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似的群山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短篇小说
《白象似的群山》(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是海明威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7年,收入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Men Without Women)。
内容简介
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开始的时候,两个人的气氛似乎有些沉闷,姑娘就采取主动的姿态,称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一个话题,就是想劝姑娘去做手术。姑娘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一再解释和安慰: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也绝不勉强。姑娘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到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旅行包等列车进站。回来时问姑娘:你觉得好些了吗?姑娘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戛然而止。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十年。十年前美国的年轻人抱着拯救世界的态度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战后当他们的处境发生了出乎意料的改变,首先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年轻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感到震惊,其次在战争结束后当他们重返家园时,他们找不到自己在社会的位置,年轻人心中感到悲观和失望,他们通过酗酒,纵情的享乐来麻痹自己,以逃避对现实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在《白象似的群山》中出现的这一对年轻人可以说正是这一代人的写照。
创作契机
《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海明威第二次度蜜月期间,收入海明威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海明威自己在一次访问中曾介绍了小说的由来,说他在度蜜月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刚刚做完堕胎手术的女人,就花了一个下午以这个女人为原型写了《白象似的群山》。
人物介绍
男主人公
《白象似的群山》中的男主人公来自美国,是“迷惘一代”的鲜明代表。虽然女孩名字叫吉格,但是海明威并没有赋予美国男人一个名字,目的就是为了体现那个时代美国人所具有的特征。从旅行包上“贴着他们曾过夜的所有旅馆的标签”,便能看出男女主人公过着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生活,他们辗转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个旅馆到另一个旅馆。这些标签是他们不安于现状的见证,他们试图要找到一个栖息地安顿下来,但是看上去并不容易。虽然战后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尤其是战后,世界的改变和年轻人的想象完全不同,他们发现虚假的繁荣掩盖了所有社会问题。他们不能接受如此的差距,不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出现了危机,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生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个体的人都有一种无力感,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故事中的主人公在面对困惑与无奈时,他们对爱情的看法是悲观的。他们从爱情中找不到一种归宿感,所以不管是从信仰、道德还是生活本身,他们彻底地迷失了自我。因此,他们将爱情视作与感情毫无相关的游戏。故事中,与代表着传统思想的繁茂、葱郁的景色相反,荒芜的景象正如男人那自私、可悲的思想,具有“迷惘的一代”价值观的典型特点。习惯了在作品中刻画硬汉式人物的海明威,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另类男性的形象———屈服于环境的压力,对生活没有信心,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和未来,冷漠无情,不负责任。因为男人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他的精神世界不会轻易地改变扭转。在面对精神压力时,男人表现出来的是懦弱与逃避,这给主人公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女主人公
从两人短短的谈话过程中,可以看到女孩已经一点点地关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女孩对酒吧女人和美国男人的微笑,代表着她已经到了痛苦和绝望的顶端,这是内心的冷漠。“我觉得好极了。”这实则是女孩在经历了痛楚和焦灼之后得来的平静,同时也是女孩在全文中自我觉醒的一个过程,也是女孩独立意识的开端。虽然全文以“零度结尾”的方式收束全文,却也暗示女孩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堕胎。女孩在全文中的失落并非是两个人之间情感的破碎,更是当时整个时代文明的失落。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的题目出自女孩说过的“这些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带有一定寓意。在古印度,“白象”曾是被当作神一样供奉的高贵的动物。然而,因为白象要吃大量的食物,所以照顾、饲养白象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白象虽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但是拥有它又成为巨大的麻烦和负担。小说恰恰是想借用“白象”来告诉读者,女孩腹中的胎儿对于美国男人来说是最不想要的沉重负累。此外,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末,亲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借用“白象似的群山”代表当时的工业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初满怀激情和理想在战场上奋勇拼杀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发现一切跟战前都不一样了。他们并没有成为大家眼中令人崇拜的英雄。反而,战后初期不景气的整体社会气候使他们很难找到工作,他们作为退役军人被视为是难以管教的孩子。他们已很难再适应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镇和家庭,无法跟周围的人交流沟通,他们变得与现实格格不入‘他们对社会上摒弃追求高尚情趣而只是一味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现象不满。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不稳定,年轻人感觉无所适从,这些畸形的社会形态成为他们生活中难以挥去的巨大精神压力,磨灭了他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和热情。面对现实,他们深深感到“拯救民主”、“伸张正义”、“为和平而战”的口号不过是当初美国政府用来迷惑自己为战争卖命的虚伪借口和幌子。在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灰飞烟灭后,他们心灵深处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这些浮躁不安的年轻人无不生活在困惑中。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苦闷、焦虑、迷失的情绪一直噩梦般地萦绕在他们周围。所有这些变化,使得一代年轻人感到思想空虚、无所适从、精神孤独。他们失去了旧有的观念,却找不到新的目标,一切都处于迷惘中,自然地与主流社会脱离,从而使他们产生了精神生态危机。实际上,小说中的美国男人与女孩之间的关系好似“白象似的群山”,在虚幻、缥缈、是与非之间徘徊。两人在做决定是否保留腹中胎儿时并不知道各自的想法究竟是对还是错,只能面对着无数的“白象似的群山”,根据其现状做出模糊的臆断或预测,却真正的无可奈何,难以理清。因而他们悲观、仿徨、失望、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
《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对两位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美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即身处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世界,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故事最终也没有明确的结局,很有可能海明威自身也是困惑和迷惘的。但是海明威却在小说中始终保持着对社会上人们精神生态的思考。作者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精神生态所造成的破坏行径进行了揭露,警示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状况已经面临困境的同时,海明威试图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激发人们对生活真谛、生活意义的思索,促使人们对内心精神生态平衡的关注,从而呼唤人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思想信仰,最终解决精神生态上所出现的危机。
艺术特色
《白象似的群山》是篇极短的短篇小说,没有任何冗长的心理及场面的描叙,几乎全篇都是对话。作者的技巧就在于以日常的对话形式来揭示不同人物心理面貌。在《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里,海明威就是运用了新颖、有效的对话技巧来透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塑造人物性格的。
整篇几乎由简单对话和描写堆砌的小说,在结尾却用了相对较长的篇幅来描写美国男子的动作和内心活动。他拎起两只沉重的、象征着巨大负担的旅行包,带着压抑焦虑的心情打量着那些气定神闲候车的旅客。此处对男子和其他旅客心态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中,海明威写到男子一眼望去看不到有任何火车来,体现了作者想要借此描写来特别强调直到最后美国男子也没能找出解决办法的迷惘和绝望的精神状态。同时,也预示着男子和女孩面临严峻的精神生态危机和他们的悲剧性结局。
在《白象似的群山》中, 海明威采用了大量的对话,并且这些对话多是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为了尽量将文本与读者的审美距离降到最低, 尽可能给读者以客观的真实面目,摈弃任何主观的因素, 消除作者介入的痕迹,把生活原本的面貌呈现给读者。
《白象似的群山》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含蓄而戏剧性的对话贯穿始终,没有用传统小说那种事无巨细,讲究前因后果、起承转合、层层交代的铺陈的叙述方式,而是选用了外聚焦的叙述视角。外聚焦与零聚焦、内聚焦相比较, 叙述者的视野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比人物知道的还少, 只能叙述人物所看到和听到的, 不进入人物的意识领域, 采用的是戏剧对话和舞台提示般的语言, 通过显示人物动作行为和相互之间的对话来传达故事;缺少感情色彩,没有分析评价,因而叙述的客观性更加增强, 真实可信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至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出生、经历、性格等等,读者只有通过简短的对话去想象、联想。小说就采用了这种叙述视角,它就像一幅电影画面,使人物传达的叙事信息令读者感到细致入微、真实可信。整篇小说运用的是纯粹的限制性的客观叙事视角,恰像一架固定的摄影机,它拍到什么,读者就看到什么,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是不存在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只能通过叙述者的客观描述,靠读者自己去推测想象。
作品影响
《白象似的群山》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新颖的选材、深刻的内涵表现了主人公梦想的幻灭,受到各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普遍赞誉。
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后来去加拿大多伦多市星报任记者。1921年重返巴黎,结识美国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诗人庞德等。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8 16:47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