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白面病,是由鞑靼内丝白粉菌和新番茄粉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番茄上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果实有时也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零星的放射状白色霉点,后扩大成白色粉斑。在日光温室中普遍发生,是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常造成叶片提早干枯,影响叶片功能从而造成减产。
番茄白粉病的病原为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 (Lev.) Arn.)和新番茄粉孢菌(Oidium neolycopersici Kiss)。
鞑靼内丝白粉菌:属
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是番茄粉孢(Oidium lycopersici Cooke et Mass),属于无性菌类粉孢属真菌。病菌有性阶段不常见。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伸出,直立,有的分枝,常几个束生,顶单生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初生分生孢子披针形或狭卵形,顶渐尖而基平截,大小为49.2-72.8微米×12.8-23.5微米;次生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两端钝圆的圆柱形,闭囊壳埋生于菌丝体内,与菌丝交织在一起,褐色扁球形,直径为150-225微米;附属丝无色,弯曲或分叉,长约为闭囊壳直径的0.16-0.6微米(0.8)倍。闭囊壳内含17-20个子囊,子囊长椭圆形至卵形,两侧不对称,具长柄直或弯,大小为68-116微米×26-34微米,内含两个子囊孢子,少数内具3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为21-37.5微米×12-17.5微米。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温度范围15-32℃;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40-95%;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结果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10天。分生孢子
新番茄粉孢菌:
分生孢子梗直立,简单不分枝,无色,多为3个细胞,长为59.8-124.8微米,平均83.75微米,宽6-9.6微米,平均7.4微米;脚胞圆柱形,有时略有弯曲,大小为26.4-52.8微米×6-9.6微米,平均39.8微米×7.4微米。脚胞上通常有1-2个细胞。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大小为21.6-50.7微米×13.0-24.7微米,平均34.2微米×19.1微米;分生孢子侧面萌发,芽管有裂片状或直筒形,宽为2.7-4.1微米,平均3微米;附着胞乳突状或浅裂片状,未发现有闭囊壳。
番茄白粉病主要为害
叶片,叶柄、茎和
果实有时也发病。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零星的放射状白色霉点,后扩大成白色粉斑。发病初期霉层较稀疏,渐稠密后呈毡状,病斑扩大连片或覆满整个叶片,叶面像被撒上一薄层面粉,故称白粉病。严重时叶片正、背面病斑上着生白色粉状物,并伴有黑色小点。渐渐造成叶片萎黄,甚至植株枯死。叶柄、茎、果实等染病后,病部也出现白粉状霉斑。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在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叶表皮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并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气流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白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9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高、少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不足引发早衰的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