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武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教授
白凤武,大连理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2000-09--2003-0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1998-09--200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
1994-09--1998-07 东北电力大学 学士
工作经历
1988年6月至1990年6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助教
1990年6月至1995年6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讲师
1995年6月至1999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1999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与生命学院, 教授
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访问Ohio University, USA
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访问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2005年9月至2007年4月:再次访问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社会兼职
2019-08-01-2022-07-31,国家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19-06-23-2022-06-22,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 委员
2016-04-29-2021-06-30,《太阳能》《太阳能学报》编委, 编委
2015-10-13-2018-1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兼职教授, 兼职教授
2012-09-30-2022-12-31,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技术专家组, 专家
2012-07-15-2022-08-31,北京市太阳能热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
学术兼职
1、Member of Biotechnology Subcommittee, IUPAC
2、Biotechnology Advances (Elsevier) 编委
3、FEMS Yeast Research (Elsevier and Blackwell) 编委
4、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本人带领课题组长期从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化学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及企业委托大型工程项目在内多项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系统提出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造或选育目标产物生物合成性能优良且具有自絮凝能力的菌株, 以细胞自絮凝形成颗粒作为细胞固定化方法的无载体固定化细胞技术的概念, 并发展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程放大技术。
酒精发酵领域, 在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酒精发酵性能优良且具有自絮凝能力酵母菌株的基础上, 开发的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新工艺, 与现有酒精发酵工艺技术相比, 在发酵终点酒精浓度达到12%(v/v)的条件下, 平均发酵时间从50-60h缩短到了20-25h, 生物反应器的设备生产强度指标提高一倍以上。
同时, 由于酵母细胞以自絮凝颗粒的形态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完全固定化, 发酵液酒精精馏后产生废糟液的COD从现有酒精发酵工艺的50000-60000ppm降低到了20000-30000ppm, 为酒精发酵工业实现污染物源头减废, 清洁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针对当今社会发展面临以石油为代表的矿物质资源短缺及其过量开采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重大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 开展了开发利用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Biomass), 生产生物能源(Bioenergy)和生物基化学品(Bio-based Chemicals)的研究工作, 正在构建如下几个技术平台:
1、生物质资源技术平台, 依托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开发适宜于在非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区域种植, 能量密度高的植物新品种(Energy Crops), 为大规模过程加工提供原料;
2、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为纤维素的酶降解技术和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产物经济地转化为目标产品;
3、后处理及工程技术集成平台, 依托化学工程技术大规模分离目标产物, 并对整个生物质加工转化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针对现有酒精发酵行业污染物治理设备投资大, 运行能耗高的突出问题, 及国家“十五”期间规划发展的燃料酒精产业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 提出“酒精发酵工艺中基于废糟液直接全循环使用的清洁生产技术”这一研究课题, 2002年12月获得国家863项目支持, 资助经费90万元, 研究工作期限为2003年01月-2005年12月。该项目顺利完成课题研究目标, 于2005年12月20日通过国家863项目验收。
2、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针对燃料酒精和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产品现阶段生产成本高, 与汽油和柴油等石油基液体燃料相比, 市场竞争能力差的突出问题, 提出从原料综合利用, 提高发酵/酶催化转化过程工艺技术指标, 优化全生产工艺过程等方面着手, 降低生物能源产品生产成本, 促进其规模化发展。
2004年我们提出的“生物能源生产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支持, 资助经费200万元, 其中燃料酒精专题获得11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研究工作期限为2004年01月-2005年12月。该项目顺利完成课题研究目标, 于2005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验收。
在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新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产业化实施过程中, 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
2005年08月, 我们提出的“自絮凝颗粒酵母体系在线检测、表征及动力学”和“絮凝提高酵母酒精耐受性机理的研究及发酵过程调控策略”两个研究课题, 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支持, 研究工作期限为:2006年01月-2008年12月。这些基金课题, 为培养高质量研究生, 创造了良好条件。
4、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针对国内现有酒精发酵技术工艺技术水平低, 国家“十五”期间规划发展及建设的燃料酒精装置依赖进口技术的现状, 在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发酵新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 建设一套万吨级规模中试装置, 评价其酒精发酵技术经济指标, 并与国内外现有工艺技术进行比选,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标先进、原料资源利用合理、不产生环境污染、满足国家大型燃料酒精工程建设需要的关键技术。
2002年我们与国家“十五”燃料酒精试点建设单位——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丰原生化)签定合同, 建设一套万吨级规模中试装置, 2004年2月完成工程建设, 其中的无载体固定化酵母细胞酒精连续发酵反应器放大到了100立方米的容积规模, 2004年3月一次试车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 2005年5月, 以丰原生化为建设依托单位, 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2005年8月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 获得1000万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经费支持, 项目实施期限为2005年10月-2007年12月。
( 1 ) 太阳能热发电站用泡沫陶瓷空气吸热器内传热特性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1-12
( 2 ) 太阳能塔式电站用空气吸热器及系统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8-01--2011-11
( 3 ) 碳化硅蜂窝陶瓷体耐热性能实验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3-01--2013-12
( 4 )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科普电视片,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3-12
( 5 ) 太阳能热发电用固体颗粒式空气吸热器内传热机理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4-01--2017-12
( 6 ) 欧盟FP7项目WP6课题子任务-空气吸热器研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4-01--2017-12
( 7 ) 高温固体储热器性能测试和空气吸热器合作研发, 主持, 院级, 2014-01--2015-12
( 8 ) 承压式空气吸热器研究, 主持, 院级, 2015-08--2016-06
( 9 )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用定日镜研制, 主持, 院级, 2016-12--2017-06
( 10 ) 15kW太阳炉研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6-12--2017-06
( 11 ) 博士后联合培养, 主持, 院级, 2016-10--2018-10
( 12 ) 显热-潜热复合储热技术研究, 主持, 部委级, 2017-05--2018-05
( 13 ) 太阳能高温热化学转换过程中粒子系的光谱辐射传输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7-01--2020-12
( 14 ) 热管式承压空气吸热器的传热机理研究, 主持, 省级, 2018-01--2019-12
( 15 ) 第四代光热发电超临界二氧化碳换热器研究, 主持, 省级, 2018-01--2019-12
( 16 ) 基于空气为传热流体的高效太阳能集热与储热技术研究, 主持, 院级, 2017-06--2018-08
( 17 ) 国家能源局课题验收材料审查优化咨询服务, 主持, 院级, 2019-03--2019-09
( 18 ) 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对集团电力生产转型的影响分析, 主持, 院级, 2018-12--2019-09
( 19 ) 高温颗粒吸热器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9-04--2022-12
( 20 ) 石英管束内直接吸收式固体颗粒吸热器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20-01--2023-12
( 21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研究中心200kW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验收方案及测试, 主持, 院级, 2018-12--2019-04
参加会议
[4] 2007年5月,第2届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的国际研讨会,韩国,大田,报告题目:Thermal energy storage of DAHAN
[5] 2007年7月,2007年太阳能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三亚,报告题目:高可靠性吸热、传热、蓄热方式的研究和系统建立项目进展;
[6] 2007年11月, 2007中国(宁波)新材料与产业化国际论坛,宁波,报告题目:太阳能聚光热发电技术
[7] 2007年12月,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第一次会议,广州,报告题目:至2050年太阳能热利用科技发展路线图制定思路
[8] 2008年1月,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第一次年会,法国Aix-les-Bains,报告题目:High temperature air receiver for solar tower power plant
[9] 2008年3月,中英太阳能高层研讨会,北京,报告题目: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olar Thermal Power in China
[10] 2008年8月,2008年太阳能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三亚,报告题目:太阳能高温热电转化技术
[11] 2009年1月,太阳能热发电高温传热和高温储热材料技术研讨会,北京,报告题目:DAHAN 太阳能热发电站蓄热系统方案分析
[12] 2009年6月,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第二次年会,大连,报告题目: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 Foam Used for Solar Air Receiver
[13] 2009年8月,2009年太阳能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三亚,报告题目:高温空气发电技术
[14] 2009年9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暨2009年会,合肥,报告题目:太阳能高温空气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5] 2009年9月,中国兰州国际太阳能集热发电技术研讨会,兰州,报告题目: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展及高温空气发电技术现状
[16] 2009年9月,2nd Renewable Energy Workshop between China and Thailand ,广州,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Concentrated Solar Thermal Power in China
[17] 2010年7月,中国四平换热器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四平,报告题目: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换热器
[18] 2010年8月,2009年太阳能热发电三亚国际论坛,三亚,报告题目:太阳能空气发电技术与空气吸热器研究
石英玻璃管束式固体颗粒吸热器研究 第五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 2019-08-20
第三代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2019-03-22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Heat Pipe Pressurized Air Receiver solarpaces2018 2018-10-01
太阳能热发电新技术探索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 2015-08-20
Economic Evaluation of Shell-and-Tube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Applications 世界太阳能热发电与热化学大会 2014-09-19
发表论文
期刊论文
[1] Fengwu Bai(白凤武). One Dimensional Thermal Analysis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 Foam Used for Solar Air Receiv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2010,49:2400-2404 (EI,SCI收录)
[2] Zhiyong Wu, Cyril Caliot, Fengwu Bai(白凤武), Gilles Flamant, Zhifeng Wang, Jinsong Zhang, Chong Tia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f the pressure drop in ceramic foams for volumetric solar receiver applications. Applied Energy,2010, 87:504–513 (EI,SCI收录)
[3] Xin Li, Weiqiang Kong, Zhifeng Wang, Chun Chang, Fengwu Bai(白凤武). Thermal model and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molten salt cavity receiver.Renewable Energy, 2010, 35(5): 981-988 (EI,SCI收录)
[4] 白凤武. 纯质硅基材料烧蚀-隔热过程耦合求解. 固体导弹技术,2005, 1:48-54
[5] 白凤武. 第二类边界条件下一维导热问题格林函数法求解及材料隔热效果评价. 固体导弹技术,2005, 2:22-28
[6] Fengwu Bai(白凤武), Wen-Qaing Lu. The selection and assemblage of approximation functions and disposal of its singularity in axisymmetric DRBEM for heat transfer problem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2004, 28:955-965 (EI,SCI收录)
[7] LU Wenqiang, BAI Fengwu (白凤武). A new model for analyzing laminar forced convective enhanced heat transfer in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49 (14):1457—1463(SCI收录)
[8] 白凤武,卢文强. 球体模糊区相变问题双倒易边界元法求解.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 25(6):968-970
[9] Fengwu Bai (白凤武), Wen-Qiang Lu. Ehanced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Latent Functionally Thermal Fluid. Heat Transfer-Asian Research, 2004, 33(6):338-392 (EI收录)
[10] Bai F W(白凤武), Lu W Q. Numerical analysis of laminar flow forced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in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spensions. 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2003, 10(3):311-322 (EI,SCI收录)
[11] 白凤武,卢文强. 潜热型热功能流体强化换热分析.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 24(3) :445-447 (EI收录)
[12] 白凤武,卢文强. 变对流边界条件换热下球体内固液相变问题移动热源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 20(1):13-21
[13] Wen-Qiang Lu, Fengwu Bai (白凤武). The Specific Heat at Constant Pressure in the Latent Functionally Fluid with Microencapsulated Phase-Change Materials. Journal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2002, 9:39-46 (EI,SCI收录)
[14] 卢文强,白凤武,马重芳. 一类潜热型功能液固两相流体的定压比热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 23(1) :91-93 (EI收录)
[15] 白凤武,卢文强. 轴对称双倒易边界元方法的f函数及其奇性处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19(1):18-27
会议论文
[1] Jiayan Zhuang, Fengwu Bai(白凤武), Ershu Xu.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wo-stag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 of solar power tower plant.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PPEEC 2011)
[2] Fengwu Bai(白凤武), X.Li, C.Chang, Z.Wang. Therm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ilicon Carbide Ceramic Foam Used for Solar Air Receiver,Solar World Congress 2009, 1256
[3] X.Li, F.Bai(白凤武), X.Song, C.Chang, Z.Wang. Thermal stress and fatigue life analysis on molten salt cetral receiver, Solar World Congress 2009, 1017
[4] C.Chang, Z.Wang,X.Li, F.Bai(白凤武), W.Ko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in a STP absorber tube with non-uniform heat flux, Solar World Congress 2009. 1212
[5] Zhiyong Wu, Fengwu Bai(白凤武), Zhifeng Wang, Chong Tian, Jinsong Zh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mbined heat transfer in ceramic foams under concentrated solar radiation. 2nd Asian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October 20-23, 2009, Jeju, Korea, Volume II: 81-85
[6] Fengwu Bai(白凤武),Zhifeng Wang, Xiao Liy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solid media thermal energy storage unit. ISES Solar World Congress 2007, 北京, 2711-2715
[7] Fengwu Bai(白凤武). Thermal energy storage of DAHAN.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olar thermal power technology and system demonstration 2007,edited by Y.H.Kang,83-91
[8] Chang C., Wang Z. F., Li X., Bai F. W(白凤武). Jong- Kyu Kim, Yong-Heack Kang . Analysis of the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in solar power tower molten salt receiver tube. Proceedings of ISES Solar World Congress 2007. 北京, 2007.9.18~9.21
[9] Chang C., Wang Z. F., Li X., Bai F. W(白凤武) .Jong- Kyu Kim, Yong-Heack Kang.Turbulent heat transfer in a molten salt receiver tube with uniform and none-uniform heat flux around circumference.Proceedings of 2007 Asian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2007.西安, 10.18~10.21.
[10] Wen-Qiang Lu, Fengwu Bai(白凤武), Qingmei Fan,Wen Guo,Long Han. Numerical simulating for three kinds of phase-change heat transfer problem in two-phase flow. Computational Method in Multiphase Flow 2003,eds.A.A.Mammoli&C.A.Brebbia,WIT Press,127-136(特邀报告)(ISTP收录)
[11] 白凤武. 碳化硅泡沫陶瓷空气吸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10
[12] 王艳, 白凤武 , 王志峰. 高温空气在蜂窝陶瓷体内蓄热特性研究.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10
[13] 白凤武,卢文强.球体模糊区相变问题双倒易边界元法求解.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3年多相流学术会议论文集,昆明,2003:126-130
[14] 白凤武,卢文强. 潜热型热功能流体强化换热分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2年多相流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2002:572-576
[15] 白凤武,卢文强. 球体相变问题双倒易边界元法求解.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2年传热传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上海,2002:801-804
指导方向
1、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2、环境友好生物技术。
3、生物反应器工程及放大技术。
出版著作和论文
在从事新技术开发过程中, 我们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以期不断提高技术开发的水平。这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成果, 以科技论文的形式发表, 这里摘录部分近期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科研成果及所受奖励
本人带领课题组研究开发的自絮凝颗粒酵母乙醇连续发酵技术先后建立了千吨级规模中试装置和万吨级规模产业化示范工程装置, 2005年在丰原生化承担的国家燃料乙醇试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建立了20万吨规模的大型燃料酒精生产装置, 并于2005年12月一次试车成功, 随即投入稳定运行, 其工艺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超过国内外现有乙醇发酵技术。2006年累计生产燃料乙醇25万吨, 调配乙醇汽油, 供应华东地区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城市,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国家燃料酒精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技术。
授理专利
[1] 王志峰,白凤武,李鑫,常春. 一种太阳能高温模块化储热系统.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64807.4)
[2] 王艳,白凤武,王志峰,刘鸿,李鑫,常春.碳化硅泡沫陶瓷增强辐射吸收的高温空气电阻炉.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231334.1)
[3] 王志峰,白凤武,李鑫,常春. 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太阳能空气吸热器.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710099039.3)
[4] 徐超,王志峰,白凤武,李鑫. 固体储热介质太阳能高温储热系统.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561113.3)
[5] 王艳,王志峰,白凤武,李鑫, 常春. 一种显热-潜热复合储热器.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05255.6)
[6] 王志峰,李鑫,常春,白凤武. 一种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用高温吸热器. 发明专利( 申请号200710065553.5)
[7] 王志峰,常春,李鑫,白凤武. 一种被动式熔融盐吸热器. 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02397.X)
[8] 李鑫,徐超,白凤武,王志峰,王艳. 太阳能热发电用储热蒸发一体化装置.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49637.6)
[9] 白凤武,王志峰,李鑫,徐超,王艳,常春.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石英玻璃管束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49773.5)
[10] 宫博,王志峰,白凤武,臧春城,张剑寒. 一种俯仰方向转动的风洞实验用定日镜模型.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59109.9)
[11] 臧春城,王志峰,宫博,白凤武. 定日镜风致位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51476.4)
[12] 菅泳仿,王志峰,王艳,白凤武,徐超, 李鑫. 一种直接产生蒸汽的高温混凝土储热器.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09956.4)
(2)已授权
[1] 白凤武,王志峰,王艳,李鑫.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吸热体旋转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1737957.A)
[2] 白凤武,王志峰,李鑫,吴治永,张劲松,田冲,曹小明.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承压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专利(专利号200810115463.7)
[3] 王志峰,白凤武,朱教群. 一种利用混凝土的高温储热器及储热方法. 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1135543A)
[4] 王志峰, 白凤武, 李 鑫. 太阳能热发电用固体球流吸热器. 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1634490A)
[5] 王志峰, 李 鑫, 白凤武. 用于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的流化床高温吸热器及其“吸热—储热”双流化床系统. 发明专利(专利号200710099040.6)
奖励信息
(2) 2012年度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奖, 特等奖, 部委级, 2012
专利成果
( 2 )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吸热体旋转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0, 第 1 作者, 专利号: CN101737957.A
( 3 )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站用石英玻璃管束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1,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110049773.5
( 4 ) 太阳能热发电用内循环式固体颗粒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310129899.2
( 5 ) 带有内插件的管式太阳能吸热器,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626428.1
( 6 ) 分体式单罐固体堆积床储热系统,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599841.3
( 7 ) 一种吸热体转动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4,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495002.2.
( 8 ) 一种吸热体转动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5,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495002.2.
( 9 ) 一种吸热体转动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 发明, 2016, 第 1 作者, 专利号: 201410495002.2
( 10 ) 带有内插件的管式太阳能吸热器,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626428.1
( 11 ) 分体式单罐固体堆积床储热系统, 发明, 2017,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510599841.3
( 12 )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用固体颗粒吸热器,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0148613.8
( 13 )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用延缓下落式固体颗粒吸热器,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0148621.2
( 14 ) 带有两级相变储热装置和蒸汽储罐的复合储热系统,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1811071788. X
( 15 ) 一种近圆形可倒扣式定日镜, 发明, 2017, 第 3 作者, 专利号: CN201710188447.X
( 16 ) 一种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多级固体颗粒吸热器,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601118.4
( 17 ) 一种带有螺旋前进的半圆周单侧翅片体的真空集热管, 发明, 2018, 第 2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1588609.X
( 18 ) 一种超临界水与熔融盐换热器装置, 发明, 2018, 第 4 作者, 专利号: CN201810232294.9
教授课程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的聚光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聚光装备设计方法与原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10:2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