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苋(学名:Amaranthus albus L. )是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从基部分枝,分枝铺散,绿白色,有不明显棱角,无毛或具糙毛。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顶端圆钝或微凹,具凸头,基部渐狭,边缘微波状,无毛。花簇腋生,或成短顶生穗状花序,胞果扁平,倒卵形,黑褐色,皱缩,环状横裂。种子近球形,黑色至黑棕色,边缘锐。花期7-8月,果期9月。
植物学史
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和时间:20世纪30年代之前进入中国,1935年被记载,在中国华北和东北归化。
历史记载:中国早期文献《别录》载:白苋,实为
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 L.),并非该种。《神农本草经》:“细苋即是糠苋”。《名医别录》:“细苋即是糠苋”;《图经本草》:“(白苋)亦谓之糠苋,亦谓之胡苋,亦谓之细苋,其实一也”;《图经本草》:“细苋俗谓之野苋,又名猪苋”。由此可见,“细苋”(《神农本草经》)、“糠苋”(《神农本草经》)、“胡苋”(《图经本草》)、“野苋”(《图经本草》)、“猪苋”(《图经本草》)等均代表了苋科植物下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名称。这种苋科植物的分类特征有:叶片为卵形(《神农本草经》:叶如蓝,);草本植物,花果期较早(《本草纲目》:柔茎细叶,生即结子);种子在秋天熟,种子细小,黑色(《图经本草》:子霜后方熟,实细而黑)。结合《中国植物志》来看,这种植物有可能为苋科苋属的白苋,其学名为Amaranthus albus L.。
形态特征
成株
一年生
草本,高30-50厘米;茎上升或直立,从基部分枝,分枝铺散,绿白色,有不明显棱角,无毛或具糙毛。叶片倒卵形或匙形,长5-20毫米,顶端圆钝或微凹,具凸头,基部渐狭,边缘微波状,无毛;
叶柄长3-5毫米,无毛。
花簇腋生,或成短顶生穗状花序,有1或数花;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长2-2.5毫米,稍坚硬,顶端长锥状锐尖,向外反曲,背面具龙骨;花被片长1毫米,比
苞片短,稍呈薄膜状雄花者矩圆形,顶端长渐尖,雌花者矩圆形或钻形,顶端短渐尖;雄蕊伸出花外;柱头3。
胞果扁平,倒卵形,长1.2-1.5毫米,黑褐色,皱缩,环状横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毫米,黑色至黑棕色,边缘锐。花期7-8月,果期9月。
幼苗
下胚轴通常较短。子叶披针形,正面具光泽,下面洋红色,长3-5毫米,宽1.5-2.0毫米,顶端钝,基部渐狭a成长约1.5毫米的子叶柄。初生叶卵形至椭圆形,长5-56毫米,宽3-4毫米,上面深绿色,具波状的边缘,先端有略凹入,中脉延伸呈一短刚毛,幼叶下面带红色;叶柄短,微红色,被短柔毛。
近种区别
白苋与
北美苋(Amaranthus blitoides S. Watson)相似,白苋的花被片为3,苞片长于花被片;北美苋的花被片为4,苞片短于花被片,故二者也易于区别。
生长环境
常于瘠薄干旱的沙质土壤上生长,于旱田、休闲地、路边及荒地常见。白苋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不耐涝。在无霜期内可分批播种,陆续采收。
分布范围
原产北美,传布于欧洲、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朝鲜、韩国及日本。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新疆等地,可扩散到淮河流域以北地区。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于秋末植株枯萎后,于根颈处断裂,植株随风及尘土翻滚而扩散种子。
主要价值
药用:全草或根入药。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疮肿、牙癌,虫咬。利大小肠治初痴、粘滞不爽。清肝明目治目昏。
经济:白苋可作野菜食用;幼嫩时可作青饲料。
物种危害
2013年,列入《中国入侵植物名录》——2级入侵物种(严重入侵类)。随其他作物种子裹狭带入。为一般性杂草。危害中耕作物及牧草。
防治方法
人工及生物防除营养生长期割除或铲除。也可以用化学除草剂:48%地乐胺EC、25%灭草松AS、5%普施特AS、25%萃达松AS、50%大惠利W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