书,不管什么人,只要出钱就给他上大词典,于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像我父亲一辈的老演员们的悲剧,在于“八字不好”,从旧社会过来,在解放后的历次运动中,都要箩箩筛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改革开放时代来到时,他们的岁数和身体都不济了,永远的红舞鞋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演艺界的新生代赶上好时代,或能一夜之间成为
大腕,变成国际影星;或能“抓革命,促生产”,做生意、拍戏两不误,大把大把挣“银子”;而胡世淼的电话,还是刘晓庆的慷慨解囊。难怪有人对汉武帝时的飞将军李广愤愤不平地说:“有你这样的本领,要碰上汉高祖那样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算什么。”的确,像赵丹、金山、石挥那样的百年也没几个的大艺术家,生不逢寸,只能“冯唐易老”。本书记录了20世纪演艺的变迁,也记录了几代演艺人的命运和抗争。遗憾的是篇幅问题,只能蜻蜓点水地谈些皮毛。
感谢老艺术家丁尼、李恩琪、陈铮、石港对我的大力支持,很多史料是从他们那里“抢救”出来的。否则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的著名文艺团体中国戏剧学会的历史就可能湮没不彰。我还要感谢戴涯的女儿戴淑君,她为我提供了戴涯的史料和剧照,使我们能从一个侧面了解老一辈艺术家创业的艰辛和遭遇的不辛。我尤其要感谢80岁的石港先生,他不但寄给我珍藏多年的照片和资料,还亲自撰写鲜为人知的回忆文章,令本书增色。
但是,所有的一切,离开江苏美术出版社的社长高云、总编朱成梁的鼎立支持,以及本丛书的策划者之一、本丛书的责任编辑孙建军先生凝聚在其中的心血,书是出不来的。在此一并鸣谢!
王晓华
目录
第一章 开台锣鼓(1900-—1911)
一、兰儿和曲儿
二、皇帝老儿与板鼓老儿
三、京剧科班
四、和尚与话剧
五、汪笑侬与《二十世纪大舞台
六、王钟声和“一赶三”
七、“老佛爷”禁电影
第二章 星光灿烂(1912—1949)
一、“此曲只应天上有”
二、四大公子与名票
三、四大名旦
四、文明戏的中兴
五、不死之鸟
六、耀眼的明星
七、陨落的明星
八、胡蝶翩翩
九、阴盛阳衰
十、月光下的梦华
十一、樊粹庭和豫剧
十二、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十三、中剧的辉煌
十四、“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边”
第三章 峥嵘岁月(1949一1976)
一、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二、大风起兮云飞扬
四、话剧的繁荣
五、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六、八亿人民八个戏
七、露天电影院
第四章 流光溢彩(1977—2000)
一、梦醒时分
二、永远的“红舞鞋”
三、走穴与大腕
四、第五代导演和第六代导演
五、象牙塔中的话剧
六、豫剧回娘家
七、永远美丽的姑娘
八、京剧还姓京
九、江上数峰青(尾声)
后记
参考资料
百年演艺变迁.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6 05:28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媒体评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