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律院,又名
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而得名,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交通路17号,是安徽省重点开放寺院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由来
白衣律院始建于宋末;
清顺治六年(1649年),白衣律院由僧人尽休创建,只有茅草房一间。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华山僧人秒湛创建了大雄宝殿等。
乾隆五年(1740年),盲僧德升朝五台山时,云游到亳州,立志创建江北特大寺院,经数十年的化缘,省吃俭用,买下大量土地,购齐建庙的所需材物。正在开工大兴土木之时,德升和尚涅槃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山西药商董继先来此做药材生意,偶游白衣庵,见殿堂菩萨以及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似曾相识,恍然大彻大悟,悟出自己是德升和尚转世,不禁悲从中来,伏地痛哭。回家询问父母,果然应验了自己出生时就会说话,能述说前因。遂捐巨资修建白衣律院,白衣律院才形成规模,成为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殿、僧寮、戒院诸事齐备“龙天常驻”的佛教寺院。
清末民国时期,庙产田地接近2000亩,掌管着江北一带僧人的戒牒发放,管理亳州方圆左右一百多座小寺。
抗战前夕,希廷和尚接任方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白衣律院被国家征用为粮食仓库。
八十年代,白衣律院被政府发还给寺庙。
修缮时期
九十年代,居港亳人汤德荫先生捐资重修白衣律院。
2013年10月25日,亳州白衣律院隆重举行迎请佛祖舍利安奉大会。
2016年底新建钟楼鼓楼竣工使用。
规模之大
白衣律院有大殿六座配房50余间,总共占地面积15亩。
院内设施
山门三开间,重檐歇顶,
琉璃瓦屋面,门内两侧有四大天王塑像。大雄宝殿为主体建筑,殿宽5间,殿内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的玉雕像,后殿位于院北侧,观音殿设于大雄宝殿右侧,还设有地藏殿,藏经阁、钟楼、鼓楼、客房、放生池,为纪念盲僧德升和药商董继文,白衣律院山门一反习俗面向西北,对着山西方向。山门石扁上“白衣律院”四字为乾隆时期著名书法家
邓石如先生手书;另外该寺有佛祖舍利安放于大雄宝殿。
白衣三宝
智能锡杖
智能做白衣律院的方丈应在清道光前后。白衣律院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而南海寺是观音的仙山,故此,智能做了方丈后,就发愿朝南海。南海寺方丈与智能在寺内住下,晨夕切磋,敬服智能的修为,将南海寺传了七世的镇寺锡杖赠送给智能留为纪念,这根锡杖成为白衣律院的镇寺之宝,今不知流落何处。
贝叶经
贝叶是天竺国的贝树之叶,此叶黑黝黝的犹如铁铸,不仅结实,而且不虫不蛀,不易霉烂,是极其难得的物品。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天竺人将佛经写在贝叶上以传世,称为贝叶经,是极为罕见的佛门至宝。亳州人宋玉鲁行医云缅边界,在将军府得此
贝叶经,知为佛宝,乃归献白衣律院。历代僧人都极为宝贵。此经入寺不久,为纪念此盛事,当时的方丈请亳州著名书法家
梁巘为此经题了跋,梁是闻名江北的大书法家,在书法史上有一定地位,此跋以寸行书写,飘逸清丽,与贝叶经相得益彰,互为珠椟。清末时,梵文贝叶经不知下落。
缅甸玉佛
此佛像系缅甸白色翡翠雕成,是尊坐像。俗称白玉,实为翡翠,是一名信士自缅甸国携回,敬献白衣律院供奉。玉佛材质莹白,晶莹剔透,乃上等翡翠。佛像高有两尺余,佛容温婉慈祥,雕工细腻,与开封
相国寺铁塔中供奉的玉佛差相仿佛,实是难得的宝物。在清代,缅甸密支那山区的翡翠矿开采不久,优质品材易得,若在当今,如此大件的材质实在不可多得。 文革时期佛像最终毁于文革的红卫兵小将之手。
文化交流
三坛大戒
民国时期,白衣律院为全国僧侣举行大规模
三坛大戒三次,影响海内外。每年腊八僧众便会在寺院门口施粥。
舍利法会
2013年10月25日,亳州白衣律院隆重举行迎请佛祖舍利安奉大会。由美籍华人陈希拉夫妇赠赐的佛祖舍利在大德高僧的护持下,被迎请到亳州白衣律院大雄宝殿中,由慧庆大师徒弟果应大和尚亲自为佛祖舍利安座、安位。随后隆重举行恭迎佛祖舍利大法会,慧庆大师亲自主法,四众弟子普沐法雨。
安徽省佛教协会第一副会长、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慧庆大师应邀出席并为法会主法。安徽省佛教学会副会长、六安市大华山碧峰禅寺方丈慧开大师,台湾圣觉寺方丈自圆大师等大德高僧、诸山长老,及信众居士两千余人参加了法会。
地现位置
亳州市市区交通路17号,可乘坐10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