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性狭窄是一种疾病,多为消化道疤痕性狭窄。
简介
最常见的病因是
强碱或
强酸引致化学性灼伤,或外伤及手术愈合后疤痕组织收缩,造成管腔狭窄。此外,胃食管
返流性食管炎形成溃疡和疤痕收缩,以及食管
肿瘤创伤和手术后亦可产生
食管疤痕狭窄。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和电化学介入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病因学
病因是强碱或强酸引致化学性灼伤,或外伤及手术愈合后疤痕组织收缩,造成管腔狭窄。
病理改变
损伤的轻重程度与化学品的种类、浓度、
数量以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系。碱性化学品引致组织液化性坏死,并可穿透入食管壁深层组织,严重者可造成食管壁全层
溃烂穿孔。酸性化学品引致组织
凝固性坏死,对食管组织造成的损坏程度一般较碱性化学品轻些,但高浓度酸性化学品亦可产生重度损坏。
胃粘膜对酸性化学品比较敏感,
空腹接触强酸后造成的胃粘膜损坏,往往较食管更为严重。苛性化学品在食管自然狭窄部位停留时间一般较长,因而在这些部位造成的损坏程度也较重。
食管化学性灼伤引致的组织损坏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一度灼伤病变仅限于食管粘膜层造成
充血、水肿和上皮脱落,修复愈合后不形成疤痕组织,或仅有少量疤痕组织,食管腔可不发生狭窄。
二度灼伤食管组织损伤范围深达粘膜及粘膜下层,形成溃疡,灼伤后2~3周生长
肉芽组织,愈合后形成疤痕引致食管腔狭窄。
三度灼伤则病变累及食管壁全层甚至食管周围组织,常引致
食管穿孔和
急性纵隔炎。胃食管返流引致的
食管疤痕狭窄常发生在食管下段长期
发炎和
溃疡的基础上。手术后食管疤痕狭窄发生在食管和胃肠道吻合口部位,在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生长而形成环状疤痕狭窄。
临床表现
吞服酸碱等苛性化学品后,口、咽、
胸骨后有时上腹部立即呈现烧灼痛并有流涎、恶心、
呕吐、低热、烦躁不安,病人拒绝进食。灼伤程度轻者数日后粘膜水肿逐渐消退,能开始进流质食物。如
灼伤程度较重并在愈合过程中形成疤痕组织,则在灼伤后数日水肿,痉挛消退,吞咽功能一度暂时改善,2~3周后疤痕组织收缩,造成食管腔狭窄,又呈现
吞咽困难症状,并因此而出现消瘦、
脱水等征象。
严重灼伤引致食管穿孔或胃穿孔的病例,则在灼伤后早期即呈现
休克、
高热、急性纵隔炎和腹腔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化学品吸入喉部引致
喉水肿,则临床上呈现
呼吸困难。胃食管返流引致的食管疤痕狭窄,往往有长期食管炎病史,食管粘膜形成溃疡后,可能有少量
呕血。
食管狭窄部位在食管下段,范围比较局限。手术后食管狭窄则常在术后2~3周开始呈现吞咽困难症状。
诊断鉴别
食管疤痕狭窄病例均有吞服酸性或碱性化学品,食管炎或食管手术病史,然后呈现吞咽困难症状。
食管
钡餐造影X线检查可显示狭窄病变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因苛性化学品灼伤造成的食管狭窄常呈现食管腔狭小,狭窄段长,边缘不规则,粗细不均匀,食管壁僵硬,钡剂呈粗细不等的影像进入胃部,或食管腔高度梗阻,钡剂不能通过。食管炎引致的狭窄常位于食管下段,病变范围比较局限。病程长、狭窄程度重的病例,上段食管可能扩大。手术后食管狭窄,则食管腔常呈局限的环状狭窄。
食管镜检查可窥见食管腔狭小,食管壁为疤痕组织所替代。食管化学性灼伤后12~48小时内,早期作食管镜检查虽可明确灼伤的
诊断和病变范围,但此时食管壁因急性炎症和水肿,组织脆弱易因检查此致食管穿破。灼伤后2~3周施行食管镜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腔是否狭窄,以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食管癌手术后病例食管镜和
活组织检查,有助于鉴别因癌肿复发引致的狭窄。
治疗预防
家庭和工作场所应对腐蚀性
化学品作特殊标记,单独妥慎存放,严格管理,防止发生误服事故。
吞服碱性或酸性化学品后立即对食管造成损害,服用食醋或苏打水等抗撷剂已不能起中和作用。
催吐药或洗胃可加重
食管损伤,不宜采用。食管灼伤后早期应用抗生素和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能预防或减轻感染和炎症反应,减少日后瘢痕形成。
早期经鼻腔放置胃管,既可用以喂饲食物,又可支撑食管腔。灼伤后2周左右经食管镜及
X线食管钡餐检查显示食管腔形成狭窄者,可经食管镜试行食管扩张术,适宜作食管扩张术的病例需定期多作扩张术。
狭窄程度重,狭窄段范围长的病例经食管镜作扩张术难于获得成功。由于进食困难,往往需先作胃
造瘘术。事先吞咽一根粗线,如能经胃造瘘口将粗线引出体外,则可在粗线导引下作逆向食管扩张术。未能作扩张术的病例则需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后,施行手术治疗。食管化学性灼伤往往造成食管长段狭窄,且胃也大多同时受累,甚或造成瘢痕挛缩,难于施行高位
食管胃吻合术。
手术治疗方式通常采用
结肠替代食管。经腹中线长切口进入
腹膜腔,选用右侧结肠替代食管者,通常需结扎、切断回结肠和结肠右动脉,保留结肠中动脉作为右侧结肠的血供来源。在结扎回结肠动脉和结肠右动脉之前,应先用无创伤血管钳暂时阻断
血流,观察10分钟。如盲肠血供正常,则可
结扎、切断前述两支动脉。如暂时阻断血流后,盲肠的血液供应是否充足存在疑问,则宜仅结扎、切断回结肠动脉,数周后待血管吻合弓进一步发展后再作结肠代食管手术。切除阑尾,在回盲部近端约1cm处切断回肠,
缝合远段切口。在血管起始部位结扎、切断回盲动脉和结肠右动脉并切开
肠系膜,但应注意保护血管吻合弓勿使受损伤。游离升结肠及右侧横结肠后,将右侧结肠经小网膜切口放入胃的后方,再经用手指从腹部和颈部切口钝法分离的胸骨后隧道提入
颈部。胸骨后隧道应有足够的宽度,以免压迫右侧结肠的血供。经颈部切口游离食管。切断颈部食管后,远段切口分两层缝合,近段切口与
盲肠作吻合术。在适当部位切断横结肠,近段切口与胃前壁吻合。回肠近段切端则与横结肠远侧切端作对端吻合术。
采用先进的电化学介入技术,可不用手术也能迅速使食管通畅,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大、恢复慢的痛苦。治疗后即可正常进食,国内许多医院已开展此项技术。
电化学介入治疗食管疤痕狭窄的
原理是:利用电流产生的
电场改变疤痕组织的生存环境,促使其消亡。电化学介入术是将铂金电极针插入疤痕组织中,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疤痕增生及其周围组织发生
电解、电泳、电渗运行,细胞间离子浓度分布发生变化,
氯化钠和水被电解,人体组织内的pH值中性的环境被破坏,酸碱度失衡,这一系列生物化学的变化,强制性的使组织代谢发生紊乱,疤痕增生组织内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而破灭,使食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