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感(Alienation)在哲学上一般翻译成
异化,而心理学意义的“疏离”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他认为疏离感是一个包含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的复杂概念。客观成分主要指劳工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失控感;主观成分主要包括社会分离感(Social estrangement)和个性丧失(depersonalization)。
疏离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字的 Alienatio (异化、外化、脱离)和Alienare (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在英文中是 Alienation (疏远 、转让、 异化、
精神错乱 ),德文使用的是 Entfremdung (疏远 、异化 )。
Alienation 在不同的学科, 包括
社会学、 社会政治哲学 、
精神分析学 、存在主义哲学等中出现,在哲学上 它一般翻译成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分离出对立面的客体,这个客体逐渐跟主体疏远,从而成为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学中,广义上说, Alienation 是指个人同他的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相离异。从经济学来说,它是指人们在经济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对立关系。Alienation 这个概念有较大的发展, 即它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中是越来越丰富的概念。
Seeman.M从社会心理角度把疏离感构建为五个维度,即(1)劳动疏离感:在劳动中丧失了目的;(2)无力感:不能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感觉;(3)社会孤立感: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失去亲密接触的感觉;(4)价值疏外感:在活动中丧失了意义的感觉;(5)自己疏外感:感觉到自己和自己是陌生的。
中国台湾学者张春兴对疏离感的定义为:由于社会变迁和都市工业化的影响,使人与其生活环境间失去了原有的和谐,终而形成现代人面对其生活时的疏离感。它包括四种情感成分,即社会孤立感,无意义感,自我分离感,无能为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