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痢疾便下白色黏冻或脓液者。古称白滞痢。临证须辨寒热。《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白痢者,由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故为白痢也。”其症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由寒湿凝滞,脾阳受伤所致。若症见痢下白色,黏冻多脓,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涩者,属湿热为患。《张氏医通》卷七:“白痢初起,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才起而腹中复急,皆湿热凝滞所致。
病因
因饮食不洁,积滞肠中,大肠传导失常所致。如果在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入里,或素体阳盛,湿从热化的条件下发病,则形成湿热痢。如果感受的痢疾病菌多,毒力强,则形成疫毒痢。若恣食生冷瓜果,中阳受伤,或外感寒湿入里、或素体阳虚,湿从寒化而发病,则形成寒湿痢。正如《症因脉治》所说:“寒湿时行,内气不足。乘虚感人,郁遏营卫,卫郁营泣,内传肠胃,则水谷不化,气血与糟粕互相蒸酿,而痢下赤白之症作矣”。慢性痢疾者,日久正气受伤,邪气留恋,或者素体不强,正气亏虚,形成正虚邪恋,反复发病。根据所虚不同,也有所区别,如病久不愈,邪不尽去,与湿热、寒湿、食积蕴结于肠,困阻脾胃,脾胃气虚,正虚邪留,反复发作,就形成休息痢;如果邪气与湿热相合,热重于湿,热盛伤阴,或素体阴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阴虚痢;如果邪气与寒湿相合,寒湿损伤中阳,甚至进一步由脾及肾,脾肾阳虚,或素体阳虚感受邪气,久痢不愈,就形成虚寒痢。慢性痢疾久治不愈时,精神刺激程度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就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五脏六腑功能紊乱加重,或使人体正气虚弱,易被外邪侵袭而发病。也就是郁怒伤肝,肝气犯脾,气滞血涩,饮食难化,日久交结,渐致下痢赤白黏冻。或因忧思伤脾,运化失职,饮食停积,与气血搏结而酿成痢疾。临床上多见于休息痢。
临床表现
由于感邪种类,感邪多少,病邪毒力大小以及人体素质,内环境等条件不同,就形成轻重不同,寒热湿偏重不同的证候。有见便下如冻胶或鼻涕,兼见腹痛,后重,不能食,小便清利,或手足厥冷等。或见泄泻、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等。可分为湿热痢、寒湿痢、疫毒痢、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6型,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辨证施治
1.湿热痢疾
(1)证候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
(2)治则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3)主方芍药汤加减。
(4)方药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
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金银花;苔黄而干,热盛伤津者,去肉桂,加乌梅。
2.寒湿痢
(1)证候脾湿过盛,浮肿泄泻,呕吐黄疸,小便不利。小便癃闲,大便飧泄,濡泻。
(2)治则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3)主方胃苓汤加减。
(4)方药苍术(泔浸)、陈皮、厚朴(姜制)、甘草(蜜炙)、泽泻、猪苓、赤茯苓(去皮)、白术、肉桂。
3.疫毒痢
(1)证候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3)主方白头翁汤加减。
(4)方药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若发热急骤,利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舌绛,属疫毒痢者,加生地、丹皮、金银花凉血解毒;腹痛里急后重较甚者,加木香、槟榔、白芍以行气消滞,缓急止痛;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挟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恶寒发热、外有表邪者,加葛根、银花、连翘以透表解热。用于阿米痢疾,若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元肉包裹),疗效更佳。
4.虚寒痢
(1)证候脾胃虚寒,久泻久痢。大便滑脱不禁,日夜无度,甚则脱肛坠下,或大便脓血,下痢赤白,脐腹疼痛,里急后重,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2)治则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3)主方真人养脏汤加减。
(4)方药人参、当归去芦、白术焙、肉豆蔻面裹煨、肉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芍药、木香不见火、诃子去核、罂粟壳去蒂萼,蜜炙。
脾肾虚寒,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
5.阴虚痢
(1)证候久痢伤阴,湿热未尽,下痢脓血,腹痛后重,亦治休息痢。
(2)治则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3)主方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4)方药黄连、干姜、当归、阿胶(炙)、黄芩、芍药、鸡子黄。
6.休息痢
(1)证候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2)治则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3)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4)方药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