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博物馆
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白城市博物馆,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公园东路12号白城市文化中心C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面积360平方米,四个文物库房,各为20平方米,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历史沿革
白城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6月,原白城地区博物馆。
1986年10月,馆舍正式建成开馆,馆舍面积1535平方米,位子白城市中兴东大路8号。
1993年,撒地设市改为白城市博物馆。
2000年,随着文博事业发展,白城市政府决定采取土地转换、政府投入的方式,在原馆舍北面公园东路12号新建馆舍一座,坐落于白城市文化中心C座。
2004年,白城市博物馆迁入新馆。
建筑格局
综述
白城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面积360平方米,四个文物库房,各为20平方米。白城市博物馆为中西合璧式风格,与白城市图书馆、艺术馆等其它文化单位共同组成一座城堡式建筑。馆舍独立,楼角四周为琉璃瓦脊歇山式,墙体为白色霹雳砖贴面,房瓦为紫红色,整体造型为四、五错层建筑。
展厅
白城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先后因馆舍的变化而不同。1986年白城市博物馆第一个馆舍建成使用后,举办了《白城地区出士文物展》和《伟业垂青史光辉照鹤乡一白城地区民主革命时期展》两个基本陈列。经过10个多月的准备,在新馆三展厅举办了《白城简史》基本陈列。
《白城简史》:基本陈列以白城历史沿革为主线,从白城地区1.3万年前有人类活动开始到当代,展线长110米。展览通过遗址图片、出土文物、历史文献资料、板面文字、景箱、沙盘、图片和300余件珍贵文物,200余件普通文物,如石磨盘、石磨棒、玉石斧、鱼形玉饰、金马牌饰、鸭形壶、鸡腿坛、铜犁范、黑釉四系罐、元白瓷盘、元青花瓷盘、白釉h柄杯、圣旨及民俗文物等再现了白城地区古代先民及历史上的东胡、夫余、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民族在白城这片土地上狩猎游牧、跃马扬鞭、纵横驰骋、繁衍生息的场面。展览力求通俗易懂,让人们参观后对白城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了解。
2008年,白城市博物馆根据最新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对《白城简史》基本陈列进行了改陈。根据城四家子古城出土的“金代文字刻砖”将原辽代部分城四家子古城改为辽长春州、金代的新泰州。同时将辽、金、元、明、清部分都延长了10—20米。改陈后的《白城简史》,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更加通俗易懂。
2009年,白城市博物馆在二展厅举办了《白城百年》——白城近现代历史展览。展览从上世纪清政府“移民实边”、“白城建置”开始到当代,反映了白城百年历史的重大演变,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移民小镇发展到中等城市的历史过程。
白城市博物馆成立以来,始终把展览放在首位,先后举办专题展览《白城地区民主革命时期党史展》《白城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展览》《迎回归话统一兴中华爱白城》《辉煌的十年》《抗洪英雄谱》《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世纪新人》《白城市重点文物古迹展》《查干浩特侵华日军机场及慰安所遗址展》《辉煌壮丽的史诗》《今日白城》《辉煌的六十年》《勿忘“九·一八”》《伟大的胜利》《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各类专题展览30余个。同时还把这些展览制作成流动展览,在白城市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及企业、部队进行巡回展览。其中部分展览通过《中国文物报》展览平台及预定两等形式,销售到江西、深圳、福建、广东、内蒙、甘肃、辽宁、黑龙江等地。
馆藏文物
综述
白城市博物馆馆内藏品来源白城市博物馆文物21类、11071件。主要来源原白城市文化馆移交、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征集民间文物和考古发掘等。白城市博物馆藏品类别有21类,分别是陶器、石器、玉器、骨器、金器、银器、铁器、铜器、锡器、钢器、瓷器、化石、皮革、布织、纸制品、木器、贝器、漆器、墓砖、琉璃玛瑙、录像带等。
据中国博物馆志显示,馆内藏品总计11071件,其中一级文物30件,二级文物76件,三级文物441件,其它藏品10525件。另有文物资料10万余件。截至2019年末,白城市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达2863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547件/套。
重要藏品
白城市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主要是反映新石器时期北方民族生产生活用具的藏品:石磨盘、石磨棒、玉石斧、石铲、鱼形玉饰、玉环;青铜器时期汉书文化遗物:几何纹陶罐、陶隔;东胡族遗物:红衣陶壶;鲜卑族遗物:金马牌饰、鸭形壶;契丹族遗物:鸡腿瓶、辽白瓷盘、陶壶、鸡冠壶、陶瓮棺、辽钱币;女真族遗物:石猴、双龙纹铜镜、文字刻砖;元代宝相纹青花盘、宝相纹白瓷盘、h柄杯,及清代藏传佛教鎏金铜佛、蒙古族民俗文物等。
藏品保护
在藏品保护工作上,白城市博物馆主要是按照文物种类,采取分库保藏,库房内采取架、柜及重要文物防盗柜的方式。
文化活动
科学研究
白城市博物馆有职工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人,高级9人,中级14人。为了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博物馆工作整体水平,多年来,积极支持和鼓励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并在制度上给予支持和保证。在全省率先设立《科研奖励基金制度》《科研重点课题论证制度》,并把博物馆学和地方历史考古研究作为重点。
1996年以来,白城市博物馆先后在《白城日报》《白城社会科学》《博物馆研究》《东北史研究》《北方文物》《文物工作》《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辽金契丹女真史论文集》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省级以上73篇,市级77篇,特别是在地方历史研究上成果尤为突出。《一江两河与白城古代文明》系列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白城市博物馆先后编辑出版了《白城地区文物志简编》《白城史略》(古代部分)、《白城旅游》(古代部分)、《一江两河与白城古代文明》。其中《白城地区文物志简编》《白城史略》两书均获省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创办了《白城文博》1—4期,《天工》1—9期。
交流合作
白城市博物馆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展览交流、人员交流是白城市博物馆工作的突出特点。
2006年,经白城市博物馆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决定在白城市博物馆设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白城工作站”。
2006年7月,白城市博物馆承办了国际辽金蒙元时期城市研讨会,来自俄罗斯、日本及国内的40多位专家学者在白城市博物馆及白城市辖区辽金古城进行考察研究。
2007年,白城市博物馆与吉林大学考古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科尔沁沙地霍林河流城、文牛格尺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文物遗址和文物资料。
2007年8月至10月,白城市博物馆又联合吉林大学考古系、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对双塔墓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1997年起,白城市博物馆自行编辑设计的《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光辉的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校园警示录》《继承优良传统培育世纪新人》等展览,在《中国文物报》展览平台上推出,先后在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甘肃、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二十多家博物馆进行展出。
白城市博物馆与内蒙古兴安盟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情系科尔沁——白城兴安两地书画作品展览》成功举办7届,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项目。通过开展活动,促进了两省文化交流和两地的友好往来。
所获荣誉
白城市博物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1995年,白城市博物馆被白城市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白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白城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百家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白城市博物馆被吉林省委、团省委确定为全省11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年,白城市博物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优秀基层单位”。
机构设置
白城市博物馆历任馆长为薛宪明(1979一1980);孙国栋(1980一1984);唐秀芹(1984—1994);宋德辉(1994—)等。
白城市博物馆是国有事业单位。
白城市博物馆经费来源是政府金额拨款。
白城市博物馆馆内设历史考古部、陈列展览部、藏品保管部、业务发展部、群众工作部、办公室、保卫科7个部门。
白城市博物馆人员编制数30人,在岗人员29人,专业技术人员25人,工勤人员4人。
截至2019年末,白城市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数量达33万人次。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白城市博物馆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公园东路12号白城市文化中心C区。
开放时间
博物馆常年开放,夏季8:30—17:00,冬季8:30—16:0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长春市——珲乌高速——丽江路——白城市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1: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