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八三昧
佛学术语
,出大智度论。 首楞严三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三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垓。是名首严三昧。宝印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于一切三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夃至涅盘。能为利益。是名宝印三昧。(梵语涅盘。华颤灭度。)师子戏三昧谓菩萨住是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皆得自在。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者度之。譬犹师子戏时。而能制伏诸兽也。是名师子戏三昧。妙月三昧谓菩萨入是三昧。能除无明暗蔽诸法邪见。譬犹满月清净。无诸障翳。而能除破黑暗。
相关信息
(一)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者。首楞严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也。菩萨得是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故。名健相三昧也
(二)宝印三昧 宝印三昧者。能印诸三昧。于诸宝中。法宝是实。今世后世。乃至涅盘。能为利益。如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谓法印。法即是实。印即是解脱门。若三藏教门。以三法为法印。若摩诃衍教门。但有诸法实相一法印。与实相般若。相应三昧。名为宝印三昧也
(三)师子游步三昧。师子游步三昧者。菩萨得是三昧。于一切三昧中。出入迟速。皆得自在。譬如众兽戏时。若见师子。率皆怖摄。师子戏时。于诸群兽。强者则杀。伏者则放。菩萨亦如是。得是三昧。于诸外道。强者破之。信者度之。故名师子游步三昧。下一百四三昧。亦应如是。具出大智度论。若欲知之。自当寻彼论。
(四)妙月三昧(梵su -candra ),菩萨入此三昧,能除无明暗蔽等诸法邪见;犹如清净满月,无诸障翳,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candra -dhvaja-ketu ),菩萨入此三昧,一切诸法通达无碍,皆悉顺从;犹如大将:以宝幢作月之像,人见此相,悉皆随从。
(六)出诸法三昧(梵sarva -dharmodgata ),又作出诸法印三昧、一切法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长;犹如降下及时雨,令草木皆生。
(七)观顶三昧(梵vilokita -mu^rdha ),菩萨入此三昧,能遍见一切三昧,如住山顶,悉见众物。
(八)毕法性三昧(梵dharma -dha^tu-niyata ),又作法界决定三昧。诸法体性,无量无二,难可执持。菩萨入此三昧,则能决定知诸法性,而得定相;犹如虚空无能住者,得神足力,则能处之。
(九)毕幢相三昧(梵niyata -dhvaja-ketu ),又作决定幢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决定持诸三昧法幢,于诸三昧最为尊胜;犹如大将得幢,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刚三昧(梵vajra ),又作金刚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破诸三昧;犹如金刚坚固不坏,能碎诸万物。
(十一)入法印三昧(梵sarva -dharma-praves/a-mudra ),如人入国境,有印得入,无印则不得入;菩萨住此三昧,即能入于诸法实相。
(十二)三昧王安立三昧(梵sama^dhi -ra^ja^-supratis!t!hita ),又作善立定王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三昧中皆得安住;犹如大王,安住正殿,召诸群臣,皆悉从命。
(十三)放光三昧(梵ras/mi -pramukta ),菩萨住此三昧,能放种种光明,照诸三昧,悉皆明了。
(十四)力进三昧(梵bala -vyu^ha ),又作精进力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得自在力,常能神通变化,度诸众生。
(十五)高出三昧(梵samudgata ),又作出生三昧、等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所有福德智慧,皆悉增长,诸三昧性得从心而出。
(十六)必入辩才三昧(梵nirukti -niyata-praves/a ),又作入一切言词决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辩说一切三昧,于众生语言次第及经书名字等,悉能分别无碍。
(十七)释名字三昧(梵adhivacana -praves/a ),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释诸三昧名字及诸法义,令人得解。
(十八)观方三昧(梵dig -vilokita ),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出入自在无碍,故能以怜愍、平等之心,观照十方众生,皆得度脱。
(十九)陀罗尼印三昧(梵a^dha^ran!a -mudra ),又作总持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印,分别诸三昧。
(廿)无诳三昧(梵asam!pramos!a ),又作不忘三昧、无忘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生爱、恚等无明之邪见,于诸三昧皆无迷闇之事。
(廿一)摄诸法海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vasaran!a-sa^gara-mudra ),又作摄诸法海印三昧、诸法等趣海印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三乘法皆摄入是三昧中;如一切河流,皆归于海。
(廿二)遍覆虚空三昧(梵a^ka^s/a -spharan!a ),菩萨住此三昧,以三昧力遍覆无量无边之虚空,或放光明,或以音声充满其中。
(廿三)金刚轮三昧(梵vajra -man!d!ala ),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于一切法中所至无碍;犹如金刚轮,所往之处无有障碍。
(廿四)宝断三昧(梵ran!am! -jaha ),菩萨住此三昧,能断除一切三昧之烦恼诸垢;如有真宝,能治诸宝,令得洁净。
(廿五)能照三昧(梵vairocana ),又作能照耀三昧、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照了诸法;犹如日出,普照世间,事皆显了。
(廿六)不求三昧(梵anim!is!a ),又作不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皆如幻化,三界爱欲悉断,都无所求。
(廿七)无住三昧(梵aniketa -sthita ),又作三昧无处住三昧、无相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相。
(廿八)无心三昧(梵nis/cinta ),又作不思惟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心、心所法,皆不生起作用。
(廿九)净灯三昧(梵vimala -pradi^pa ),又作无垢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诸烦恼垢,智慧之灯得以清净明发。
(卅)无边明三昧(梵ananta -prabha ),又作无边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众生及无量诸法,皆悉明了。
(卅一)能作明三昧(梵prabha^ -kara ),又作发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照明诸法;犹如暗中燃炬:无不明了。
(卅二)普照明三昧,又作普遍明三昧、普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普照诸法种种三昧门;犹如轮王宝珠,光照四边。
(卅三)坚净诸三昧(梵s/uddha -sa^ra ),又作净坚定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令诸三昧清净坚牢,不为一切垢法所染坏。
(卅四)无垢明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无垢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离一切诸三昧垢,破除一切无明之爱欲烦恼,亦能照了一切三昧。
(卅五)欢喜三昧(梵rati -kara ),又作发妙乐三昧、作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生无量无边之法乐。
(卅六)电光三昧(梵vidyut -pradi^pa ),又作电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无始以来所失之道,还复能得,如电光暂现,以导引行者得路。
(卅七)无尽三昧(梵aks!aya ),菩萨住此三昧,灭诸法无常等相,即入不生不灭真实之理。
(卅八)威德三昧(梵tejovati^ ),又作具威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得无量威德自在庄严。
(卅九)离尽三昧(梵ks!aya^pagata ),菩萨住此三昧,能见诸三昧无有穷尽,并了达无量阿僧祇劫各种功德果报相应之理,而远离一切断灭之见。
(四十)不动三昧(梵anin~jya ),又作无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智慧与三昧相应,于一切三昧及一切法都不戏论。
(四一)不退三昧(梵avivarta ),又作庄严三昧、无瑕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常不退转,即是阿鞞跋致。
(四二)日灯三昧(梵su^rya -pradi^pa ),又作日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种种法门及诸三昧;犹如日出,能照一切世界,又如灯明,能照破暗室。
(四三)月净三昧(梵candra -vimala ),又作净月三昧。菩萨住此三昧,智慧清净,利益众生,又能破诸三昧之无明;如月圆明,破诸黑暗。
(四四)净明三昧(梵s/uddha -prabha^sa ),又作净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明了诸法,无有障碍。(四五)能作明三昧(梵a^loka -kara ),又作发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与般若之智相应,而洞照明了诸三昧门。
(四六)作行三昧(梵ka^ra^ka^ra ),又作大般若阙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发起先前所得诸三昧。
(四七)知相三昧(梵jn~a^na -ketu ),又作智幢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见一切诸三昧中,有真实智慧之相。
(四八)如金刚三昧(梵vajropama ),菩萨住此三昧,能破一切烦恼结使,无有遣余;犹如金刚,能破诸物,灭尽无余。
(四九)心住三昧(梵citta -sthiti ),又作住心三昧。众生之心相轻疾多变,难制难持,菩萨住此三昧,则能摄诸散乱,心不动转。
(五十)普明三昧(梵samanta^loka ),又作遍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法,见光明相,无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间,了了无碍。
(五一)安立三昧(梵supratis!t!hita ),又作善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一切诸功德善法中,安立坚固,如须弥山安立不动。
(五二)宝聚三昧(梵ratna -kot!i ),又作宝顶三昧、宝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转一切所有国士,皆成七宝。
(五三)妙法印三昧(梵vara -dharma-mudra ),菩萨住此三昧,得诸佛菩萨深妙功德智慧之法印诸三昧。
(五四)法等三昧(梵sarva -dharma-samata^ ),又作一切法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了众生及一切法,悉皆平等。
(五五)断喜三昧(梵rati -jaha ),又作生喜三昧、舍爱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苦、空、无常、无我、不净等相,于一切世间心生厌离,不起乐着之想。
(五六)到法顶三昧(梵dharmodgata ),又作入法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般若方便之力,到达法山之顶。
(五七)能散三昧(梵vikiram!a ),又作飘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即与空慧相应,能破散诸法。
(五八)分别诸法句三昧(梵sarva -dharma-pada-prabheda ),又作坏诸法处三昧、分别法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一切诸法语言文句,为众生演说,词无滞碍。
(五九)字等相三昧(梵sama^ks!ara^vaka^ra ),又作平等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诸字诸语,悉皆平等,呵骂赞叹,无有憎爱。
(六十)离字三昧(梵aks!ara^pagata ),又作离文字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达诸法真如之义,而不被文字言诠等所障碍,故于义海之中,自无妄见文字之存在;即于文字经卷之中,亦能直见真义而远离文字名相之执着。
(六一)断缘三昧(梵a^ramban!a -cchedana ),又作断所缘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乐中不生欢喜心,于苦中不生嗔怨心,于不苦不乐中,亦不生难舍之心,于此三受;皆远离不着而心灭缘断。
(六二)不坏三昧(梵avika^ra ),又作无变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了知法性毕竟空寂,戏论不能破,无常亦不能转。
(六三)无种相三昧(梵apraka^ra ),又作无品类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了知诸法无相,而不见诸法种种之相。
(六四)无处行三昧(梵aniketa -ca^rin ),又作无相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知贪、嗔、痴三毒火燃于三界,故心不依止之;知涅槃毕竟空,故亦不依止。
(六五)离朦昧三昧(梵timira^pagata ),又作离闇三昧、离翳闇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微翳无明等,悉皆除尽。
(六六)无去三昧(梵ca^ritravati^ ),菩萨住此三昧,不见一切诸法去来之相。
(六七)不变异三昧(梵acala ),又作不动三昧、不变动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诸三昧法,皆不见有变异之相。
(六八)度缘三昧(梵vis!aya -tirn!a ),又作度境界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六尘中诸烦恼缘,悉皆尽灭,能度六尘大海,亦能超过一切三昧缘生智慧。
(六九)集诸功德三昧(梵sarva -gun!a-sam!caya-gata ),又作集诸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修集一切善根功德,初夜、后夜,无有休息,犹如日月运转不停。
(七十)住无心三昧(梵sthita -nis/citta ),又作无心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仅随智慧而不随于心,住于诸法实相之中。
(七一)净妙华三昧(梵s/ubha -pus!pita-s/uddhi ),又作净妙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三昧中,开诸功德花,以自在庄严;如树花开敷,树自严饰。
(七二)觉意三昧(梵bodhy -an%gavati^ ),菩萨住此三昧,令诸三昧变成无漏,与七觉相应。
(七三)无量辩三昧(梵ananta -pratibha^na ),又作具觉支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得无量辩才,乐说一句,经无量劫而不穷尽。
(七四)无等等三昧(梵asama -sama ),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众生皆如同佛,观一切法皆同佛法,与无等等般若波罗蜜相应。
(七五)度诸法三昧(梵sarva -dharma^tikraman!a ),又作超一切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入三解脱门,超出三界,度化三乘众生。
(七六)分别诸法三昧(梵pariccheda -dara ),又作决判诸法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分别诸法之善、不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诸相。
(七七)散疑三昧(梵vimati -vikiran!a ),又作散疑网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一切法中,悉断疑网,得一切诸法实相。
(七八)无住处三昧(梵niradhis!t!ha^na ),又作无处三昧,无所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通达诸法而不执着滞碍于其一一法之一定准则。
(七九)一庄严三昧(梵eka -vyu^ha ),又作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见诸法皆一,无论有相、无相,或一切法空,皆能了知‘一切即一’之理,而以一相智慧庄严此三昧。
(八十)生行三昧(梵a^ka^ra^bhi^nirha^ra ),又作引发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种种行相、入相、住相、出相,如是诸相皆空。
(八一)一行三昧(梵eka^ka^ra ),又作一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与毕竟空相应,更无余行次第。
(八二)不一行三昧(梵a^ka^ra^navaka^ra ),又作离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单一之相,以此三昧而能兼行其余各种观行之故。
(八三)妙行三昧(梵su -ca^rin ),又作妙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有两种以上之芜杂行相,而系唯一之毕竟空相应三昧,故一切戏论皆不能破。
(八四)达一切有底散三昧(梵nairvedhika -sarva-bhava-talopagata ),又作达诸有底散坏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无漏智慧,通达三有,乃至非有想非无想之底,一切诸有皆令散坏。
(八五)入名语三昧(梵sam!keta -ruta-praves/a ),又作入言语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识一切众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一切语言,无不解了。
(八六)离音声字语三昧(梵nirghos!a^ksara -vimukta ),又作解脱音声文字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观一切诸法皆无音声语言,常寂灭相。
(八七)然(燃)炬三昧(梵jvalanolka ),又作炬炽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智慧之炬,照明一切诸法,毫无错落纷杂;如燃炬夜行,不堕险处。
(八八)净相三昧(梵laks!an!a -paris/odhana ),又作严净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清净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又能如法观于诸法总别之相,亦能观诸法无相清净。
(八九)破相三昧(梵anabhilaks!ita ),又作无标帜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见一切法相,亦不见诸三昧之相
(九十)一切种妙足三昧(梵sarva^ka^ra -varopeta ),又作具一切妙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以诸功德庄严禅定,令得清净而具足一切妙相。
(九一)不喜苦乐三昧(梵sarva -sukha-duh!kha-nirabhinandi^ ),又作不喜苦乐三昧、不喜一切苦乐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世间之乐,多过多患,虚妄颠倒,非可爱乐;观世间之苦如病,如箭入身,心不喜乐。以一切法虚诳之故,苦乐皆无喜。
(九二)无尽相三昧(梵aks!aya -karan!d!a ),又作不尽行三昧、无尽行相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观一切法,不断不常,无坏无尽。
(九三)陀罗尼三昧(梵dha^ran!i^mat ),又作多陀罗尼三昧、具陀罗尼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持诸三昧,诸陀罗尼亦皆自然而得。
(九四)摄诸邪正相三昧(梵samyaktva -mithya^tva-sarva-sam!grahan!a ),又作取诸邪正相三昧、摄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众生,都无所弃,一心摄取,而不见有邪正等相。
(九五)灭憎爱三昧(梵anurodha^pratirodha ),又作离憎爱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灭诸憎爱,于可喜法中不生爱,于可恶法中不生嗔。
(九六)逆顺三昧(梵sarva -rodha-virodha-sam!pras/amana ),又作静息一切违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一切邪逆众生,能顺一切可化众生,而又不着逆顺之相。
(九七)净光三昧(梵vimala -prabha ),又作无垢明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三昧光明清净,诸烦恼垢皆不可得。
(九八)坚固三昧(梵sa^ravat ),又作具坚固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诸法实相,智慧相应,皆悉坚固;犹如虚空,不可破坏。
(九九)满月净光三昧(梵paripu^rn!a -candra-vimala-prabha ),菩萨住此三昧,净智光明具足,灭爱、恚等无明火,清凉功德,利益众生;犹如秋月圆满,破诸黑暗,清凉可乐。
(一○○)大庄严三昧(梵maha^ -vyu^ha ),菩萨住此三昧,则大庄严成就,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七宝华香庄严佛处,如是等庄严功德,而心无所著。
(一○一)能照一切世三昧(梵sarva^ka^ra -prabha^-kara ),又作照一切世间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照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等一切诸法。
(一○二)三昧等三昧(梵sama^dhi -samata^ ),又作等三昧、定平等性三昧。菩萨住此三昧,能平等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高低之别,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之相亦皆平等。
(一○三)摄一切有诤无诤三昧(梵aran!a -saran!a-sarva- samavasaran!a ),又作无诤行三昧、有诤无诤平等理趣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能于一切法中,通达无碍,不见是法如是相,不见是法不如是相,于众生中亦无好丑诤论,仅随其心行,而摄受度脱之。
(一○四)不乐一切住处三昧(梵anilambha -niketa-nirata ),又作无住处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不乐住世间,以世间无常之故;亦不乐住非世间,以不执着于空之故。
(一○五)如住定三昧(梵tathata^ -sthita-nis/cita ),又作决定安住真如三昧。菩萨住此三昧。则知一切法如实相,不见有法超越此者。
(一○六)坏身衰三昧(梵ka^ya -kali-sam!pramathana ),又作坏身三昧、离身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以智慧力破除色身诸种自然坏灭之衰相。
(一○七)坏语如虚空三昧(梵va^k -kali-vidhvam!sana-gagana-kalpa ),又作离语秽恶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不见诸三昧语业依声而有,如虚空,如幻化,不生憎爱。
(一○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梵a^ka^s/a^san%ga -vimukti-nirupalepa ),又作无染着如虚空三昧。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犹如虚空;虽得此三昧,而于此虚空三昧之相,亦不染着。[大智度论卷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6 23:52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