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某野战医疗队女队长庄毅,奉命护送伤员转移。途中,遇到敌机轰炸,庄毅在掩护伤员时负伤。她在身体还没有恢复健康的情况下,就给伤员做手术,使伤员们很受感动,伤员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很快恢复了健康,重上战场。在庆功会上,庄毅和她曾经护理过的伤员朱连长及因受伤失掉一只胳膊的杨明清又见面了,他们互相勉励,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于蓝为了塑造医疗队长庄毅这个形象,曾随摄制组到山东野战医院,也在长春寻找部队医院去体验生活,她端脓盘,换纱布,参加手术实习,细心观察医务人员对伤员病愈的那种喜悦,逐步理解了她们的思想感情,了解伤员和医务工作者的亲密关系。于蓝没有想到的是大部分伤员竟是从国民党部队中解放过来的战士,他们自愿参加解放军部队后,作战中又负了伤。他们的素质不像抗日根据地中的战士。他们认为他们为解放军打仗,负了伤,解放军就应该好好照顾他们,要吃、要喝要赶快治好,稍不周到就要打人、骂人,这使于蓝难以接受。而医务人员很多也是新参加革命的战士,受了这些委屈,他们却依然全心全意为战上救死扶伤,这又深深感动着于蓝,使她体会到了战争的复杂性。医务人员的觉悟与艰苦,远比剧本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生活复杂多了,这使她理解到医务人员那种“崇高的革命人道主义和阶级的爱”。
该片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解放军革命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庄毅这个人物真实可信,一是由于剧本提供了表现这个人物医疗、医务工作的种种细节;二是缘于演员朴实无华自然得像行云流水--般的表演,也可以说是无技巧的技巧;三是导演的镜头处理,全片的前半部这个主要人物的出现,大多是全景,中近景,至多近景,极少特写,更不见大特写。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时空的变化,经治疗后恢复健康的伤员、重伤员走上新的战斗岗位,在庆功会上突然激动起来,像山洪爆发,人物挥舞双手,高声致词,她的几个特写就出现在这里。这是这个人物的质变,没有这个质变,这个人物立不起来。而这个质变的可信性则由那漫长量变的积累而来,不是靠贬低别人而人为拔高。(新闻纪录片摄影师、编导、电影教育家
鲁明评)
《白衣战士》在艺术性与技术诸问题上,都显得更加完整,该片在忠实于工农兵的方向上发展着新的风格,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常委
陈波儿评)
《白衣战士》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这部以革命妇女为题材摄制的片子在体现主题上是很成功的。(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
邓颖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