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
汉语词语
登高望远(拼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篇》。
成语出处
战国·荀况《荀子·劝学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登高望远”。
成语典故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他反对天命,不信鬼神,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是有它的规律的,人的力量可以制服天;并主张因地制宜,使天时为农业服务,发挥人的才能,促使万物增长变化。
荀子又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他写过一篇名叫《劝学》的文章,运用许多确切的比喻,来劝导人们坚持不懈地认真学习。文章一开始就写道,人接受教育、寻求学问,是不可废弃的,靛青这种染料是在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它的颜色却比蓝草更深。这是他用来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这就是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又用镂金石来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他写道,刻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人们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学习,这样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荀子还写道,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后来人们把“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引申为成语“登高望远”。
成语寓意
高度决定了人的视野,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指的是地理上的高度,而生活中一个人能看多远,通常指的是思想的高度。只有那些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并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站在人生的顶峰,才能拥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高度不同,境界不同,拥有人生高度的人看问题总是着眼于未来,人们称之为看得远的人。只看眼前美景,难见山外之山;困于蝇头小利,难睹天外之天。唐代诗人王之涣曾在《登鹳雀楼》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就如登楼一样,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理想抱负,就需要不断努力攀登。
成语运用
“登高望远”登临高处,向更远的地方睐望。形容眼界开阔,目光远大。连动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登高望远”也作“望远登高”
宋·刘宰《回何抚干》:“秋后登高望远,必有佳趣;伤今吊古,必有奇作。”
明·毕自严《三叟同游记》:“余念东岳为万方生物之府,而元君又神之至灵至秀者,比岁氛衩交作,海内凋残,登高望远,戚然动心。”
明·杨慎《戊寅九·日龙门》诗:“望远登高聊自遣,芳萸艳菊漫相催。”
清·卫既齐《公请钱抚台观稼启》:“泺水历山,舒望远登高之兴;康衢击壤.听耕田凿井之谣。”
郁达夫《采石矶》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泰山游人如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13:0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