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鬼针草
桔梗目菊科植物
白花鬼针草,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干较细,呈圆柱形,浅绿色,表面有毛刺;叶子较大,呈椭圆形,叶子表面有毛,深绿色;花朵较大,颜色为白色,花瓣数较多,呈多边形,花蕊黄色;种子黑褐色,椭圆形;果实褐色,呈圆球形,表壳较硬;花期4—6月;果期7—9月。白花鬼针草是鬼针草的一个变种,因其花白,又称白花鬼针草。
植物学史
白花鬼针草是鬼针草的一个变种,因其花白,又称白花鬼针草。
形态特征
白花鬼针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茎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的柔毛。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常为3格,很少为具5(-7)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不对称,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磊,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锯齿,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有长1-6(果时长3-10)厘米的花序梗;总苞苞片7-8枚,条状匙形,外层托片披针形,内层条状披针形;舌状花5-7枚,舌片椭圆状倒卵形,白色,长5-8毫米,宽3.5-5毫米,先端钝或有缺刻;盘花筒状,长约4.5毫米,冠檐5齿裂。
瘦果黑色,条形,长7-13毫米,先端芒刺3-4枚,长1.5-2.5毫米,具倒刺毛。
产地生境
白花鬼针草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生于村旁、路边及临野。喜温暖,耐寒、耐热;喜湿润,耐旱、耐湿;喜肥沃,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或粘壤土为宜。
主要价值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记载:“鬼针草味苦,性平。”白花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止泻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鬼针草具有抗炎、抑菌、降血脂、抗血栓、保肝等作用。
【药名】白花鬼针草
【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主治】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坎皮纳斯大学肿瘤和血液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从这种草中提取有效物质,针对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5种癌细胞分别进行了实验。在所有实验中,白花鬼针草的提取物都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利湿退黄药
【采收与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生药材鉴定】头状花序边缘具舌状花5-7枚,舌片椭圆状倒卵形,长5-8毫米,宽3-5毫米,黄白色,先端钝或有缺刻。气微,味微苦。
【剂型】汤剂
扩展阅读
白花鬼针草于1964年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景观风景林地的危害是较为严重的和难治理的。
参考资料
白花鬼针草.中国医药网.
白花鬼针草.中医世家.
白花鬼针草.福建中医药大学网上植物园.2010\u5e742\u67081\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1 09:09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