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塔
温州市瓯海区景点
白象塔是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的景点,据明释成钦《永嘉白塔寺重修宝塔募缘疏》、民国释显培等《重修白象宝塔记》记载,它创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北宋咸平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大修。1999年11月重建白象塔。
结构
白象塔为砖木结构,六面七层,楼阁式。从立面看,由基座、塔身、塔刹组成,从平面看,分塔心、外壁、回廊三部分。底层设有副阶,这种设计仿自殿阁建筑的副阶制式,便于登临停歇之用。塔的外围层层挑出木构腰檐,平座,栏杆。每面隐出槏柱和倚柱,组成三间式,明间辟门或设佛龛,内供佛像。由下而上每层高度依次递减,直径依次收敛,外形挺拔优美。底层一面辟门,内置木梯,逐渐转至七层。远眺观望,一层一景,令人心境怡然。出檐宽大,翼角反翘,风铎声脆,声传十里。
维修
上世纪60年代,白象塔倾斜1.98米,第三、四层出现多处裂缝,局部塔壁剥蚀严重,岌岌可危,无法再次加固维修。1964年,经浙江省文物部门批准,决定拆除。1965年2月,省市有关部门组成拆塔委员会。工程由省文管会朱伯谦主持,野外工作于同年4月底结束,历时二月余。在逐层拆除中发现大批文物,分别藏在塔壁砖砌方形窖穴(天宫)内。根据考古现场记录,塔内文物,第七层有北宋铁质塔刹、覆钵、覆盘各1件。六层无文物发现。五层有咸平、崇宁铜钱177枚、民国《莲花经》1部、《大乘莲花经》2部。四层有民国彩瓷茶壶、青花瓷瓶(残)各1件、北宋铭文砖2块。三层有北宋陶塑菩萨头像2件、泥塑彩绘菩萨2件、砖雕4件、朱笔铭文砖2块。二层、一层(含台基)是文物最为集中的地方,占全塔发现文物总数90%以上。其中以北宋泥塑彩绘菩萨、天王、力士、伎会和供养星像为最多,其次有北宋漆器、砖雕、木雕、青瓷、铜器、印经、写经、绘画及唐宋钱币等。奇怪的是,地宫空无一物,可能早被盗掘。
白象塔内二、三层发现“政和五年(1115)六月”朱笔铭文砖5块,系砖砌方形窖穴(天宫)的盖砖,上面记录造塔领班、工匠姓名及日期,为建塔时间提供了确切证据。
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曾经繁忙的塘河让位给南塘大道,车来车往,一派盛世景象。盛世修塔,塔彰盛世。朱栏青瓦、飞檐翘角。塔内每一层的墙壁上都有佛像,姿态不同,寓意不同,渗透着深深的佛家理念。塔内旋梯转到七层,往下望去,塘河自南向北蜿蜒流来,枝丫般生长的支流环绕村庄田地。底下的田野、屋舍、树木也都是一种和谐的色调,美好的景观,教人心境怡然。
其它相关
舍利子:四十五年后再放奇光异彩
白象塔的文物有两个去处,一是浙江省博物馆,一是温州市博物馆。 这一千多件文物,有国宝级两件,分别为两座立式彩塑菩萨,由于造型优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一尊为浙博的镇馆之宝,一尊为温博的镇馆之宝。一、二级文物那更是达到数百件。白象塔堪称中国北宋佛教文物的聚宝盆。从塔内发现的文物之精美来判断,从宋代开始,此塔在温州应当有很高的地位,但不知何故却少有史籍记载,更没有如陕西扶风法门寺一样,从唐以来便有明文记载其塔地宫下珍藏有佛舍利。
发现舍利子的小木塔出土于塔的一层,当时出土有3件,今存有两件,系用车辘制成,素身,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一件高6.1厘米,舍利子即出自此小塔,另一件残高3.9厘米,木塔制作精致,由此可知北宋时车辘技术已比较成熟。
舍利子是佛教高僧圆寂后肉身火化后的一种颗粒状结晶体,为佛教的圣物,僧佛舍利极为罕见。比如,清代藏传佛教的班禅,曾将活佛舍利进献给康熙,他是用金玉包镶挂于脖颈上以示神圣。不过圆寂后的僧佛舍利一般出现概率极低,因此,常常难以满足塔里的供奉需求。供奉在法门寺的释迦牟尼舍利,唐代的皇帝每几年都要从地宫中请到宫中供奉几天,再送回,其迎送仪式极为隆重。国内从唐宋以来塔内流行供奉舍利,但因舍利数量极少,也有用金、银等宝物替代。但始建于北宋的白象塔和温州另一座出土大量宝物的仙岩慧光塔相比,后者却出土了大量的稀世珍宝,如带盖金瓶、鎏金银塔、玻璃瓶、经袱等,而白象塔出土的文物,按材质,有铁器、铜器(铜钱)、瓷器、木器、漆器、经卷、绘画、造像及石刻,几乎不出贵重的金银器、玻璃器。但在馆藏白象塔文物里重新发现舍利来看,这就不能排除经过历代的修缮,一些显露在外的金银器已流失。关于白象塔舍利子的年代,故宫的专家认为不会迟于宋代。从白象塔发现舍利子,也足以证明宋代温州佛教的地位与兴盛。
此次意外发现的舍利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温州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为解读温州先佛后儒的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本文作者系温州博物馆陈列宣教部主任)(由han85380173 整理 上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22:53
目录
概述
结构
维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