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苏古郎
中国马头琴制作者
白苏古郎,蒙古族,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从小喜欢蒙古音乐艺术,草原里成长的他,选择了制作马头琴度过自己的一生,古郎从18岁开始拜师学艺,经过十年精心揣摩、努力钻研,他将25把大小不一的马头琴带到了上海世博会。被称马头琴制作的传承人。
个人介绍
白苏古郎,蒙古族,白苏古郎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从小喜欢蒙古音乐艺术,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明星,草原里成长的他,选择了制作马头琴度过自己的一生,2004年古郎为了学马头琴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马头琴厂打工,经过艰苦奋斗和努力锻炼马头琴雕刻技术和制作技术,2005年末选择了马头琴之乡吉林前郭尔罗斯,制作马头琴,那么这只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1步,古郎制作的马头琴和蒙古族原始马头琴与众不同,因为远古马头琴只有马头,没有其他雕刻,而古郎制作的琴,马头下还有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精神就体现在古郎的马头琴上,古郎今后的目标是更加完善马头琴制作技术,更加努力能把自己的品牌更一步卓越性的改革!
民族情结
白苏古郎的记忆深处,耳旁常常响起的是父亲拉着自制的民族乐器,自编自唱自伴奏的歌声。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他就对蒙古音乐艺术情有独钟,凭着这份执着的追求,2001年春,18岁的他毅然告别故乡,独自一人踏上漂泊他乡拜师学艺的征途。他下定决心努力钻研马头琴制作工艺,求学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承受下来,用他的话说是不混出人样来决不回故乡!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冬,他学有所成,选择了来到马头琴之乡——吉林前郭尔罗斯制作马头琴,从事了他所热爱而又让他值得骄傲的事业,有幸能用自己这双勤劳的双手,来弘扬本民族文化。
技术创新
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个品质优良的马头琴,制作所经过的程序非常复杂,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工艺要求也很精细,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双手。传统的马头琴只有马头,没有其它雕刻,古郎制作的马头琴有所不同,经过他不断创新,马头琴的马头下还刻上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精神就体现在古郎的马头琴上。他制作的马头琴声音纯正浑厚,能够赋予它民族的灵魂,曾得到过齐峰容中尔甲赛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赞赏,远销各地,常常是供不应求。
开拓进取
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绩,但他深知这才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充实自身文化素养和提高技艺,更加完善马头琴制作工艺,打响自己的品牌,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开创事业,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
古郎为人善良淳朴,有着草原儿女坚韧、热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结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通过宣传,能够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技艺,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采访报道
北京电视台报道(北京您早):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有2000多人能够熟练地演奏马头琴,数量之多举世罕见。2006年8月4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将这里正式命名为“中国马头琴之乡”。在松原采访报道的几天,我们也是深刻感受到了这里的马头琴文化。
松原,提起马头琴,大家便会不约而同地提到白苏古郎这个名字,当地人告诉我们,他是松原前郭尔罗斯县内目前为数不多的马头琴制作者之一,可当我们见到他时,仍然是吃了不小的一惊,这位名气十足的马头琴制作者竟然是位年仅28岁的蒙古族小伙子。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个品质优良的马头琴,制作所经过的程序非常复杂,工艺要求也很精细,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双手。
古郎从18岁开始拜师学艺,经过十年精心揣摩、努力钻研,如今他制作的马头琴在前郭县是供不应求,当得知奥运火炬要来松原传递,古郎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要制作一把特殊的马头琴,于是,便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创作,最终这把构思巧妙、色彩艳丽的奥运马头琴诞生了,琴杆被雕刻成祥云火炬图案,而音箱的镂空造型则被雕刻成奥运会徽——中国印,就连传统的线板也被刻成奥运五环。每个细节都有丰富的含义。
参加世博会
在世博会吉林周“三民”展示区,除演示马头琴制作外,白苏古郎还不时拉上一曲,“我要寓教于乐。”白苏古郎是个蒙古族小伙,今年29岁,但制作马头琴已有10年。这一次,他将25把大小不一的马头琴带到了上海世博会。
选择前郭 选择马头琴之乡
马头琴是蒙古族历史上较为悠久的一种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叫它“潮尔”。白苏古郎出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2001年,20岁的他为了学做马头琴,在呼和浩特市一马头琴厂打工。2005年冬,学有所成的他选择来到我省前郭县制作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而前郭是我国的马头琴之乡,这里的氛围好。”白苏古郎说出他选择在前郭制琴的理由。 目前,他已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制作的传承人。
要3年以上自然干燥木料
马头琴不好做,尤其是选木料。 白苏古郎说,制作马头琴至少需要白木、枫木、梧桐木、缅甸木、红木等5种木料。而这些木料产地又有不同,有长白山、河南兰考、越南和巴西。 其中,琴头、琴杆和琴箱对木料要求最为严格。“必须是3年以上,自然干燥的木料。”白苏古郎说,出一把琴至少需要一块长1.5米,4厘米米高,16厘米宽的木料。那制作一把马头琴需要多长时间? 白苏古郎说,以中音琴为例,需要半个月,“这是纯手工做。”但现在,一些加工已改用电器,诸如刨板、找平等,这能节省两天时间。
弦丝改用尼龙丝
“现在弦丝都是高强度尼龙丝的。”白苏古郎用手指捻了一下弦丝向游客们示意。 “不都是用马尾制的么?”这一下勾起了游客的兴趣。 他说,原先的弦丝确实是由马尾制成的,需要250根~300根马尾,每根要达到0.7米长。“这就限制了马头琴走向专业舞台。”白苏古郎说,用马尾制弦的马头琴与其他乐器和音,一旦调到标准音,马尾就会受力不住断掉。 而采用高强度尼龙丝,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也让马头琴蒙古包走上了专业舞台。 他制作的马头琴,两根琴弦分别用120根(里弦)和160根(外弦)尼龙丝做成的,两端用细丝弦结住,上端缠于弦轴,下端系于琴底的尾柱上。 “但琴弓还必须用马尾。”白苏古郎强调。这是因为马尾上有小刺,马头琴就是靠这小刺拉动风箱,发出悠扬的声音。
独创马头琴雕有“龙头”
传统的马头琴,在琴头部位只有马头,而白苏古郎所制的马头琴,在琴头的马首下,还雕有龙头,取意“龙马精神”,“更体现中国风。”白苏古郎说。 马头琴音乐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马头琴制作工艺在我省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啥问题,它很快也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苏古郎很兴奋。他说,从去年6月开始,马头琴制作工艺就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示期。 “这次世博会,也给了马头琴一个全面向世界展示的机会,我得抓住。”在展示期间,只要有游客到展区,穿着蒙古族服装的白苏古郎就会热情地讲述马头琴的故事。讲到制作专业处,他会拿起工具为游客们演示,还会拉上一段,低回宛转、热情奔放的琴声让大家在兴趣中认识了马头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1 13:29
目录
概述
个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