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溃疡病又称萎蔫病、细菌性溃疡病,是由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番茄上的病害。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 病株从幼苗到坐果期都可发生萎蔫和死亡, 大田定植后造成缺株断垄。病菌可通过维管束侵入果实,造成果实皱缩、畸形,由外部侵染果实引起“鸟眼状”斑点,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危害十分严重。
病害学史
番茄溃疡病最早于1909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被首先发现后,已广泛分布于美国各州并传播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中国1985年在北京平谷、延庆县首先发现该病。
番茄溃疡病自1910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发生它引起幼苗死亡和损害果实,对番茄的温室和大田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美国的密执安州、纽约州、乔治亚州和犹他州都有大发生的报道,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有的年份减产70%。1943-1946年在英国大发生,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罐头工业。1991年法国因该病发生番茄减产20-30%。在中国山西大同市1986年仅有个别地块发病,病株率3%,1987年发病面积扩大,病株率10%,1990年严重地块病株率100%,病情指数80,山西阳高县病株率48.3-79.5%,减产39.7-69.1%。番茄早期发病,病株枯死,造成绝产;生长中后期发病,减产25-75%,果实品质降低。
病原特征
病原为密执安棒杆菌番茄溃疡病致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michiganse (Smith) Davies et al.)。好氧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芽孢,棒杆状。细胞大小为0.6-0.7微米×0.7-1.2微米,以单个或成对方式存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代谢,不解脂,硝酸盐还原阴性,尿酶阴性,明胶液化慢,水解七叶苷,水解淀粉能力很弱或不水解。生长需要
氨基酸、
生物素、
烟酸和
硫胺素。生长温度范围1-33℃,最适温度是24-27℃,53℃10分钟致死。在D2和TTC培养基上生长。在土豆片上生长的菌落为镉黄色。在523培养基上28℃培养,72小时后出现针尖状菌落,96小时菌落直径达1毫米,黄色、圆形、略突起、边缘整齐、光滑不透明、黏稠状。
寄主植物为番茄、龙葵、裂叶茄及其他茄科杂草。接种寄主有树番茄、醋栗、番茄、心叶烟、乳茄、马铃薯、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向日葵、西瓜、黄瓜。
为害症状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维管束系统病害,病株从幼苗到坐果期都可发生萎蔫和死亡,大田定植后造成缺株断垄。病菌可通过维管束侵入果实,造成果实皱缩、畸形,由外部侵染果实引起“鸟眼状”斑点,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危害十分严重。
在温室条件下,最初的症状是叶片表现出可逆的萎蔫,在叶片的叶脉之间产生白色。以后是褐色的坏死斑点,最后表现出永久性萎蔫,致使整株干枯死亡。
在田间,最初的症状主要是低位叶片小叶的边缘出现卷缩、下垂、调萎,似缺水状。细菌未达到的部位,其枝叶生长正常。植株枯萎很慢,一般不表现出萎蔫。有些情况下,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 病情继续发展,叶脉和叶柄上出现小白点,在茎和叶柄上出现褐色条斑、下陷向上下扩展,并且爆裂,露出变成黄到红褐色的髓腔,出现溃疡症状。细菌通过维管束侵染果实,也可侵染胎座和果肉,幼嫩果实发病后皱缩、滞育、畸形。这种果实内的种子很小、黑色、不成熟。正常大小的果实感病后外观正常,偶尔有少数种子变黑或有黑色小点,其发芽率仍然很高。在暴风雨多的地区或喷灌条件下,果实上往往出现白色圆形小点,扩展后变为褐色,中心粗糙、略微突起,直径约3毫米左右,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呈典型的“鸟眼状”。许多小斑点可联合成不规则的斑块,但仍有白色的晕圈。
分布范围
世界
亚洲:日本、印度、黎巴嫩、以色列、中国。
欧洲:土耳其、挪威、芬兰、前苏联、波兰、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英国、爱尔兰、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
非洲: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鸟干达、赞比亚、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汤加。
美洲:加拿大、美国(包括夏威夷)、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格林纳达、瓜德罗普、马提尼克、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等。
中国
安徽、甘肃、广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省市区。
侵染循环
病原菌存在于土壤里的病残组织中,可存活2-3年。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从植株的伤口、叶毛或自然孔口或细嫩果实表面侵入寄主,花柄染病后病菌经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侵染种脐或种皮,致种子内带菌。病健果混杂采收时,病菌粘附在种子上致使种子带菌,种子带菌率一般为1-5%,严重的可达53.4%。种子带菌率1%时能迅速引起病害流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种子带菌、病株移栽。在田间或温室,病原菌通过水、培养料和修剪刀等传播,由伤口、叶毛、根、气孔和其他自然孔口进入植物组织。果实上的病斑是通过风雨或喷灌时从病枝叶上滴下的带菌水滴传播的。
流行规律
病害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结露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有喷灌条件的大棚温室或露地,果实上易发病,连阴雨、时雨时晴、暴风雨多的天气易促使发病,病株率和病果率高。病害发生的温度为13-28℃,温度22-26℃、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迅速。重茬或与辣椒、烟草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重,温室较大棚发病早、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定植后,使用3%中升菌素600倍或2%春雷霉素500倍,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3-4次。
化学防治
药剂浸种:1.05%次氯酸钠浸种20-40分钟;5%盐酸浸液浸种5-10小时;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冲洗干净,以防药害,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升浸种2小时后冲净,晾干后催芽。
药剂防治:植株发病初期用72%
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制霉素4000倍液、20%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喹菌酮水剂1000-1500倍液、50%氯澳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500-2000倍液、77%
氢氧化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4%
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等,每7-10天1次,连续3-4次。中心发病区还可采用药剂灌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