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毓庚
原西安警备司令部参议
白毓庚(1878~1933)字秋陔。陕西咸宁新筑西王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少时即性情刚烈,读书的同时又习武练剑,由陕西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九月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
人物经历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初六(11月2日),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关于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对中国留日学生进行种种无理限制,引起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不满。十一月初八(12月4日) ,中国留日学生8000余人举行总罢课,推举白毓庚为武界学生代表,与文界学生代表胡汉民面见清政府驻日公使杨枢,要求杨与日本政府交涉,使其收回成命。杨枢不仅不理学生的要求,反而命令学生复课。白异常气愤,当场打了杨枢几记耳光,受到孙中山的赞赏,特派同盟会会员何子奇、景梅九等介绍白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二年(1906)秋,同盟会陕西分会在东京正式成立,白被选为第一任会长。
此后,白由日回国返陕,被新军协统刘瞻汉举荐给巡抚恩寿,由恩寿委任为陕西新军第二标教练官。白又推荐何子奇为军事教官(一说为第一标标统)。因何仍在日本,陕西当局便电告东京陕甘留日学生同乡会为其办理回国事宜。由于陕西留日学生意见分歧,有人以何是江苏人为理由坚决反对,致使何未能来陕任职。为了继续进行反清斗争,白再赴日本向孙中山汇报陕西情况。根据孙中山指示,白转从言论入手进行舆论宣传,和席梧轩合编了《战时国际公法答案》 ,又与茹欲立、景梅九等人参加了《夏声》《关陇》等杂志的创办工作。他以“西安”的笔名为《夏声》《晋乘》等刊物撰稿,以“天剑”的笔名为《汉帜》(第一期刊名《洞庭波》)撰稿,在《余提学使之谬状》一文中,批评陕西提学使余堃对陕西教育界指导无方的“可笑”行为。
约在清宣统元年(1909),白从日本返回陕西,在西安陆军小学堂任军事教官,主持兵教训练。他暗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被西安知府尹昌龄发觉逮捕入狱,经亲友多方营救始获自由。
1911年10月22日,白随老同学张凤翙参加起义。起义成功后,任秦陇复汉军管带、标统,参加了陕西东路革命军与清军的激烈战斗。东路停战后,又奉张凤翙之命参加西路战役,在礼泉、咸阳一带与原陕甘总督升允指挥的清军进行激战,直至西路议和停战。
1912年,陕西革命军奉北京政府之命缩编,井勿幕等著名同盟会员倡议离开军队,白一度解甲归田。张凤翙鉴于他家道并不富裕且有功于陕西辛亥革命,委任他为陕西军装局局长兼省府咨议。
1918年秋,于右任应陕西靖国军将领胡景翼等人之请,由上海回陕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白赴渭北参加靖国军,在第五路军高峻部任职,参加反对陈树藩督陕的斗争。当时,陕西战祸连年,民不聊生,白曾赴洛阳面见直系军阀吴佩孚,力图劝说其出兵援助陕西靖国军以击败陈树藩,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1926年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致使西安城郊田园荒芜,城内饿、病而死的人难以数计。杨虎城、李虎臣、卫定一等人领导西安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守城斗争。期间,白任守城军队筹款委员,为城内广大军民的生存,竭诚努力,多有贡献。
1931年杨虎城就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以后,白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参议。两年后病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7 14:2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