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阳镇,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地处
施甸县中部,施甸坝南端,东与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接壤,南与
姚关镇相连,西与
何元乡为界,北与仁和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3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甸阳镇户籍人口为52568人。
建置沿革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石甸寨,隶石甸长官司。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更名施甸,隶永昌府施甸长官司。
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归仁乡,隶平彝州。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平彝州署从大石桥迁施甸筑城。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隶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厅。
民国元年(1912年),隶施甸分治县。
民国二年(1913年),设第五区。
1950年,保山县人民政府成立,设第五区。
1963年12月1日,施甸设县,属城郊区。
1965年,设城关镇。
1968年2月,城关镇属城郊公社。
1980年,城郊公社的乌邑和文武大队划属城关镇。
1987年9月24日,城关镇、大楼子区合并为甸阳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甸阳镇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甸阳、文武、乌邑、沙坝脚、团树、大竹篷、张家、大寨、同邑、蒋家寨、五福、菖蒲塘、袁家、甸头;下设36个居民小组、15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甸阳镇辖7个社区、7个行政村:甸阳街道社区、文武社区、团树社区、张家社区、沙坝脚社区、乌邑社区、大竹蓬社区、菖蒲塘村、袁家村、五福村、甸头村、蒋家寨村、同邑村、大寨村,镇人民政府驻甸阳街道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甸阳镇地处
施甸县中部,施甸坝南端,东与
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接壤,南与
姚关镇相连,西与
何元乡为界,北与仁和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132平方千米。
气候
甸阳镇气候属
中亚热带为主体的低纬山地
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9℃,最热月(6月)
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2℃,极端最低气温-3.2℃。年均日照2268.3小时,年无霜期273天,年均降雨960毫米。多
南风和西风。
自然资源
甸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锌储量9.0万吨,矿区面积1.5平方千米,林木覆盖率48.8%。
人口
2011年末,甸阳镇总人口4901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333人,城镇化率35.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5917人,占93.7%;有布朗、回、彝、白、傣、基诺等21个少数民族,共3093人,占6.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人。
2017年末,甸阳镇常住人口为51519人。
截至2019年末,甸阳镇户籍人口为5256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甸阳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917万元,财政支出1418万元。国税收入329万元,地税收入1799万元,上缴税收827万元。
2019年,甸阳镇有工业企业34个,其中规模以上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9个。
农业
甸阳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9245吨。经济作物有烤烟、蚕桑、蔬菜、核桃、林果、食用菌等。
甸阳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为主。2011年,牛年末存栏4120头,生猪年末存栏16569头,羊年末存栏1200只。
商业
2011年末,甸阳镇在册个体工商户1971家,从业人员3500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甸阳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502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3所,在校生2204人,专任教师163人;初中1所,在校生1648人,专任教师98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147.5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甸阳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1个,文化站18个,图书室15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2.2万册。2011年末,城区开通频道140个,有线电视用户4800户;农村开通频道34个,有线电视用户3027户。建有发射塔1个,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站14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甸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病床20张。专业卫生人员35人。
社会保障
2011年,甸阳镇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27户,人数6025人,参加城镇居民(职工)养老保险2446人,按月领取养老金有661人,年发放养老金21.8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3025人,按月领取养老金有4371人,年发放养老金295.12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甸阳镇有邮政网点2个,电信服务网点12个。
交通运输
2011年末,甸阳镇公路总长218.6千米,其中:省道过境公路15.6千米,县道过境19.4千米,乡村公路183.3千米。
历史文化
甸阳镇因辖区位于施甸坝子南部,取山南为阳之意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