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佛村
河北省石家庄市下辖村
白佛是个大村,位于石家庄市区东部,村落西临白佛口村,东临京珠高速,北至和平路,南至中山路,呈方形,占地1平方公里。有村民8600余人,耕地1500余亩。白佛口村是位于白佛村西南角的一个小村,历史上有一段时间,白佛口附属于白佛村,解放以后逐渐独立成村。
村情概况
石家庄市长安区白佛村
村名由来
白佛原名许壁村,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在此兴建一座兴宁寺,因寺内供奉汉白玉石佛一尊,俗称白佛寺。白佛村名应当是由此而来。该村原属正定县,1957年划归市郊。因村庄土地广袤,土质肥沃,村民殷富,所以素有“银白佛”之称。现村内兴宁寺汉白玉石佛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口村西南的仰韶时期古文化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高楼间,寻找原始的家
素有“银白佛”之称的白佛村,看来从远古时就十分宜居,不然,为什么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相中了这块宝地呢?这片原始人聚居的地方,名叫“白佛口古文化遗址”,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它就在如今中山路与东二环交叉口东南角,梅迪雅居小区8号楼那个位置。在这栋南北向的楼房前,白佛口村民郝师傅指给记者看:“俺们这儿的土话叫它‘岗子’,因为它是一个大土坡,比周围地势高。8号楼这儿是它的南坡,8号楼北头车棚那儿是制高点,再往北那一栋二层小楼是它的北坡,属于谈固村。”
白佛口村民郝新华告诉记者,岗子占地十几亩,属于谈固村的地方多,但可能因为制高点在白佛口村,所以,历来没人说它是谈固的。白佛口的村民陈秋来依稀记得,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岗子上曾立着落款为国务院的文物标志碑。不过,在那个文物保护意识都很差的年代,主要是“文革”时期,岗子被彻底破坏。上边的土不断被村里挖下来垫地、垫猪圈,直到挖平。郝师傅记得,岗子上的土是黑色的,和别处的黄土不一样。而且,在这儿曾发现了各种石斧、石锅及火灶等,还有像三脚香炉一样的陶器,村民把完整的陶器主动上交给了当时的文物部门。至于红红绿绿的碎砖破瓦,难以计数。直到1997年盖梅迪雅居8号楼时,施工方还挖出过东西。
石家庄市地名志》一书中记载:据文物部门考证鉴定,此处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文化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类型。不过,石器时代的时间跨度太长了,到底距今有多少年呢?记者在石家庄市政府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较为确切的答案:距今约6000年至7000年。
可以想像,6000多年前,先民定居在这个土坡上,形成了这里最早的村庄。仰韶时期的人们以种庄稼为主业,同时也饲养家畜、渔猎和采集;他们用各种磨制的石器干活,家里用各种烧制的彩陶作器皿。白佛村民发现的那些红绿瓦茬,或许就是6000多年前先民家里盆盆罐罐的碎片。
这个土岗还有一个别名,叫“青风亭”。村里人推测在岗子的制高点上,应该有过一座亭式古建筑,但是谁也没见过,也没听老辈人说过,“估计早就毁坏了。”郝新华说,上世纪搞“四清”时,曾在那儿挖出过琉璃质地兽头,不知是不是青风亭的遗存。
保国粹
白伏变白佛
据资料记载,曾经,兴宁寺石佛背后的墙上,写有“保全国粹”、“珍重村名”八个大字。不过如今即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对此没有一点儿印象。想来是年代太久远了。
古人有先见之明,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可是,还是发生了小小的曲折。自清末以来,常有外村人将白佛村名误写作“白伏”。但本村人还是明白的,马桂增家上世纪50年代留下的一个粮食布袋上,印的还是白佛二字。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这一错的名字却得到了通用。
“那个年代什么都提倡‘改一改’,比方说生了小孩去登记名字,想叫个‘富贵’啦什么的,人家就会说,叫什么‘富贵’呀,应该叫‘跃进’!”马桂增清楚地记得,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的公章改刻成了“白伏”二字。
1982年,石家庄推行地名标准化。狂热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静心反思:本来应该尊重历史。于是又改回了“白佛”二字,并沿用至今。
三角河
一“笔”一“砚”
从兴宁寺出来,沿街南行约百米,路东有一个“三角河公园”。这里原来是一个大水塘,本地俗称“河坑子”,后来填平修了公园。关于这个河坑子,还有一段很美的传说。马桂增告诉记者,传说白佛北边的十里铺村有一个宝塔,像枝“笔”,白佛村的河坑子像“砚台”,一笔一砚是当地的两宝,晴天时,河坑里能看见宝塔的倒影(其实两地相隔不下五华里)。后来燕王扫北把这两宝拿走了,从此,白佛村的气候就一年比一年显干。
据马桂增回忆,河坑子占地不下六七亩,呈不规则三角形,推测是古时候村民利用低洼地挖出的一个排水蓄水池。河坑容量巨大,村里的雨水流入河坑蓄积起来,一般不会往村外流,不淹庄稼。马桂增小时候常下去游泳,记得水最深处达四五丈。原来,河坑子四季不干,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春末最旱的时候,河坑子见了底。当时,马桂增看见坑底有个砖垒的圆形小井台,推测可能是泉眼。上世纪60年代以后,河坑里的水一年比一年少。近些年,村里修了下水道,也不用河坑子排水了,2003年,河坑子彻底被填平修了公园。
河坑子的东边缘,大约五户民房所占的位置,就是“文革”时被毁坏的三官庙所在地。村主任张广利记得,三官庙前曾露天放着不下几十尊石像,小时候下河坑子游完泳,常到三官庙来玩,摸摸石像的头和脸,觉得很有趣。可惜这些石像无一存留下来。
从三官庙位置往南,沿一条东西向小街向西走不远,有一个丁字路口,从这个路口往南一拐,路东有一座很小的关帝庙。关帝庙由来已久,庙的北墙根靠着一高一矮两通石碑,都是清末的重修碑记。这个庙是“文革”以后重建的。进入庙里,东面正墙上挂着彩绘关公像,南边墙上挂着刘备和张飞像。关公旁边有大刀周仓像。马桂增说,曾经这庙里有一副对联非常绝妙,上联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下联是:“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是:“读春秋看春秋亦步春秋”。
兴宁寺
1400年风雨坎坷
原始先民是否一直在此居住,不得而知。再往后关于村庄历史有证可查的记载,就是建造于北齐时期的兴宁寺与白石佛。从梅迪雅居小区出来,过中山路来到路北,大约就是白佛客运站向西斜对面那个位置,有一条通往白佛村的南北向主路,名叫兴宁寺街。这条路快到尽头时,位于路正中的兴宁寺迎面进入视野。兴宁寺坐落于一米半高的砖台之上,只有一间正殿,看上去旧了,柱子底端漆皮多有脱落。整座建筑仿佛雕梁画栋,却原来除了门窗是木头的,其余全是水泥制作。这是“文革”中兴宁寺遭毁坏后,村民于1987年重建的。不过,寺里的白石佛却是地道的古物,为了防盗,大殿做了两道门,木门里边还有一个铁栅栏门。隔着铁门,可以模糊看见一尊灰白色佛像矗立在大殿内。
兴宁寺只在初一、十五开门供信众上香,不过记者很容易就打听到了保管钥匙的吴淑兰的家,80岁的她依然身板硬朗,她十分乐意为外来客人介绍这尊石佛。在她的带领下,记者进入殿内,看到一尊约高4米的石佛。石佛身披红黄绸布,看不清雕刻的衣纹。从侧面拨开红布,能看见石佛脚踩莲花。佛像背后有一块灰色石板,边缘残缺断裂,细看可以发现上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花纹。吴淑兰说,石板、佛身和莲花底座是一体的,用整块汉白玉雕成。在佛像背后垒了宽2米的水泥靠板,才让这尊大佛稳固矗立。
据《石家庄市地名志》记载,兴宁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公元550年的兴宁寺比2014年要大得多,寺前广场一直延伸到2014年的高台往南三四十米处。曾经,兴宁寺有围墙、山门、前殿、后殿、东西厢房共12间,整座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使人有近看是寺、远看似城的感觉。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一块重修碑上,刻有“郡城南下迤隔滹沱河驿涂右掖地名白佛村……村因寺识……大齐天保元年创建……”等字样。
今天,这块证明村庄历史、村名来历的碑,还有没有呢?白佛口的村民马桂增指着寺前高台上一块躺倒在地的石碑告诉记者——它就是。几个人合力搬开压在碑上的石板,又打两桶水冲去上边的泥沙,却只能看见碑上模糊有字,怎么也看不清关于年代的记载。
历史上,这尊白佛历经劫难。首先是日伪时期两次遭偷,因为佛身太重,贼们就试图割走佛头。虽然两次都没得逞,但钢锯切入石佛脖子有三分之一深。村民不得不用砖垒起一座佛龛,把石佛整个罩在里边,钢丝焊网,只露面部。“文革”初期,村里规模不亚于兴宁寺的三官庙毁坏殆尽,这尊石佛也肯定不能再供着了。于是,二队村民卜庆录等十来个人,用绳子把佛像拉倒,就地掩埋了。
1987年,村里拿出9万余元重修兴宁寺,村民自发捐款3万余元,大殿落成,白佛被重新安放。但文物大盗贼心不死,1993年6月2日夜,窃贼破门而入,割走白佛前脸,只剩双耳和后脑勺。这事气坏了村民,他们只好请来曲阳石匠,重新雕刻汉白玉前脸接上。今天看这尊白佛,完全看不出后接的痕迹,据说面目和原来几乎一样。村民焊了铁门铁窗加固大殿,后来,贼又偷过一次,未及下手就被村民发现,一路追撵到东二环,最终被抓住扭送进了派出所。
人物小志
“丝弦大王”刘魁显
刘魁显,小名秋来,白佛村人,1892年出生,1953年逝世,终年62岁。他自幼家贫,拜本村艺人张洛裘(音)为师学戏。刘魁显早期工武生兼架子花脸,后改演文武老生。他身材高大、扮相魁伟、嗓音宏亮、声若洪钟,戏班在农村唱高台戏,几里地外,仍然声声入耳,字字清楚,人称“铜嗓金喉”、“丝弦大王”、“正定红”(当时白佛村属于正定县)。曾有“三天三夜不合眼,也要看够刘魁显”之说。他的代表戏有:《调寇夜审》、《李渊劝军》、《海瑞搜宫》、《张良辞朝》、《打棍出箱》等。
刘魁显是刘俊山的三爷爷,刘俊山告诉记者,刘魁显不但什么戏都会唱,而且能唱“连本戏”,即整本的《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故事连唱一个月,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吸引村民天天去看。
1938年,刘魁显和“获鹿红”王振全、琴师奚德义、鼓师卢保群,在石门创办丝弦“玉顺班”(即今天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前身),丝弦剧种开始在城市扎根,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丝弦剧种的生存和发展,刘魁显在“玉顺班”最困难的时候,卖掉了家里的二亩好地以解燃眉之急。他曾向各兄弟剧种学习以提高演艺水平,又大力培养丝弦戏接班人,王永春、刘砚芳、张永甲等人都受过他悉心指导。
石家庄解放后,刘魁显曾担任市丝弦剧团团长,市戏曲工作者协会副主任,省、市文联委员,市人大代表等。1953年12月因患食道癌医治无效去世。全市党、政、军以及人民团体机关都送了花圈,并派代表参加了殡葬仪式。这是石家庄解放后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葬礼。
白佛口村
百年驿道兴衰
从白佛村出来沿中山路向西,快到东二环时,路南可见石家庄艺校,路北可见白佛口村新盖的楼房锦城小区(朝晖苑)。市艺校东墙根下,就是明清时期南北向的驿道经过处,白佛口新楼区里、中山路以北约200米处,就是同一时期东西向的驿道经过处。从南京到北京,从山东到山西,一条国道、一条省道在此交汇,便利的交通,促使白佛村部分村民来这儿经商,形成了白佛口这个自然村。
白佛口的郝新华记得,1963年那条南北向驿道还有,去北边十里铺、正定城,本来这路宽20多米,因为“多年的道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土路越轧越低,走的人也越来越少,逐渐地,路两边种上了庄稼。当地人称它“大道沟”,郝新华说,他记得最深的地方有一米,1963年发大水,道沟里的雨水过了一个多月才排出去。改革开放以后,周围新修的公路四通八达,这条路被彻底废弃。
东西向的驿道,比这条路要窄多了,只有四五米宽。据《石家庄市地名志》记载,明朝时,两条路交汇处往来车辆行人很多,白佛村民便在道边开饭店、茶馆,买卖兴隆,店铺渐增,逐渐形成村落。因位于交通路口,所以称做“白佛口”。后来,随着驿道的衰落,生意也跟着冷清。陈秋来记得,解放初,村民陈洛瑞还在那里开店,但干不起来,很快就撤了,那应该是驿道口最后一家店。
虽然古代的驿道已经消失,但此在今天依然是交通要道之所在。东二环与中山路在此交叉,白佛客运站在此修建,这里终日人潮喧嚷。
古村庄
期盼永葆“银”光
历史上白佛村为正定城南屈指可数的富村,历来有“金谈固,银白佛”之说,这主要是因为村里地多,且土地肥沃。马桂增说,最多的时候,村里有七千亩地。解放后土改分地时,平均一人一亩八分。再加上村民历来辛勤耕作,节俭朴素,家家都小有积蓄,所以落得了“银白佛”的称号。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个体工商业发达,上世纪80年代,主要街道两边便遍布烟酒肉食摊点。如今,这里仍然是这样,且更繁华。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仅兴宁寺街东西两侧,就有各类小店近150家,还不算路边的摊点。即使最偏僻的白佛东街,靠近高速公路少有人流,街两边也有许多电气焊、修理、订做厨柜一类的铺子。
在兴宁寺街摆摊卖“成都小吃”的老板娘,说起这个村啧啧赞叹,她十分羡慕村民们当房东的美好生活。马桂增告诉记者,村里家家都是二层小楼,把多余的房间出租,平均每户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2300户村民,年收入就是2300万元。10000元钱对于市民来说并不多,但对于村民来说,日常吃喝花销足够用了。房前屋后种点儿菜,水费物业费不用交,村里年轻人该上班的上班,挣的钱就能积攒下来。而房子位于主要街道两边的人家,日子就更好过,商铺出租价比住房高得多,村里最热闹街口两侧的个别人家,租房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或许,“租房经济”并不是最先进的经济方式,但当下,这是村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未来,如果集体的力量能更加强大,或者村里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式,村民对“租房经济”的依赖就会减弱。回望历史,遥望未来,村民期盼白佛村能永远拥有“银”的称号与“银”的光华。
手记
行走在中间
18日早上7点半,小雨,记者撑着伞沿兴宁寺街进村,人潮迎面而来,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穿着简约时尚的男男女女,匆忙往外走。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租房大村——年轻人初来城市闯荡的落脚点。据说,这里的村民不足万人,租房的外来户却不下一万五千人,最多时可能达到了三万。周围许多村子拆了,人潮涌向这里,抬高了这儿的房价。不过,即使一间小屋从原来的250块涨到300块,也仍然比找同伴伙租楼房方便。
村子好大,从兴宁寺街南口走到西北方向村委会,足足用了一刻钟还多。早上7点半,村委会就有人上班,同一时间,外来的年轻人匆忙赶点儿出村。清晨这一刻,村庄睡醒了,它充满活力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街道不宽,店铺不大,但每个能做生意的角落都见缝插针,造就了这份属于城中村的热闹。不似市中心已然全部高楼“村”感难觅的村落,也不似偏远郊外仍是平房还没变样的村庄,此刻的它行走在时间长河的中段。或许,今天它的面貌,未来早晚会变化,但这一刻它的样子,已然如此深地印在我脑海,完整而清晰。
参考资料
笋野.笋野.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4 13:08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