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指重九登高的习俗。这一活动具有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特点,故属节令性的一种民俗体育活动。古人登高,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之日进行,但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也有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缘起
登高活动由来已久。《楚辞·九怀》中有记载暮秋登高的篇章:“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谬兮收潦而水清”。
汉承楚俗,由此逐渐衍成重阳登高的习俗。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载,早在汉高祖刘邦时,就有重阳登高的做法:“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为何把重阳登山称为登高呢?据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记载,汉朝以长安为京城,在长安的附近有一个小高台,每到重阳节,人们便会纷纷登上小高台,欣赏秋天的美景,因为所登的山为小高台,故有“登高”之说。
重阳节登高,人们还会“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其中缘由,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述:东汉时期汝南(今河南与安徽交界处)人士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九月九日如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后来,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使得重阳登高、饮菊花酒、女子在手臂上系茱萸囊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登高为何与避灾联系起来了呢?一说《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加之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再者,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厄。
不过,也有说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即登高会)。”
形成
汉代,重阳登高已形成一种民间习俗[1]。《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并引杜公瞻说:“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刘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汉初年,这一风俗曾在宫中流行。据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回忆,每临九月九日的汉宫中,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揪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西京杂记》卷三)。
两晋南北朝时期,九九重阳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正如《旧唐书》所记述的:“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汉崇上巳,晋纪重阳。或说禳除,虽因旧俗,与众共乐,咸合当时。”(《旧唐书·德宗本纪下》)就是说,重阳节自晋以来最为时人重视,节日活动很隆重。魏晋时期登高的日期已定在九月九日。因此,魏晋以后,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庶民百姓,每至重九,均登高野宴。当时,采菊也是重九登高的重要活动之一,晋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寓意如此。陶渊明常对菊自语:“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东晋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的方便,还自制了一种前后装有铁齿的木屐,人称“谢公屐”。
其实,“谢公屐”是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便蹬坡和在泥泞中行走。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并名之曰“谢公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谢公屐”对后世的影响,可见一斑。
登高这一节俗,体现了人们希望驱邪避灾、祈求健康长寿、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南北朝时,登高避灾变成了郊外休闲。人们对于重阳节驱灾避邪的节日意义已逐渐淡漠,而在节日中追求快乐愉悦的娱乐习俗则逐步成为主流。
发展
(1)隋唐
隋朝,帝王常于正月十五日登高。《隋书·元胄传》记载:文帝“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有次登高时,文帝发觉元胄没有跟随,派人驰马召来。见到元胄,文帝说:“公与外人登高,未若就朕也”。登高后,赐宴欢饮。
古代相传下来的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习俗,至唐五代时期愈益盛行。唐代,朝廷正式批准民间以重阳为节令,使得重阳登高愈加普及。据史书载,唐中宗曾于重阳节率群臣登高饮酒,并赋诗。唐代名医孙思邈则明确把重阳登高看成一项有益身心的活动,他在《千金要方·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归。”一些著名诗人都以诗篇记载了重阳节的活动,如李白《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诗中说;“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杜甫《九日》诗中也写道:“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更是流传千古,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唐诗》卷一二八)的诗篇,表达了诗人重阳登高,写诗寄托怀念故乡兄弟之情,感慨节日中骨肉不能团聚。
(2)两宋
在宋代,登高之风依然风行[2]。《东京梦华录》载:“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宋嘉泰《会稽志》记载:“重阳登高,蒸米作五色糕,佩萸泛菊。”在南宋,据《武林旧事》载,宫廷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宋代的登高还常与赏菊结合起来,成为一时盛举。届期,无论皇室贵戚还是文人士子、小民百姓,都要赏玩菊花。文人士子们还举办社交宴乐性的菊花会,赏菊吟诗。不过,其中规模最大,气象最盛的当数宫廷赏菊:“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
(3)明清
明代,皇帝亲自到万寿山登高。民间的重阳登高活动,我们可以从明人申时行的《吴山行》一诗中略窥一斑:“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胜事俗相夸。阖闾城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花。”之所以称“满头争插茱萸花”,是因为从唐代开始,已把臂佩茱萸之习改为头插茱萸。另外,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说:“重九日,人家糜栗粉和糯米伴蜜蒸糕,铺以肉缕,标以彩旗,问遗亲戚。其登高饮燕者,必簪菊泛萸,犹古人之遗俗也。”
清代的重阳登高活动一点也不比前朝逊色。皇宫御花园内设有供皇帝重阳登高的假山。在民间,以北京为例,早期以登阜城门外五塔寺和左安门内法藏寺为盛,晚清以登陶然亭、蓟门烟树(德外土城)、八大处等为多。据《燕京岁时记》载:凡登高,必“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据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说,北京人在重阳节时,皆“提壶携磕,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清代顾禄《清嘉录》说杭州人到吴山登高,山上有“牵羊赌彩为摊钱之戏”,还有“鼓乐酬神,宣阗日夕”,或“借登高之名,遨游虎阜,箫鼓画船,更深乃返”。清代申时行《吴山行》诗云:“九月九日风色嘉,吴山胜事俗相夸。阖闾城中十万户,争门出郭纷如麻。拍手齐歌太平曲,满头争插茱萸花。……此日遨游真放浪,此时身世总繁华。”《象山县志》记载,“重阳,士人登高、燕赏,以茱萸泛酒。各家制牡丹糕、方粽,亲戚转相餽遗”。《金华府志》说:“(九月)九日佩萸、泛酒,蒸米作五色糕。士人或具酒榼游山登高会。”
[2]登高,是重阳节最具标志性的风俗活动。古人热衷于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登高,最初是为了驱邪避灾,后来逐渐变成休闲娱乐、保健强身、寄托情思的文体活动。
[1]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源流.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135.
[2]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