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胸翡翠,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的一种树栖翠鸟,又称白喉翠鸟。其成鸟的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眼下、耳羽、颈的两侧、胸侧、腹、尾下覆羽棕赤色;虹膜褐色;嘴、脚珊瑚红或赤红色;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
形态特征
白胸翡翠为中型鸟类,成鸟体长26-30厘米,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翼圆,第1片初级飞羽与第7片初级飞羽等长或稍短,第2、3、4片几近等长,尾圆形。
白胸翡翠成鸟的颏、喉、胸部中央纯白;头的余部、后颈、颈侧以及下体余部均深赤栗色,两肋稍淡;上背、肩及三级飞羽蓝绿色;下背、腰及尾上覆羽均辉翠绿色。两翅的小覆羽栗棕色;中覆羽黑;大覆羽、初级复羽和次级飞羽的露出部均为深浅不同的绿蓝色或蓝绿色;翅缘白色;次级飞羽的内翈与先端均缘以黑褐色;初级飞羽黑褐,其外栩基处(除第一枚外)均具一淡绿蓝色斑,缘斑由外向内渐形增长,且其位近羽基者特淡;初级飞羽的内翈在同一部位具有白斑,形亦向翅的内侧而渐增大,因于翅的下面形成一显著的翼斑。尾呈暗蓝色,并具黑褐色羽干;除中央一对外,其余尾羽均内缘以暗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栗棕色。
白胸翡翠虹膜暗褐;嘴呈珊瑚红以至赤红色;脚和趾均珊瑚红色。
白胸翡翠幼鸟羽色似成鸟,但较苍淡,黑色的覆羽有绿色的渲染,胸部白羽狭缘以黑色,下体余部淡栗。
大小度量:体重♂54-100克,♀85-96克;体长♂265-296毫米,♀275-284毫米;嘴峰♂54-65毫米,♀56-63毫米;翅♂115-132毫米,♀122-124毫米;尾♂77-92毫米,♀85-91毫米;跗趾♂14-18毫米,♀15-19毫米。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白胸翡翠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山脚平原河流、湖泊岸边,也出现于池塘、水库、沼泽和稻田等水域岸边,有时亦远离水域活动。
生活习性
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
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掘洞为巢,巢呈隧道状,末端扩大为巢室,巢室大小直径多为15-20厘米。巢洞深至0.5-1.2米,随土崖土质松软、打洞困难与否而有较大变化。
白胸翡翠主要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吃蚱蜢、蝗虫、甲虫、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及幼虫等陆栖昆虫和蛙、蛇、鼠类等小型陆栖脊椎动物。
分布范围
白胸翡翠分布于
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繁殖方式
白胸翡翠繁殖期为3-6月,繁殖时,叫声宏亮,常在将行营巢处往返疾飞,狂叫不休,也常栖于高树无叶的裸枝上喋喋高鸣。直接产卵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4-8枚,多为5-7枚。卵白色,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3-30.6毫米x22.8-27毫米,平均27.4毫米x24.5毫米。雌雄鸟轮流孵化和喂养小鸟。
亚种分化
(以上内容来自:)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白胸翡翠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2023年,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白胸翡翠分布范围非常广,种群规模尚未量化,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