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观音
宗教领域术语
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我国早期观音像为“观自在”(男观音),后演变为“观音菩萨”(女观音)。传说中国仅存三尊男观音石像,其中一尊位于福州市永泰名山室。该石像的材料及其特殊,外观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却比普通任何石头都重个几十倍,石像也就1米多高,但是10个普通人来搬动他,却相当的吃力。另外2尊一尊位于四川宣汉马渡关镇荔枝古道石林风景区(浪洋寺摩崖石刻造像群),一尊在重庆铜梁侣俸镇。
名山室男观音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的“名山室”,是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山室,位于大洋镇棋杆村高盖山上,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殿名山室,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食、希会宝地、佛现金刚等组画。其中七佛图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佛教史卷。祖师洞建有宋代飞檐翘角古建筑,明末贤人余潜士在傍书斋撰对联“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寻味。西侧凤立峰下玄帝殿、观音阁依洞而建。尤其观音阁上供奉的石象男士观音极为珍贵。有诗句曰“登高观世成真梦,山静闻声悟妙心”。有“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等众多摩崖石刻
高盖山
素有“永泰第一山”之称的高盖山,位于大洋镇棋杆村境内,海拔近千米。坐落在半山腰的名山室坐南朝北,架木结构,由大殿、灵龟洞、血盆洞、观音洞组成。名山室建于汉代,据传汉徐登、赵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东西两石室,后得道飞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观,1926年重建。
名山室东室内保存有宋元时期福建省仅见的浅浮雕造像,上百尊的人物、动物浮雕现今仍清晰可见。雕刻内容有释迦牟尼和佛系列,以及早期残雕。据国家级考古专家温玉成实地考察:石窟浮雕中有一组佛像是中国惟一的“白莲菜”(流传于宋代的道教之一,与“白莲教”颇有渊源)七祖佛造像。另有仅存的宋代男观音石刻,由于曾经经过偷盗,故现展览的为赝品,真品藏于名山室道观之中。该处也是佛道共生的典型之一。
荔枝古道摩崖石刻男观音
荔枝古道摩崖石刻男观音石像位于四川省宣汉县马渡关镇荔枝古道石林风景区浪洋寺,一共有2座。浪洋寺男观音石像,是我国最早的观音造像之一,国内极其罕见。浪洋寺摩崖造像分布面积83.64平方米。该造像分布在长9.2米、宽4.1米、厚2.2米的大青石壁四壁,共24龛,题记14年,145尊,主要为唐、宋代造像,造像艺术独具特色。通过对浪洋寺摩崖造像进行全面考古,专家共发现6个年号(唐代4个、北宋1个、南宋1个)。分别为:756年,至德元年,唐肃宗;765年,永泰元年,唐代宗;872年,咸通十二年,唐懿宗;891年,大顺二年,唐昭宗李晔;987年,北宋雍熙四年,北宋太宗赵匡胤;1131年,绍兴元年,南宋赵构。造像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碑文题记是研究宋代书法不可多得的史记。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名山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来,它又成为福州市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推荐单位之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23:57
目录
概述
名山室男观音
参考资料