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村位于辽宁省本溪市草河城镇,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在短时间内就告别了守着“聚宝盆”过着穷日子的历史。这个村以年集体收入近百万元,村固定资产500万元,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的骄人业绩跻身于市级“小康村”、省“安全文明村”和市“五个好”党支部的行列,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白水村有10个村民组,截至2008年,550户,2330口人,土地4440亩,森林面积44000亩。可是一直以来,这个村丰富的林地资源、冷水资源、矿产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开发,成为沉睡着的宝藏。
村民们也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耕作方式,过着清贫的日子。面对这种状况,村党支部一班人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们首先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村党支部对村里原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并通过外引资金盘活闲置资产,扩大原有企业生产规模。经过协调运作,白水金矿、铅矿、硅石矿、硫化铁矿、马桶盖厂等项目陆续开工投产。村党支部在发展村企上下功夫,不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村里210人的就业问题,每年工资总额就在100万元以上。
白水村党支部用行动证明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也增强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村里投入资金维修了闲置多年的白云山水库,利用水利优势,在水库下游发展水田600多亩,种植无公害水稻,使农民获得了很大的收益。除发展水稻种植外,村党支部还修渠引水,灌溉农田2000多亩,保证了农作物的抗旱保收。为使村民快速踏上小康之路,村支部还鼓励农民大力发展
经济作物,到2008年,白水村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超过耕地的30%。在养殖业上,村里也有了新的突破。村里发展养牛大户10户,养羊大户32户,养鸡大户5户。在看准市场后,村党支部全力支持农民养殖林蛙,村里义务出推土机为村民推了40多个大蛙池,扶持了15户村民养殖林蛙,使这15户村民当年就脱贫致富。此外,村党支部还大力支持村民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果?树、中药材,发展柞蚕养殖业,为能使柞蚕放养这一特色经济发展壮大,村支部合理调配柞蚕场,协调村民承包事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这一系列的帮扶指导促进了柞蚕业的发展,村里从事放养柞蚕的村民已达40多户,年收入平均在万元以上。为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村党支部根据村办企业较多的情况,鼓励村民购买机动车搞运输,截至2008年,专门从事运输的有60多户,全村基本上做到了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挣。
在村强民富的同时,村党支部还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村里投资为村民上了自来水,装了闭路电视,为8个居民组安装了程控电话,改造了低压电路,维修了村办小学,架起了便民水泥桥6座,修筑了2.5公里的防洪堤坝。村民们看到这些可喜的变化,都赞不绝口。
如今的白水村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出新农村的魅力,同时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云集白云山下。这个村将利用招商引资资金全面开发白云山旅游项目,使这里的山水风光成为村民的新财源。
该村截止2012年底,全村有1007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有1007户通电,有100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07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4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46户。 该进村道路为属于柏油、水泥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60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50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8亩。 该村到2012年底,有2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201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5055.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45.00万元,畜牧业收入2197.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62头,肉牛342头,肉羊1092头); 林业收入20.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2274.00万元,
工资性收入29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92.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外出务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95.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848人 ,在省内务工1823人,到省外务工25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2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286.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干腌酸菜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