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锦蛇(学名:Elaphe dione)是游蛇科、锦蛇属无毒蛇,又名枕纹锦蛇、黑斑蛇。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吻鳞略呈五边形,宽大于高,从背面可见其上缘;鼻孔大,呈贺形;体背淡灰色或棕黄色,具有三条灰白色纵纹,并具有不规则镶白边的黑横斑;枕部有两块较粗大的纵行黑斑。因在背面深褐色背景上显出浅色纵纹,故名“白条”锦蛇。
形态特征
白条锦蛇
雄性头体长526~923毫米,尾长142~171毫米,
雌性头体长505~972毫米,尾长131~176毫米。头圆扁平,与颈部稍有区别。吻鳞显露,鼻间鳞横阔而短;鼻孔侧开呈椭圆形。颊鳞1枚,眶前鳞1枚,多数具有1枚眶前下鳞;眶后鳞2 枚,少数为3枚;颞鳞2(3)+3(4);上唇鳞8枚,3-2-3式,少数9枚,4-2-3式。下唇鳞11~13枚,4~5枚切前颔片;背鳞23(25)-25(23、27)-19(21)行,背中央7~19行具微棱,Pope(1935)记载北京标本背鱗中段可达29行;
腹鳞雄性175~211枚,雌性58~72枚。张春霖(1932)记载北京一标本尾下鳞51对。
白条锦蛇体背面淡灰色、灰褐色或棕黄色。体背具三条灰白色纵纹,有些个体中央一条不太明显,背面及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镶黑边的狭窄黑横斑;头背面具有一粗大暗褐色倒“V”字形斑纹。
白条锦蛇眼后有一显著的黑斑,枕部具一对粗大黑纵纹。腹面黄白色或灰褐色,缀有黑色斑点。背面及体侧的鳞片具有红色小点。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白条锦蛇生活于平原、
丘陵或山区、草原,它的栖息地耐受性极为广泛,可以在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田野、坟堆、草坡、林区、小径两侧、河边及近旁等,也常见于菜园、农家的鸡窝、畜圈附近,有时为捕食鼠类进入老土房。晴天白天和傍晚都出来活动。中国北方地区十月开始
入蛰,冬眠温度约8-15℃,次年四月下旬出蜇。主要捕食
蜥蜴、鼠类、小鸟和鸟卵,也有捕食蛙类、昆虫记录。
分布范围
白条锦蛇分布在
温带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从乌克兰东部的黑海北岸,经过俄罗斯西南部和高加索部分地区,到
中亚和中亚不包括沙漠的地区,从这里经过俄罗斯南部,到远东地区、哈萨克斯坦、阿富汗、蒙古和中国,以及整个朝鲜半岛。分布国家有: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中国、格鲁吉亚、伊朗、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
白条锦蛇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上海、安徽、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卵生,于7月至8月间产卵于深穴或石缝内,每次产卵3-15枚,
卵壳柔韧,乳白色,卵每枚约(28-45)毫米×(15-25)毫米。孵化期1个月左右。但依据不同产地,孵化天数在20-35日,极端记录是13日孵化出壳。
亚种分化
西伯利亚西部和阿尔泰地区描述的亚种,Elaphe dione niger Golubeva,1923年和Elaphe dione tenebrosa Sobolevsky,1929年的有效性存在争议。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白条锦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亚部分地区最常见的蛇之一;它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常见物种;它在
蒙古很常见;它是乌克兰最稀有的物种之一,但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Kotenko,2006年)。在西高加索地区,密度从0.001到3.5个个体/公顷不等,其中莱曼湖附近的山艾树草原草原密度最高(Doronin 2013a,b)。西高加索地区的发展导致了亚群的减少和明显的丧失:1924年该物种被记录为在Sengileyevskaya山谷中很常见(每直线公里2-5个个体),但在2013年后该地区已不再发现该物种(Doronin 2013a,b)。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
列入《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低危(LC) 。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Europe's Bern Convention》。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威胁因素
在一些地区,白条锦蛇经常被人杀死,因为白条锦蛇类似于有毒的物种,但这种非常广泛、常见的蛇并不存在重大威胁。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例如,在西高加索-多罗宁2013a,b)以及水污染可能会造成局部威胁,但在整个范围内并不重要(Terbish等人,2006)。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白条锦蛇会捕食鼠类,有益于农林业。
经济价值:可入药。
注:白条锦蛇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