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观
湖南省怀化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观,又名千丘白塔,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境内,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侗族道士募建,供奉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的诸神。
历史沿革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白衣观始建。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白衣观。
1966-1976年间,白衣观部分建筑遭到破坏。
1988年,白衣观立架大修,并在原址上照原样重修纯木结构门楼一座,新建全木结构辅房三间,构成庭院式塔楼木构建筑群。
1989年,维修白衣观。
建筑格局
白衣观主楼为一座五层八角塔式楼阁,坐北朝南,高20米,底层边长4.6米,平面呈八方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白衣观为纯木结构,边长5.7米,由八根骨干杉柱支撑,全部用榫槽衔接。
白衣观每层楼檐均呈扇形瓦口,檐角上翘。每个檐角吊着铜铃,屋顶装着一只铜鸟。末层顶端收尖处盖有由铆钉固定的特制铜瓦,上有葫芦宝顶。观内底层置有大钟、大鼓。 白衣观原各层都置有神龛,今已不存,有旋梯可至上层。
白衣观五层室内设置各异,一层为白衣观音木雕,合掌于神座上,神座下对立手持禅杖的弥陀木雕;天花板中间绘有一对鸳鸯戏水图案,四角各绘有展翅蝙蝠。二层有手抱朝轩的三座蒲团佛木雕,即如来、蒙尼、释迦三佛,佛的头顶楣枋上绘有一对飞凤。三层有三尊坐像木雕,即玉清、上清、太清,三清的头顶上方画有双龙抱宝图案。四层为张天师全身木雕,天花板上画有八卦图。五层无塑雕,但绘有许多神话故事壁画,四角还绘有流云,禽虫图案。整个建筑体现了侗汉文化合璧。
文物遗存
白衣观板壁和天花板上均绘彩色壁画,建筑构件上塑有蛟龙、彩凤、雄师、麒麟以及各种花鸟图案;板壁和天花板上绘有“送妲妃”“哪吒闹海”“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神话传说故事,色彩鲜艳。
历史文化
传说那时当地有人在傍晚时分常看到白衣女子亭亭玉立在这里,但待人走近时又突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众人认为这是观音娘娘下凡现身,因此大家自动捐款捐料修建这座庙宇作为纪念,名“白衣观”。
道教在明代已传入侗族地区。黎平府和永从县明代所设的官员中就有“道纪都纪”和“道会司”之职。现在侗族境内尚有道士和道观。侗乡的道士多为居家道士,也称火居道士。这类道士不在道观出家,居住在自己家里,专为亡人做道场或为地方打太平醮。现存道观中以通道播阳的白衣观最有文化价值。
文物价值
白衣观是侗族自治县最大的一座古代楼阁式的道教建筑,也是侗族地区唯一的道教寺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72年,白衣观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白衣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白衣观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境内。
免费。
从县溪到播阳或者从双江镇坐车过去,票价8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1: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