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
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大臣中原来赞颂过李陵士气旺盛的人,见此情况都反过来责骂李陵。唯独太史令司马迁对李陵持有不同看法。
司马迁爽直地向汉武帝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和李陵素来没有什么交情,各走各的路,但我看他的为人,很讲交情,很讲义气,恭敬俭朴。他常常想“奋不顾身”以殉国家的急难,确有国士的风骨。现在李陵出了问题,大家都全盘否定他我实在想不通。这次,李陵只带五千步兵,深入敌境,尽心杀敌,不顾个人生死。他与单于打仗十多天,杀敌之数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杀得匈奴“救死扶伤”都来不及,个个震惊恐怖。匈奴单于在这种情况下,动员全国军事力量,共同攻击李陵,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处境下,李陵辗转战斗,拼死鏖战,最后因箭射完了粮食吃光了,归路被切断了,士兵很多伤亡了,才被追停止战斗。他的投降实在处于迫不得已,他不是真投降,而是想等待有利时机报答国家。司马迁最后还说,李陵的功劳也可以抵补他战败的罪过。
司马迁因身体和精神受到如此严重的摧残,内心极为痛苦,很想一死了之。但他冷静一想如果真的死去,在达官贵人的眼中,不过像九头牛失掉一根毛一样,与蚂蚁有什么不同呢?那样死了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惹天下人耻笑。他认为,人本来都有一死,但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为什么要轻易了结自己的生命呢?至于人身受到侮辱,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事。他想到猛虎在深山里为王时,百兽见了都震惊害怕,一旦被关进槛圈坑阱之中,也只得向人摇尾乞食,所以士子见到地上划了一个算是监牢的圈儿,都不肯跑进去,而今我已被关进了监牢,有什么办法呢?历史上的王侯将相,如文王、李斯、韩信、魏其都受过侮辱,何况我们这些人呢?于是他决心活下去,忍受奇耻大辱,效法文王、屈原、左丘、孙子等人,在自己的残生尚存之日从事著述。
画地为牢这则典故表明了只有矢志不渝才能成就伟业的道理。司马迁虽然身陷囹圄,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摧残,但他艰苦顽强地完成《史记》这部巨著,表现了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画地为牢。”
清·
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一张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画地为牢,再没人敢任意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