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癖,汉语二级字,读作癖(pǐ),是指因长期的习惯而形成的对某种事物的偏好、嗜好。该文字在《红楼梦》和《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等文献均有记载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癖pǐ(ㄆ一ˇ)
⒈ 对事物的偏爱成为习惯:癖习。癖好(hào )。癖性。癖爱。癖痼(久治不愈的疾病)。洁癖。
⒉ 中医指饮水不消的病。
⒊ 古同“痞”,痞块。
基本词义
◎ 癖 pǐ
〈名〉
(1) 潜匿在两胁间的积块。中医分为食癖、饮癖、寒癖、痰癖、血癖等 [chronic swelling of the spleen]。如:癖痼(积久难治的病)
(2) 嗜好 [addiction;weakness for]。如:癖症(犹癖性)
古籍释义
广韵》芳辟切《集韵》《韵会》匹辟切《正韵》匹亦切,𠀤音僻。《玉篇》食不消。《广韵》腹病。《增韵》瘕癖,腹积聚。《方书》小儿有癖疾,始如钱大,发热,渐长如龟,如蛇,如猪,肝内有血孔通贯,外有血筋盤固,其筋直通背脊,下与脐相对,有动脉处,为癖疾之根。《抱朴子极言卷》饮过则成痰癖。
又《正字通》嗜好之病。《晋书·杜预传》臣有左传癖。《白居易诗》人皆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又《广韵》普击切《集韵》匹历切,𠀤音霹。义同。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千篇国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5 15:10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