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草木樨(学名:Melilotus albus Desr.)是豆科草木樨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直立,多分枝,几无毛;叶互生,羽状三出复叶,具叶柄,叶边缘或多或少具齿状,无毛;植株下部的叶片较宽,倒卵形或卵形,中部的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托叶尖刺状锥形,花多数,花序细长,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线性;花序初期较为稠密,开放后渐变疏松,花冠为白色短钟形;旗瓣倒卵形,与翼瓣近等长;子房卵球形,无毛,二体雄蕊,英果为椭圆形或卵形,具有脉纹隆起,趋于网状;花期5~7月,果期7~8月。
形态特征
一、二年生
草本,高70-2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中空,多分枝,几无毛。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尖刺状锥形,长6-10毫米,全缘;叶柄比小叶短,纤细;小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30厘米,宽(4)6-12毫米,先端钝圆,
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侧脉12-15对,平行直达叶缘齿尖,两面均不隆起,顶生小叶稍大,具较长小叶柄,侧小叶小叶柄短。
总状
花序长9-20厘米,腋生,具花40-100朵,排列疏松;苞片线形,长1.5-2毫米;花长4-5毫米;花梗短,长约1-1.5毫米;萼钟形,长约2.5毫米,微被柔毛,
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短于萼筒;
花冠白色,旗瓣椭圆形,稍长于翼瓣,龙骨瓣与冀瓣等长或稍短;子房卵状披针形,上部渐窄至花柱,无毛,胚珠3-4粒。
荚果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3.5毫米,先端锐尖,具尖喙表面脉纹细,网状,棕褐色,老熟后变黑褐色;有种子1-2粒。种子卵形,棕色,表面具细瘤点。花期5-7月,果期7-9月。
产地生境
原产于中国、
欧洲地中海沿岸、中东、西南亚、中亚及西伯利亚;在中国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生长在田边、路旁荒地及湿润的砂地。
白花草木樨适合生长在湿润或者半干燥的气候,适合的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抗旱能力强于紫花苜蓿。白花草术樨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一般日平均地温在3-6.5℃即可萌动,第一片真叶可以忍耐4℃的短期低温,至-8℃时会冻死;成株的适宜温度为20-25℃,能够忍受30℃的低温和35℃的高温。白花草木樨喜光不耐阴,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快,而且产量高。白花草木樨对土壤要求不高,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黏土或黏壤土上生长良好。该草耐盐碱能力特别强,可以用来改良碱土。
育植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异花授粉繁衍后代,但也可自花授粉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白花草木樨的种子硬实率多达40-60%。因此播前除晒种外,种子要进行划破
种皮或冷冻低温处理,生产中多用碾子或碾米机磨伤,使种皮发生裂痕,当种皮变成暗色并发毛时,水分通过硬实的角质层渗入种子内部,利于发芽。划破种皮是一件精细的工作,以不损害胚为原则,否则会影响正常发芽。用1-2%
氯化钠溶液浸种2小时,提高出苗率率17-30%,并减少25-47%的幼苗死亡。播前用根瘤菌拌种,可提高产量30-50%。
播种期:春、夏、秋均可播种。白花草木樨生长年限短,中国北方早春解冻后趁墒下种,易于抓苗,可使根系充分发育,不仅保证安全越冬而且当年产量高。在春旱多风地区,以6月上、中旬降雨量多时播种为宜。
播种量:干旱寒冷地区,由于保苗困难,播量要大些,一般土壤墒情好时,条播每公顷用荚果15千克。
播种方法:单播、间、套、混种以及撒播、条播、穴播均可。应以条播为主,收草地行距15-30厘米,收种地可宽行条播,行距在30-60厘米。覆土深度,黏土为2-3厘米,轻质土可达4厘米。湿润地区1-2厘米,干旱地区3厘米,播后镇压以免跑墒。生产中采用
大麦、小麦、苏丹草等保护播种,一方面能抑制杂草,同时可多收一茬庄稼,增加经济效益。多先播种作物,当它们出苗长出2-4片叶子时再播白花草木樨,也可在春秋季同时播种。建立长期人工草地时白花草木樨也可和苜蓿、无芒雀麦、冰草等混播。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把玉米、白花草木樨2:1、4:2间种轮作养奶牛比单种玉米养奶牛经济效益平均增长8.03%,王祥忠等用白花草木樨与羊草混播,平均产干草3616.5千克/公顷,是单种白花草木樨的1.2倍,是单播羊草的7.2倍,效果良好。
管理:当地上生长较缓慢时,此时的关键是防除杂草,一般苗高10-20时除草。分枝期、刈割后及第二年再生草刈割后要追施磷、钾肥,并及时灌溉。返青时须耙地。种子田要注意在现蕾至盛花期保证水分充足,而在后期要控制水分。
刈割:最适宜的收草时期应在开花之前,不迟于现蕾期。此时刈割不仅有利于再生,且饲草品质好。早刈产量低,过迟刈割茎秆迅速木质化,香豆素含量增加,饲用价值与适口性降低。白花草木樨刈割后新枝由茎叶腋处萌发,因此要注意留茬高度,一般应保持2-3个茎节,刈割高度10-15厘米为宜。
主要价值
药用
白花草木樨可入药,味甘、微苦、平,具有清热利湿、消食除积、祛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疟积、消化不良、胃肠炎、细前性痴疾、胃痛、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白带、口腔炎、咳嗽、支气管炎等,外用治带状有疹,毒蛇咬伤。
经济
经济价值高,在农业发展上发挥巨大作用。
其他
白花草木樨适应中国北方气候,生长旺盛,是优良的饲料与绿肥植物。白花草木樨是牛、羊、猪等家畜的优良饲草,可以放牧、青刈、调制青干草或青贮后饲喂,其营养成分和紫花苜蓿相似,也是含蛋白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饲草。生长第一年的植株营养物质含量多于第二年的生长植株。其中粗蛋白质含量多3.0%、粗脂肪含量多0.6%、无氮浸出物含量多2.1%、粗灰分含量多1.0%。白花草木樨的适口性因不同时期、不同状态和牲畜种类不同而异。青绿时牛、羊不喜食,习惯后喜食。最好刈割后与其他青饲料掺混饲喂,或制成青干草饲喂。白花草木樨在农区间、套、复种,既能固氮肥田,又能缓解饲草不足,是舍饲的主要饲料来源。此外,由于白花草木樨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植株密集,覆盖度大,因而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先锋植物。总之,草木樨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耐寒,耐盐碱。既能做牧草、绿肥,又能保持水土,防风挡沙,同时还是蜜源植物,因而俗称“宝贝草”。
保护现状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