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均有明确病因,如感染、中毒、肿瘤、大出血、溶血、过敏性休克、服药等。
临床表现
可见于各年龄组,但儿童较为多见,男女发生率无区别。本病最常继发于重症感染而出现发热,多见高热,常有明确的感染灶,或肿瘤患者无感染迹象而出现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增多等。部分患者因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出现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出血点、淤斑、鼻出血、齿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出血过多,严重时可内脏出血。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但多与原发病同时出现。偶可有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因过敏所致的类白血病反应还可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
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多数>50×109/L,但一般<120×10/L,也有少数白细胞不增多者。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有形态异常,胞质中常有中毒颗粒、空泡,胞核固缩,分裂异常。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多。
2.骨髓象
除增生活跃及核左移外,常有中毒颗粒。通常红系和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3.细胞化学染色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积分明显增高。
4.影像检查
B超、CT、MRI有助于查明肝、脾、淋巴结肿大情况。PET-CT对于明确恶性肿瘤转移情况有帮助。
5.其他针对原发病的检查
如结核菌素试验(PPD)、血培养、冷凝集试验等。
诊断
1.有明确病因。
2.必要时需要做排除白血病的检查,例如流式细胞仪、染色体和基因检查等。
3.白细胞增多或(和)出现幼稚细胞,而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正常,按细胞形态分为以下几种类白血病反应。
(1)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可见肺炎、脑膜炎、白喉、结核病等重症传染病,亦可见于恶性肿瘤骨髓转移、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溶血或出血、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等。
(2)淋巴细胞型: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水痘、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见于百日咳、结核病等。
(3)单核细胞型:常见于结核病、巨细胞病毒感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4)嗜酸性粒细胞型:见于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丝虫病、疟疾、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治疗
1.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只要原发病治疗有效,白血病样反应即可消失。
2.加强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