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香花
乔木亚科丁香亚属植物
白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株高4-5米;叶片纸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肾脏形;叶面有疏生绒毛;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花冠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花期4-5月,果期6-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株高4-5米;树干紫灰黑色,有细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或略带紫晕,疏生皮孔。芽小,卵圆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纤毛。单叶对生;叶卵圆形或肾脏形;叶面有疏生绒毛。叶柄长1-2.5厘米,无毛;叶片厚纸质,宽卵形、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5-13厘米,宽1-6厘米,先端短尾尖至尾状渐尖或锐尖,基部常圆形。圆锥花序由1至多对着生于同一枝条上的侧芽抽生;花序轴具皮孔;花梗长0-2毫米;花萼长1.5-2毫米,萼齿钝、凸尖或截平;花冠白色,呈辐状,直径4-5毫米,花冠管长约1.5毫米,裂片卵形,长2-3毫米,先端锐尖;花丝细长,雄蕊几乎为花冠裂片2倍长,花药黄色。不比萼长或微长;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约为花冠2倍长;子房2室。
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花冠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蒴果长圆形,长1.5-2厘米,先端常钝,或为锐尖、凸尖,光滑或具细小皮孔。开裂象小鸭嘴。种子长圆形,周围有纸质的翅。花期4-5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白丁香花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山坡灌丛、林缘或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有栽培。
分布范围
白丁香花原产于欧洲,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青海、甘肃、陕西、河北等省区。
生长习性
白丁香花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
繁殖方法
白丁香可采用分株、压条、嫁接、扦插和播种等多种方法进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种和分株法繁殖。
播种在四月上旬进行。先特种子放在40一50℃的热水中浸泡1一2小时,捞出后以一份种二份沙的比例混合,置于向阳处,盖上草袋或麻袋,经常浇水,以保持草袋、麻袋湿润,约经一周,种子可发芽,然后播种。
分株于3月或11月均可进行。只要将母株根部丛生出的茎枝分离出,另行移栽即可。扦插宜在秋季进行。嫁接多以女贞、水蜡树作砧木,行高接法,一般在砧木离地120一150厘米处进行嫁接,接芽、接穗要选自优良品种的母株。还要注意随时剪除砧术新发的枝芽,以免消耗营养,使接芽和接穗发育不良,喧宾夺主。压条繁殖于2月进行为好。压条时,粗枝要进行环剥处理。压条成活后2—3年可开花。
丁香宜地栽,也可盆裁。移栽时,根部要尽量多带土,这样容易成活。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白丁香花味苦,性寒,清心热。主治心热症、头痛、失眠、烦躁、健忘等症。白丁香花是名贵的中药材,皮可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利尿;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功效与作用
化积,消翳明目,解毒消肿。治疝瘕,症癖,目翳,胬肉,龋齿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为丸、散,2.5-4克。外用:研细调敷或和乳汁点眼。
禁忌注意
肾虚有火及孕妇忌服。
经济价值
白丁香木质具有气味,是制作防腐器具的良好树种;根部香,民间用做熏香。种子含淀粉可供提取淀粉和榨油。
观赏价值
白丁香花美丽、花期长,可供观赏,还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2 09:4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