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坚
国家一机部副部长
白坚(1911-1968),陕西靖边人。1926年加入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级三地委书记、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绥军区第三军区副政委、第四军分区政委,中共晋西北特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军区政委。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华北事务部办公厅主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和党组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迫害,1968年12月11在北京逝世。
人物履历
白坚(1911-1968.12.11),陕西靖边县镇靖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读书,从事共青团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历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组织部长、书记。1932年任保定特派员兼共青团保属特委书记,北平中共西城区委书记,中共东北军骑兵第二师工委书记。
1933年6月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共青团冀中特委书记。1934年回陕北参与陕甘苏区的创建工作,任陕北苏区游击十三纵队司令员,陕甘宁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长,陕甘宁红军政治部主任、陕甘苏区外交联络员。
1937年10月任中央回蒙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共三边特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2月任三边分区宣传部长兼白区工作部部长。1938年11月调任中共晋西北岢岚地委书记。1941年秋任中共晋西区第四地委书记。1942年8月后任中共晋绥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1945年10月后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946年12月任辽宁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秘书长。1954年8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56年春任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同年5月任电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8年3月电机部与一机部、二机部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仍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4年初兼任西南三线建委德阳建厂指挥部总指挥。1968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是中共七大代表。
生平事迹
白坚,1911年出生于陕西省靖边县的农民家庭,在家乡读完小学后考人榆林中学。不久,入绥德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多次参加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1926年,他加入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夏,赴北平考人辅仁大学。1930年8月1日,他因参加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而被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在燕京大学以锅炉工身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西城区团委组织部长、团委书记等职。
1932年,他任保定共青团特派员兼保定团特委书记,参与领导“高蠡暴动”。同年秋,调北平任中共西城区委书记年底,河北省委军委调其赴长城前线东北军骑兵二师,与在该师的刘澜波、孙志远等同志组成工作委员会,他任书记,开展统战工作。1933年6月,被派到抗日同盟军任政治部组织部长。不久,又调任冀中团特委书记。
1934年秋,他调陕北,先后任陕甘苏区游击北路纵队指挥、陕北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委员。1935年初,任陕甘宁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长、陕甘宁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6年春,任中央陕甘苏区外交联络员,多次被派往洛川、西安作联络工作。1937年9月,他任回蒙工作委员会主任。1940年,被派到晋绥边区,先后任哥岚特委书记兼八路军一二零师哥岚办事处主任、晋绥三分区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等职。
抗战胜利后,白坚赴东北工作。1945年9月,他调任中共辽宁省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1月下旬,他率领辽宁省工委部分干部转移本溪市,成立中共辽宁省分委、辽宁省政府和辽宁军区,他任省委书记、军区政委。
为适应战局的发展变化,东北局于1946年5月5日决定以辽北、通化地区及清原、兴京、抚顺、铁岭各县合组为辽宁地区,成立中共辽宁省分委,白坚为书记。10月,他又率领辽宁省分委、辽宁省政府和辽宁军区机关转移到临江县白坚主持成立中共辽宁省分委之后,一直把立足点放在发动群众,建立长白山敌后根据地上。他决定自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底,以发动群众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发动群众的中心环节是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和提高群众觉悟,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至1946年10月,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22万余人,占全省农村人口10%。12月6日,辽宁省分委改为辽宁省委,他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在“四保临江”战役期间,他与军区领导同志一起,指挥独立一、二师和部分军分区武装,在通化、柳河、辉南等地,直接配台东北民主联军三、四纵队正面作战;指挥独立三师与二军分区合并,在西安(今辽源)、东丰、西丰等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1946年12月下旬,白坚和张学思派独立三师师长彭龙飞、师副政委刘振华率2个团的兵力,穿过敌人的层层封锁,插入辽宁二分区,与坚持在那里的二地委书记李平和军分区司令员管松涛率领的分区武装合并,转战于沈(阳)吉(林)线两侧和清河沟南北。到1947年5月“夏季攻势”之前,攻克敌人据点60余处,歼敌3000余人,牵制敌军1.7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四保临江”作战。1947年5月开始的夏、秋季攻势,使辽宁地区大部分市、县获得解放。
1949年5月,他任中央华北事务部办公厅主任。不久,华北行政委员会成立,他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后改任行政委员兼秘书长。1954年8月,调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副市长。1956年7月,任国家一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造反派”强加莫须有的罪名,连续批斗。1968年12月11日,白坚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终年57岁。
1978年,国家一机部党组为白坚的冤案予以平反昭雪。
《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座谈会
2005年,长篇纪实文学《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近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一书的作者乔盛运用翔实的史料和文学表现手法,记述了白坚众多爱国主义者投入革命和战争的感人经历,表现了那一代热血青年、共产党人追求真理,为民族解放、独立自强而英勇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005年10月30日,记叙白坚等老一辈共产党人革命经历的长篇纪实文学《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一书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一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文学表现手法,记叙了白坚等众多爱国志士投身革命的感人事例,表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英勇奋斗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怀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首发式上讲话。白坚同志生前友好,在京部分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代表和文艺界人士100多人参加首发式和研讨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在讲话中首先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首发式暨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无数英烈以及他们所书写的一篇篇英雄传奇,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气概,永远是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乔盛同志以严肃严谨的态度,花费多年时间和大量心血,深入走访,多方搜集,数易其稿,认真创作的长篇革命历史纪实作品《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就是这样一部生动、深刻、形象的优秀作品。白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一辈革命家,他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部作品反映了白坚同志和他们那一代进步青年、共产党人忧国忧民、追求真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的历程和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革命先辈们忠心耿耿、无私无畏、全心全意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高尚情操和英雄本色,对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陕北红军领袖谢子长之子、原国家科委副主任谢绍明,中国作协副主席、河北省作协主席铁凝,文学界人士范咏戈、傅溪鹏、吴秉杰、李炳银、胡平、何建明,以及老同志严波等在会上发言。他们认为,《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真实记述了陕北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白坚等众多爱国志士投身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文学表现手法,对众多领袖人物和党史人物进行艺术描写刻画,既生动真实,又有鲜明的个性。作品在整体构思和故事情节推进表述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可歌可泣,扣人心弦;大场面与小镜头交相辉映,选筛史料与人物塑造合理配置,不仅加重了作品的思想厚度,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应是人物传记文学写作方面的一次新尝试、新突破。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是《战争岁月――白坚革命往事》着力表现的思想内涵。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本色不变,铭记历史,启迪后人沿着先辈们开创的革命事业航道奋斗不息,是本书主题升华的深刻寓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4 14:56
目录
概述
人物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