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木马(SCV-70 White Base)出自日本著名动画《
机动战士高达》中,是
地球联邦军首批生产的
两栖攻击舰,又名白色
要塞,
白色基地。因搭载了三款性能极强的MS——
RX-75(
钢坦克)、RX-77(
钢加农)以及
RX-78(高达)而闻名。
由来
U.C.0079年1月15日22时14分,联邦军第2宇宙舰队的先导舰只在SIDE-5临近宙域,发现了正在为第11号殖民卫星“伍特福特”安装核脉冲引擎的作业艇。在发现作业艇后没多久就目测到了多鲁兹所率领的第1联合舰队。“期待诸位的奋斗!”舰队司令雷比尔下达了作战命令。负责护航的60架FF-S3 Saberfish战斗机率先启动迎击,随后加入战斗的就是充当实际近战作用的400架FF-4 Toriares战斗机。(虽然大部分由于推进剂告罄而折回)鲁姆会战随即展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宇宙舰队作战爆发。战斗一直持续到了1月16
日4时10分,原本在舰队数目上占有压倒性优势的联邦舰队损失惨重,不得不撤离战场。而在16日3时10分,
雷比尔中将所搭乘的“阿肯南”号战舰已被击沉,舰长兼舰队司令雷比尔已被俘。直到16日5点14分,卡宁甘准将所搭乘的,负责殿后的“涅雷德”号战舰被击沉,整个鲁姆会战方告结束。联邦舰队损失了投入兵力的80%,舰队司令雷比尔被俘,诸多将领和他们的乘舰都在
吉恩的MS攻击下成为了宇宙的尘埃。
鲁姆会战使联邦的高官们充分认识到:在散布有
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环境下,以目视为主近战已经不可避免了!虽然在此之前,联邦军已经得到米诺夫斯基博士的帮助,在近战武器——MS方面的成就有了极大的突破,并且借助“RX计划”的启动,(所谓“RX计划”就是对抗吉翁军新武力的兵器而进行的新武器开发以及谍报工作的计划的总称)制造出了三款性能极强的MS——
RX-75、RX-77以及
RX-78。但是,即使拥有再强性能的MS,没有能够在散布有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行动的战舰,MS依然是毫无用处的。为此一向新的作战计划提出了,这项作战计划的名称就是——V作战。以胜利女神的名字(
Victoria)来命名,寓意实施此作战,联邦将一举击溃吉恩,取得战争的胜利。
联邦军舰研制部门仓促间提出了一项议案,这就是日后闻名的
两栖攻击舰。事实上,这款扬陆舰的提案早在U.C.0077年就已经提出了。虽然当时概案称为“SCV-X计划”,但其本质就是建造一款能够运用和搭载MS,并且在散布有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环境下作战的战舰。中央议会在U.C.0077年秋季全会上通过了建造议案,一期准备建造3艘。但是由于诸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改进麦哲伦和
萨拉米斯的工作拖了后腿)在改造完现有麦哲伦和萨拉米斯的工程告一段落时,日历已经翻到了U.C.0078年10月了。本以为“SCV-X计划”在当月就可以进行了,但是
MEGA粒子炮的上舰工作同时展开,制造单位实在无力应付了建造新船的定单了,“SCV-X计划”暂时搁浅了。
U.C.0079年1月3日一年战争爆发。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使联邦苦心经营了10年的宇宙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认识到米诺夫斯基粒子以及MS重要性的连邦高官们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开始建造“SCV-X计划”中的
两栖攻击舰。宇宙世纪中闻名的“怪物”舰船——两栖攻击舰就此诞生。
飞马级
两栖攻击舰的关键就在于能在散布有米诺夫斯基粒子的环境下作战,并且利用自己所携带的MS与敌舰队展开近战。这一点也就是两栖攻击舰与普通作战舰艇在设计上的根本区别,也因为如此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有很多疏漏,直到作战便渐渐地显露出来了。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名定为飞马,取自希腊神话中的著名双翼神马佩伽索斯,(Pegasus)寓意该舰具有神力,可以摧毁一切阻碍它的目标,并且还蕴涵有取得至高的武器,(特指佩伽索斯为宙斯从上天将霹雳和闪电取出)作战威力一等一等多项概念。首批计划建造3艘,军事标号:SCV-69、SCV-70和SCV-71,相关名称为,SCV-69飞马、(又称红色飞马或佩伽索斯)SCV-70白色
要塞、SCV-71白色要塞2。以后又在以上基础上加建两艘:SCV-72和SCV-73。(其中SCV-73的名字很有趣,叫做“要塞对抗者”)
由于在广义和狭义上的飞马级
两栖攻击舰很多:飞马级[Pegasus class]两栖攻击舰(或称宇宙空母):记有SCV-69,SCV-70,SCV-71,SCV-72和SCV-73。(这是广义上的早期型)赛马级[Thoroughbred class](原意为英国赛马)两栖攻击舰(或称宇宙空母):记有SCVA-72和SCVA-73。(这是广义上的中期型)飞马改级[Refit Pegasus class](由于首舰为种马号,[Stallion(原意为未阉割的雄马,特指种马)]因此这一级又称为种马级[Stallion class],或称宇宙攻击空母):记有SCVA-74,MSC-07(原有型号为LMSD-78),Il Nido和
Centaur。(最后两舰出典年代很晚,实难考证,这是广义上的后期型)
设计理念
双
舰桥的设计作用已经在实战中体现:分段独立机构可以保证作战的指令获得最大的传达。飞马级也就延续了这种设计,高端的作战指挥舰桥加上下方的第二舰桥,构成整艘舰的作战、指挥机构,双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特别是第二舰桥向外突出以保证作战舰桥在高视角观测仍不显得过于突出,在整体美学布置上飞马级的舰桥是很不错的。但是任何设计都会有缺点,飞马级的舰桥的平均高度在83米,特别是第二舰桥的高度仅为60米。相较麦哲伦和
萨拉米斯来得都低,(麦哲伦为82米,萨拉米斯为58米,都以自身舰桥本高和第二舰桥高度相比)这样做会导致第二舰桥汇报信息更新过慢,作战舰桥得不到第一手作战情报等弊病。(第二舰桥一般负责敌情搜索任务,当然白色要塞除外,那个绝对是怪物)
飞马级的舰桥布置也很有特色,所有级别型号的舰艇都沿用了同一种舰桥布置。之后的SCV-X和SCVA-X全是同一舰桥布置:上梯结构的舰长席和通讯(兼做轨道计算分析)、联系操作员席,舰长席之前就是操舵台,两边布置了甲板管制席和对外通讯操作席,以及两边的武器管制员操作席。舰桥操作人员的数量较以前大大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新式装备的统合软件设计跟不上,需要大量人员操作自己所熟知系统而导致的。在这些工作部位的布置中,有一样东西大家一定要关注,这便是操舵台。在以前的连邦舰艇设计中,由于系统统合的很完善并且单人可完成多人工作时,操舵台的有无并不重要,舰船本身可以靠雷达波定位的方式确定航路。但是由于在战场上散布有大量的米诺夫斯基粒子,导致雷达的失效,雷达波定位方式从此淘汰。而连邦军舰研究部门又借鉴了吉翁的舰桥专业设计,(我怀疑吉恩的战舰设计研究部门暗藏有大量的连邦CIA间谍)在吉恩方面的舰桥中几乎全部采用专人操舵设计。(奇贝、姆赛、格瓦金等都有独立的操舵席)专人操舵的好处在于,凭个人经验以及目测所得到战况是最可靠的,反过来进行操作就可避免中弹。(米莱当时避开6道光束的直击亦是如此)
虽说飞马级在舰桥设计上不错,但它在舰体本身的设计是个十分大的败笔。飞马级的横断剖面过大,那说明暴露给敌人的死角很多。从某个角度来看飞马级的剖面要比麦哲伦级大4.5倍,这就是说飞马级在同等密度的炮火中,其中弹率是麦哲伦级的4.5倍,这个中弹率实在是太高了,并且在舰体下方和大型散热翼附近的防空火力贫弱,实在是很难挨过敌人的多次冲锋。说句不好听的:不是飞马级太强而是上面所搭载的MS驾驶员太强,从而导致飞马级很难沉没。(特指“白色要塞”号)
两栖攻击舰的作用是配合本方舰队在大会战中的舰队,突击敌方的薄弱环节、为后继部队开路等任务。这在几次宇宙要塞功略战中表现的很明确。
由于是两栖攻击舰,所以MS搭载是很重要的。早期飞马级的MS搭载数都在6机的水平,而在后期建造的一型中达到了9机。(一说仍为6机)在MS格纳库方面,由于飞马级的早期格纳库与以后几型的分别不大,所以不详细介绍。(在下一篇说明“阿卢比昂”时我会详细介绍)而飞马级的早、中、晚三型在MS格纳的最大区别就在MS弹射机构:早期型采用了双舰臂内收EMALS系统,即EMALS系统隐藏于舰臂内,MS弹射时打开舰臂前护缘甲板,进发MS。中期型采用了半开放式EMALS系统,也就是说EMALS系统一部分隐藏于舰体内,另一部分暴露于舰外,在MS弹射时仍是打开舰臂前护缘甲板,MS通过护缘甲板弹射加速离开MS格纳库,在舰外EMALS系统处再次加速弹射。后期型我将在下一篇介绍,这里不再叙述。
飞马级最最复杂的系统不是MS格纳系统,也不是武器作战系统,而是它的推进移动系统。可以说,飞马级的推进移动系统是整个宇宙世纪中最复杂的。在宇宙世纪后期唯一可以和它的推进移动系统相匹敌的只有傲拉级宇宙战斗舰。(该舰出现于U.C.0099年的月面危机)在一般的介绍说都说明飞马级本身拥有两套推进系统:火箭喷射推进系统和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飞马级的后期型还具备有雷射火箭推进系统)早期型和中期型在推进方面还有一款空间移动系统,晚期型则没有这套系统。虽然这套系统常常被人忽视,但是它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它是作为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的辅助推进系统而存在的,是为了让舰船在大气圈内活动,除去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外的推进系统。而飞马级推进移动系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无须借助外力脱离地球引力圈,该推进系统结构双通反应堆加上反应堆燃料供给,即在有氧环境中吸纳空气做喷射媒介推进,在无氧环境中关闭进气通道形成单通道样式,以后的工作原理和麦哲伦等舰没有区别。
飞马级大气圈中移动依靠了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和空间移动系统,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的原理是利用舰身底部与引擎侧方的米诺夫斯基引擎,产生向下强大排斥力,(类似于直升机的旋翼所做出的向下气流)同时利用空间移动系统和火箭喷射推进系统共同工作,达到航行目的。(空间移动系统主要起间歇维持向下排斥力的作用,米诺夫斯基浮航系统的米诺夫斯基浮航器本身需要休息的)这正说明连邦军在米诺夫斯基物理技术上的开发原胜于
吉恩方面。
在武器方面,飞马级大幅度地改进武器配制。它的在武器装备共记有:两联装
荷电粒子580MM主炮1门,两联装
MEGA粒子炮2门,两联装防空
机炮8座以及三联装大型对舰飞弹发射口8具,可谓是威力强劲。飞马级也是第一部既装备有
荷电粒子炮,又装备有MEGA粒子炮的作战舰艇。并且是早期型的MEGA粒子炮,所以大有改小的机会,以留出更多的舰体空间。飞马的两联装MEGA粒子炮与其他舰上装备的MEGA粒子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2门MEGA粒子炮的主动力源是后柜主引擎,因此威力是十分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