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孩子》是由北京南海影业公司、北京君一影视文化公司、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联合摄制的剧情电影,由刘君一执导,赵雄、
孙渤洋、
宋闻笛领衔主演。
10岁的王小福偷钱去玩电脑游戏,因抢位置和人打架,被带到派出所。他去网吧讨回押金时遭拒,于是和几个同是“留守孩子”的同学一起深夜伏击网吧老板,并把老板打伤。老板报案并索要高额赔款,小福再次被带到派出所。父亲只有从广东赶回,为此丢了工作,他痛打小福。小福追问母亲下落,父亲伤心地告诉儿子,他母亲在打工的时候跟一个有钱人跑了,小福仰天大哭。 镇上的干部和学校和这些孩子们的父母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要么把孩子带到城里上学,要么家长们放弃在外的工作,回来关爱孩子。但只有少数人接受了这样的方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这些家长只好再次悄悄逃离家乡,逃离孩子。小福追上了逃跑的父亲,求父亲把自己带上,父亲打了他,小福悲伤地看着父亲远去。 为找到父母之爱,小福策划了一次逃跑行动,十几个“留守孩子”凑钱雇了辆货车去广东。“留守孩子”的境遇引起了派出所民警孙大阳和班主任方小芹的注意,于是这对情侣决定承担起照顾孩子们的责任,在镇党委书记和其他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建起了“留守孩子之家”。
2005年,导演刘君一在投拍另外一部电影时,偶然接触到留守孩子的资料,便被震撼了,当即决定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了《留守孩子》的创作;8月15日,电影《留守孩子》招募演员工作正式结束,从600多位报名者中选出了20多名演员,并开始在襄樊市豫剧院接受培训;电影中孩子们的扮演者都来自襄樊的各个小学,他们都是非专业演员;而被选中的演员中,年龄最大的为50多岁,最小的只有8岁;9月,演员们在经过培训、考核后,电影正式开机。《留守孩子》的拍摄地选在湖北省襄樊市,以襄樊一个小镇为背景,片中人物都讲着一口襄樊话。影片用了大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影片采用襄樊地方方言,演员也多为非专业人士,以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代农村留守孩子的生活现状(《湖北日报》评)。影片真挚鲜活、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成功地塑造了以月月和小福为代表的留守孩子形象(《光明日报》评)。
影片在艺术表现力上算是成功的,由于在题材和演员选用上的特点,《留守孩子》难免要被人拿来与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作比较。非职业演员们的出色发挥使整部片子远离了记录片风格,但电影在情节上却没有很“故事化”,除了个别场景值得商榷,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镜头。《留守孩子》真实、朴实,以动人的细节展现了农村孩子的生活状态,而且不仅简单地呈现,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部成功的片子(《南风窗》杂志、湖北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教育处处长罗丹青、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处长陆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