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蝉》是唐代诗人
贾岛创作的一首
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一只病蝉因折翼而不能飞,但还在努力拍击和痛苦鸣叫,周围的黄雀鸢鸟正对它虎视眈眈。诗人久困科场,怀才不遇,且为世俗所嫉,此诗即以咏蝉象征自身的坎坷境遇,申诉自己的高洁品格,倾吐愤世不平之情。全诗构思奇巧,取譬明切,寄兴深刻,感情深挚,凸显清峭诗骨。
作品原文
病蝉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⑴。
拆翼犹能薄⑵,酸吟尚极清⑶。
露华凝在腹⑷,尘点误侵睛⑸。
黄雀并鸢鸟⑹,俱怀害尔情⑺。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向我”句:被我握在手掌之中。此句中的病蝉是贾岛自况,“我”则是指那些手握权力的达官显贵。
⑵拆翼:裂开的翅膀。一作“折翼”。薄:同“搏”,拍打,搏击。
⑶
酸吟:痛苦呻吟。形容蝉鸣。极清:餐风饮露,表示自己是纯洁的。
⑷
露华:晶莹的露珠。唐
李白《
清平调词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凝在腹:古人认为蝉只吸食露水。《荀子·大略》:“饮而不食者蝉也。”唐
戴叔伦《
画蝉》:“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凝,凝结。
⑸尘点:污染,玷辱。
⑹
黄雀:鸟名,亦称芦花黄雀,鸣声清脆,常被饲养为观赏鸟。性凶猛,捕食昆虫和小动物。西汉
刘向《
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并:一作“兼”。鸢(yuān):猛禽,通称老鹰。上嘴弯曲,趾有利爪,翼大,善翱翔。一作“乌”。黄雀和鸢鸟都比喻世俗小人与权贵。
⑺尔:指病蝉,亦诗人自指。
白话译文
得病的蝉儿不能飞起,在我掌心里缓缓爬行。
翅膀折断了仍能拍击,痛苦呻吟还极为高清。
晶莹的清露凝聚腹内,污浊错误污染了眼睛。
奸诈黄雀和凶猛鸢鸟,都怀有伤害你的心情。
创作背景
贾岛出身寒微,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唐宪宗
元和六年(811),贾岛到洛阳以诗谒见
韩愈,得到韩愈赏识和揄扬,并在韩愈的劝说下,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累试不中。唐穆宗
长庆二年(822),四十四岁的贾岛再去应试。想到每次都被黜落,他终于愤愤难以隐忍,切齿于科场不公,提笔写下这首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情讥刺公卿的诗。贾岛屡次落第,逐渐对科举制度心生不满,对达官权贵更加傲视,写了不少抨击科举和权贵的诗,《病蝉》乃是其一。
首联写病蝉不能起飞,而只能在掌中爬行。诗人屡屡落第,与它的命运何其相似,故“病蝉”乃自况之词。颔联说蝉翼虽遭折,仍然能够拍打;叫声痛苦,却清音依旧,而不坠于污浊。这一联状其形,仍然搏击却非常痛苦;摹其声,依然清越却无比哀怨。颈联上句赞它饮清露,腹内聚集高洁秀美;下句说它遭玷辱,诗人把世间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看作灰尘错误地落在蝉的眼睛上。以上两联对仗工整,刻画细腻,用语奇特,感受深刻。尾联告诫病蝉,黄雀羽毛美丽,歌声动听,鸢样子老实,但它们都暗伏杀机。这也是自诫之语,诗人将“黄雀”“鸢鸟”比作加害于自己的恶人,意谓对功名利禄莫抱幻想,以免祸及自身。
这首诗中,诗人为之表示同情的是一只衰弱之蝉,蝉的遭遇和自己的经历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贾岛以病蝉折翼自况,是对自己穷困潦倒,屡试不第,时乖命蹇的喟叹。但性格又决定他贫而不谄,不甘流俗,不肯自贱。颔联、颈联对病蝉的描述,正是诗人内心意识活动的写照。然而,就是对这样一个弱小的生命体,“黄雀”“鸢鸟”之类的险恶势力,还虎视眈眈,意欲加害。诗的讥刺之意显而易见,深中权奸的要害。
名家点评
五代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贾又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公卿恶之,与礼闱议之,奏岛与平曾等风狂,挠扰贡院,是时逐出关外,号为十恶。议者以浪仙自认病蝉,是无搏风之分。
宋代
计有功《
唐诗纪事》:岛久不第,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或奏岛与平曾等为“十恶”,逐之。
元代
方回《
瀛奎律髓》:贾浪仙诗得老杜之瘦,而用意苦矣。蝉有何病?殆偶见之,托物寄情,喻寒士之不遇也。中四句极其奇涩,而“尘点误侵睛”尤亘古诗人所未道,故曰浪仙用意苦矣。
清代
纪昀批点《
瀛奎律髓刊误》:
冯舒:锼雕如鬼工。又云:“四灵”腹联之外,便无余力,不得长江一支也。
冯班:此有所刺也。
查慎行:第三句费解。结有防微远患之戒。纪昀:次句领下四句,唯在“掌中”,故得细看细写。四句极刻划而自然,不得目以奇涩。
清代
李宪噩《重订中晚唐主客图》:此自是赋而兼自寓意,然不必泥,即匠物已神绝。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初落拓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与
孟郊齐名,有“
郊寒岛瘦”之称。有《
长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