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科举
201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疯狂的科举》是2013年7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剑冰。
内容简介
1300年科举制度,如何从一种完备的人才选拔机制走向没落?历代王朝是如何运用科举手段实现笼络英才的政治诉求?科举舞弊与防弊又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精彩拉锯?科举被外国人称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一千多年来,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一个多世纪以前,在那样一个“无为而治”,官与民很少打交道的时代,再没有一种事情可以像科举考试这样让举国为之疯狂,让“全国总动员”起来。虽然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但是只有到了清朝才达到一个最鼎盛最高峰最完备的阶段,并由此盛极而衰而死。因此,要看科举,哪个朝代也比不上清朝。
本书以清代科举为蓝本,作者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参阅了众多清代以来的名人自传、回忆录、日记,以及众多清代和近现代学者的笔记、杂谈、文集、奏章、小说等,以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尘封已久的科举制度。多年来一线教育者的经历使得作者可以更冷静地观察与体验当经教育的弊端,也可以更从容地将古今两种考试制度作比较,分析其利弊。
全书形象丰满、真实可信,诸多的趣闻逸事既可揭开我们心中的谜团,也足以令我们解颐,一探影响中国一千三百年来最重要的制度的真相。
作者潘剑冰,80后实力派作家。出生于闽南古镇,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以“幽默兼优雅,深情且深刻”的独特写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近年来已出版《率性林语堂》、《豪客丁玲》、《民国课堂》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再回首,私塾已百年
一 难忘的入学第一天
二 以前的启蒙教育是这样的(上)
三 以前的启蒙教育是这样的(下)
四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上)
五 你所不了解的八股文(下)
第二章 别拿秀才不当干部
一 “鸡肋”化的县试和府试(上)
二 “鸡肋”化的县试和府试(下)
三 院试:人生第一次大考(上)
四 院试:人生第一次大考(下)
五 秀才:光荣由此开始(上)
六 秀才:光荣由此开始(下)
第三章 从秀才到举人的长征路
一 秀才好做岁考难
二 贡生:“飞机”中的“战斗机”(上)
三 贡生:“飞机”中的“战斗机”(下)
四 监生:“母校”只存在于想象中
五 书院:古代的高等学府(上)
六 书院:古代的高等学府(下)
第四章 我是举人我怕谁
一 让人爱恨交加的贡院
二 你所意想不到的乡试(上)
三 你所意想不到的乡试(下)
四 发榜后的悲喜剧(上)
五 发榜后的悲喜剧(下)
第五章 牛气冲天的进士们
一 会试背后的较量(上)
二 会试背后的较量(下)
三 真实的殿试
四 鼎甲产生的内幕(上)
五 鼎甲产生的内幕(下)
六 人生至乐:金榜题名时(上)
七 人生至乐:金榜题名时(下)
第六章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一 毕沅:从秘书到状元是条捷径
二 钱棨:大清“六元”,唯我一人
三 龙汝言:拍马状元的诡谲人生
四 张謇:从军归来夺魁首
五 刘春霖:第一人中最后人
第七章 翰林院的幸福生活
一 翰林院那些事儿(上)
二 翰林院那些事儿(下)
三 骄傲无比的翰林们(上)
四 骄傲无比的翰林们(下)
第八章 防不胜防的考试舞弊
一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上)
二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中)
三 舞弊与反舞弊的战争(下)
四 清代科场大案(上)
五 清代科场大案(中)
六 清代科场大案(下)
第九章 武科举与洋进士
一 武科举的剧情与花絮(上)
二 武科举的剧情与花絮(下)
三 洋海归也可以考进士(上)
四 洋海归也可以考进士(下)
五 科举的落日与帝国的斜阳
附录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
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6:1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