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窑
古时窑口名称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下限到元代。
内容简介
李景洲和他的登封窑
李景洲使失传达千年之久的登封窑历史名瓷白釉珍珠地划花得以恢复,填补了郑州及河南的一项陶瓷文化空白。“白地黑花”是登封窑在宋、金、元时期的主要装饰形式之一,这种装饰黑白对比鲜明、反差大、视觉冲击力强烈,但由于和背景之间缺少色阶和过渡而略显生硬。李景洲创新的“水墨瓷”,在传统装饰“白地黑花”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将意境丰厚的中国传统水墨画“搬”上了的瓷身。
“水墨瓷是在选用特定矿物原料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水墨的表现技法,采用特定的传统烧造工艺而完成的。”,这种创新更能表现出传统水墨画的诗情画意,画面更含蓄、更有意味,比传统“白地黑花”陶瓷装饰更富有诗意。并在传统“白地黑花”瓷的基础上,把传统水墨画的技法移植到陶瓷装饰上,创新出了登封窑新品种——登封窑“水墨瓷”。李景洲创新的“釉下水墨瓷”,在传统装饰“白地黑花”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它是在选用特定矿物原料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水墨的表现技法(墨分五彩),采用特定的传统烧造工艺而完成的。这种创新的特点是综合利用登封窑传统的装饰元素以及独特的陶瓷材料、制作工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语言充分结合,表现出传统水墨画的诗情画意,使画面更含蓄、更有味道。简而言之,也就是把陶瓷的制作烧造工艺与绘画技法高度统一,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陶瓷装饰艺术形式,使传统“白地黑花”陶瓷装饰更完美、更富有诗意。从收藏到研究,再从研究到仿制,李景洲走过的路尽管艰辛,但不无成就感。“收藏要继续,珍珠地瓷器的恢复和传承还要进行。”李景洲说,他不仅要让民众了解珍珠地瓷器,还要将传统制做工序展给世界,他正为此努力。登封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仰韶文化时期遗迹中所发现的白陶被专家称为瓷之源头,隋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宋金元时期的“神前窑”被誉为“中原民间第一窑”,特别是唐宋时期的曲河窑(即登封窑)尤为著名,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珍珠地刻划花双虎瓶、日本出光美术馆的白地刻划花执壶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简介
登封窑”始烧于隋、唐,衰落于金、元,北宋达到其全盛时期。登封窑历史悠久,工艺精道,品类丰富,装饰独特,是北宋中、早期的贡窑之一,是中原地区民窑系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一,也是北宋时期陶瓷装饰的集大成者。
登封窑不仅包括唐、宋时期的曲河窑;隋、唐、宋、金、元时期的“神前窑”;宋、金元时期的白坪程窑,还包括大冶、徐庄、君召等地的古瓷窑。曲河窑位于告成镇曲河村,始烧于晚唐,终烧于金元时期,该遗址品类丰富:主要有黑白釉、青釉、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白釉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宋三彩、宋加彩、小型瓷塑等。曲河窑装饰技艺齐全,有细线划花、珍珠地划花、刻花、绘花、镶嵌、镂雕、贴塑等,可谓应有尽有;装饰题材丰富,有花鸟、人物、动物、虫鱼等五大类、五十多个品种,尤以宋代珍珠地划花、白釉刻划花最为著名,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珍珠地刻划花“双虎纹橄榄瓶”、日本出光美术馆的白地刻划花执壶精美绝伦,可谓该窑系的经典之作。
前庄窑(神前窑)位于登封东南部的颍河、马峪河交汇处。该遗址规模最大,核心区面积达二十余平方公里,被专家誉为“中原民间第一窑”;历史跨度最长,始烧于隋、唐宋达到其全盛时期,金、元时期渐趋衰落,历经八百年之久;品类最全,主要有隋代青瓷,唐代黄釉褐彩、黑釉、白釉、花釉,宋代白釉细线划花、白釉剔、刻、划花、白釉珍珠地划花、镶嵌、瓷塑、元钧等。尤其是唐代花釉,宋代白釉剔刻划花综合装饰是该遗址的代表之作。
白坪北宋早期青瓷遗址,位于登、汝、禹三县交界的大雄山北侧,涉及登封的徐庄乡,白坪、告成、东金店、大金店等五个乡镇,面积达二十多平方公里。该遗址始烧于北宋早期,终烧于金、元时期,除个别窑口兼烧黑白瓷外,多以专业烧造青瓷为主。由于地处钧、汝之间,白坪的青瓷风格独特,既有钧瓷特征,又有汝瓷神韵,被专家誉为“兼钧汝之美”。尤其是北宋早期的产品:全包釉、支钉烧、胎质细腻、釉色纯正、造型规整,可与官窑媲美。
登封窑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画黑花等,还烧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今新密市)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时的繁盛情况。
文物特征
在今河南登封市,故名.始烧于唐代,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终于元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及三彩陶器,白釉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其特征是:
(1) 胎色灰白.
(2) 以白瓷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黑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最大。
(3) 器型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较多。瓶有两种形式,一种形似橄榄;一种为小口,长身,瓶高在40厘米以上。
(4) 装饰以珍珠地划花为代表,如瓶的下部常划不规则莲瓣纹,中部突出位置珍珠地划缠枝花卉纹。珍珠地划花卉纹腰圆形枕最为多见。
(5) 柳斗杯剔花也有一定特色,有两种不同,一为白瓷,先剔刻后上化妆土及釉;一为淡赭色,先上化妆土,然后剔刻,再罩以透明釉。取得不同的装饰效果。
考古发现
1962年发现,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窑址附近府内一座清嘉庆二十一年碑记载:“地名曲河,面水势也,其中风景物色,宋以前渺无可稽。尝就里人偶拾遗物,质诸文献通考而知,当有宋时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金元两代亦归淹没……”。
据宋王存《元丰九域志》记载,曲河为宋时登封三大镇之一,其南为颍河,交通便利,窑场当时就设在曲河东、江西、北三面。烧瓷品种丰富,以白釉为主,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白地黑花,此外还行黑釉、青釉印花、三彩及瓷塑玩具。珍珠地划花最具代表性,此装饰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装饰的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罐、洗、碗、枕等,其中瓶、枕较多。瓶有两种形式;一种口底大小相近,瓶身细长,腹部稍广,形似橄榄;一种为小口,长身,瓶高约40厘米左右,窑址中采集的多属这种瓶式。瓶下部胎体厚重,划莲瓣纹。剔花柳斗纹杯也很有特色,一种为白釉,剔刻出柳斗纹后上化妆土及釉,另一种先上白色化妆土,然后剔刻出柳斗纹,再罩一层透明釉,白赭相间。白釉剔花亦很精致,以往定为磁州窑系的白釉剔花壶中,就有该窑的产品。白釉绿彩是此窑烧造较多的一个品种,有壶、瓶、碗、瓜棱罐、花口钵等,白釉润而亮,饰以绿彩,淡雅纯净虎纹经瓶,系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宋代瓷器。
这件瓷器在造型上与登封“高阳酒徒”经瓶相似,唯其腹部略肥硕,素底圈足。器身高31.9厘米 口径7.1厘米,用化妆土敷地,剔刻花纹,并以褐色彩细密地作出圆点纹,在圆点纹上覆以釉质,俗称“珍珠地”。这种纹饰与上述登封窑经瓶一样,是属于登封窑纹饰制作的一大特点,颇具时代风格。在腹部正中加饰双虎搏斗的主题纹饰,老虎作后肢着地、前肢直立、咧齿顾首状,生动有力,凶猛异常。
经瓶
在出土的文物中,常可见到身形修长的酒瓶,如安徽六安县九墩墓出土的长身瓷瓶上有“内酒”二字,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右前旗土城子出土的元代黑釉长瓶上有“葡萄酒瓶”四字,在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中,有人手持长瓶,旁书“昼上崔大郎酒”。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引据有关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考证此即为“经瓶”。
酒器
“经瓶”一词,始于宋代。宋人赵令畴《侯鲭录》卷三说:“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
焉。”袁文《瓮牖闲评》卷六说:“今人盛酒大瓶谓之京瓶。”京瓶即经瓶。可见,“经瓶”一词在宋代很是流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3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