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
商周和
秦汉时墓葬中常用的土,质地细腻,黏性大,较湿润,渗水性小,潮湿时呈青灰色,故称青膏泥,晒干后呈白色或青白色,故又称白膏泥。
使用青膏泥堆砌,这在
良渚文化中仅见于彭公大坝。作为一种常见的墓葬防腐用品,白膏泥使用历史悠久。黄陂县张黄塆遗址时代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白膏泥主要用以铺垫墓底并充填墓坑下部,表面可能有葬具,将白膏泥使用历史极大提前。禹会村遗址时代为龙山时代晚期,白膏泥主要用作建筑遗迹的黄土层、灰土层的保护层,表面有一定的火烧痕迹。
商代、
西周时期白膏泥的使用范围、覆盖厚度较小。商代大型土坑墓使用白膏泥,如河南罗山天湖商以白膏泥将椁室与上部相隔。盘龙城遗址也使用了白膏泥。
西周时期,白膏泥墓葬使用一直有延续,而白膏泥厚度仍然较薄,如
北京昌平白浮M2、山东
栖霞松山乡
西周墓。
东周时期,四周均填充白膏泥的白膏泥墓葬数量增多,白膏泥厚度增加,如四川荥经曾家沟M11、M12、M16。且曾家沟M16在棺底还铺有木炭、带壳粮食、草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