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庙,位于
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即今河南淮阳)。
白龟庙,位于
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始建于汉代,因
伏羲在此画卦教人结网狩猎,后代人感其恩德,在蔡河之滨建白龟祠。宋时称羲皇城,明时称羲和寨。现有伏羲殿三间,伏羲大殿前蓍草园一圃,西侧有
伏羲画卦亭一座。画卦亭建于高2米的八角形砖台之上,亭为八角攒尖琉璃瓦顶,青石圆柱,分立于八角砖砌台基上。亭檐下刻有“乾、坤、震、艮、巽、离、坎、兑”八字,象征八卦。亭门南开,两侧有青石条框上刻有楹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亭旁刻有东汉
蔡邕题写的“伏羲画卦碑”一通。遗存至今的蓍草,历数千年盛而不衰。民间传说蓍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盖尸防腐,医治沉疴杂疾。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均把蓍草列为药中上品,世称祥瑞神草。另外,原有山门、道院、蓍草园犹存,当地居民为缅怀他,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自发举行庙会,借庙会的形式。来纪念伏羲,会期客商云集,盛况空前。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羽衣草”或“阴阳草”,古人视其为神草。蓍草的主要产地,就在如今的河南省上蔡县城东15里处的白龟庙附近。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里的蓍草与众不同:“百若龙娇、尾若凤翔,一株数荟,叶如槐而小,秋季开白瓣紫心花,有香气,葳蕤众生”。
大龟,在古代被誉为神龟。清康熙年间编修的《上蔡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传说伏羲那个时候,有长一尺二寸的白龟浮于蔡水。康熙丁未年(公元1667年)有一只长七寸的白龟出现蔡水。壬戌年秋(公元1682年)出现两次,它的龟甲和尾巴都是白色,人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有趣的是,古时的蔡水就是现今的河南省上蔡县白龟庙前的蔡河。这就验证了《史记·龟策列传》中“蓍草满百荟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